作者/吳麗仟 編輯/李忻融
本文首發: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
平地一聲雷。
今天上午,曾一手打造出《法醫秦明》等人氣自制劇、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前總經理馬筱楠(馬可),突然被曝光因涉嫌違反“競業限制義務”,已被搜狐提起仲裁申請,索賠達千萬。
報道來源王冠雄頻道
娛樂資本論向搜狐視頻內部人士求證,對方表示:“沒什么可回應的,訴訟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隨后,小娛也聯系上了馬可,她表示自己正在休養中,等休養好了再說。
令人困惑的是,都說張朝陽一向對舊部持開放、寬容態度,這次為何會拿馬可開刀呢?
事實上,早前有人曝光馬可離職搜狐,將入職優酷。
不難想像,搜狐自制板塊老大跳槽,多少會使張朝陽的自制策略陷入被動。但據號“電視劇藍皮書”透露,更重要的原因是,馬可在離職的問題上沒有對張朝陽講實話。
該報道指出,馬可原本向張朝陽提出要修整半年,然后再重新入職,張朝陽也欣然應允。但之后傳出馬可入職優酷的消息,讓張朝陽臉上掛不住,這才有了申請仲裁的出爐。
不過,上述情況是否屬實尚無定論,這個過程發生了什么我們無從得知。但這場“離職風波”卻凸顯出,視頻網站之間的人才爭奪、資源、資金,內容的比拼,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去年12月一份研究報告顯示,BAT旗下的三大視頻網站市場份額超50%,而第二梯隊的搜狐視頻、樂視網則不到25%。在進入寡頭時代后,留給后者來的機會,注定越發渺茫。
馬可離職背后:
搜狐自制的困局
去年12月,張朝陽出席了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當時,馬可作為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總經理,還獲得了“2016網絡視聽年度內容創新人物”的獎項。
在馬可的履歷上,其帶領團隊推出過系列網絡劇《屌絲男士》、大電影《煎餅俠》。《無心法師》,包括最近的網劇《親愛的公主病》、《法醫秦明》等,都是她在搜狐多年耕耘的成果。
她曾在接受小娛專訪時(點擊藍字復習),自豪地表示,很多人把搜狐視頻稱為“中國的tvN”,但她又很清醒:“我們離tvN還有好遠,做的還遠遠不夠”。
通過那次采訪,我們可以窺見“搜狐自制”的風格、特色和瓶頸,或許也能找到馬可想離職的蛛絲馬跡。
首先,搜狐視頻被人稱之為“窮狐”。
跟愛奇藝一言不合就高調宣布要砸100億、騰訊視頻稱投入要比去年翻8倍做內容,優酷找到阿里霸霸后已經不需要亮數據、直接買買買,各種頭部內容買到手軟。而搜狐視頻,至今為止能拿得出手、夸得出口的數字,仍然是向暢游借的那10億。
但對于現在幾乎每部大制作網劇都號稱成本過億的市場來看,這也不過就是10部自制劇的錢,它并不會使“窮狐”直接跨到“富狐”的階段。
版權拼不過,自制投入也不大。一直以來,搜狐視頻自制作品體量有限、可能會垂直類爆款,但做國民大劇的幾率較小,且風格偏保守,也因此容易失去一些合作伙伴。
馬可曾表示,許多與搜狐視頻合作的片方懂得他們不刷量、要真實的勇氣,卻也有很多合作伙伴,因為廣告客戶不理解等種種原因,無奈地與其分道揚鑣。馬可的反應是:“不怪他們,整個市場環境就是這樣,我們確實也比較保守。”
搜狐視頻“很慢”。馬可曾表示:“好作品要慢慢養啊,我們還是想靜下心來好好做內容。”但她又不得不面臨很多現實矛盾,以網友叫好的《法醫秦明》為例,她曾指出團隊遇到了“周期緊”、“時間太短了”、轉場成本高、“加上特效化妝、特效道具、還要吃透原著的各種復雜艱深的專業知識。別說7個編劇,可能17個編劇都不夠用的”的境況。
因為預算有限,搜狐視頻只能“螺獅殼里做道場”,在有限的預算發揮出最大值。
此外,小娛也曾經分析過,搜狐視頻未來也很難改變這種執拗、略顯保守的策略。
數據不造假、不包裝,做劇低調、不炒緋聞、堅持用有潛力但不是“流量大戶”的演員…
但在這個時代,營銷、包裝、流量明星,與打造優質大劇并不沖突,反而成為了一部現象級作品的標配,如優酷參與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同一個項目,拿到財大氣粗的優酷等平臺,情況或許會好轉很多。資金、資源、平臺支持力度,差異都很明顯,這或許也是馬可選擇離開的理由之一。
各大視頻網站進入下半場:
人才的爭奪戰?
事實上,在媒體沒有曝光的范圍內,各大視頻網站如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向傳統電視人挖人,以及它們之間“相互挖人”的現象很普遍。
尤其在某個人或團隊做出了一檔爆款作品之后,他們自然會變成搶手貨。據小娛所知,去年年底某視頻網站一次性從競品公司挖走了超過五個節目制片人。
再以優酷為例子,據說他們挖人的標準很高。第一,要在原來的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的,其次要有意愿、動力接受新的領域的挑戰。比如它挖來原湖南衛視副臺長、超女傳奇王平,現在主要負責綜藝和直播業務。王平帶來的資源效應還是很明顯的,優酷此前拿下了《爸爸去哪兒4》的分銷權,今年又拿下了《快男2017》這個經典IP。
據說去年3月,優酷總裁楊偉東還在為找牛人、人事整合費心。但自從優酷加入阿里大文娛生態后,他曾表示:“資金、發展速度明顯提升了,人才隊伍的優勢和提升是比較快速的。”談到優酷對人才的吸引力,他很自信:“良禽擇木而棲,他們自己會去分析,要選擇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生態去發揮自己的能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現在優酷對人才依舊饑渴,有錢缺人是真實寫照。
一位視頻平臺的負責人對小娛稱,像馬可這種懂內容的人實在太稀缺了,挖到一個就撿到寶貝了,只要跳出來肯定第一時間過去搶。前段時間,愛奇藝副總鄭蔚跳槽去今日頭條,也引發了一波輿論熱潮。
2017年以來,各大視頻公司也是拼得很激烈,那它們的競爭本質究竟是什么呢?
一個視頻公司高管告訴小娛,首先要拼資本,其次,拼團隊和整體服務。“現在服務(費)確實不少,已經到了100多億了,可能以后還會漲。所以這個服務,中間還會有很多細的東西,像變現能力。”
雖然馬可接下來將何去何從,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預見,視頻網站一流人才的爭奪戰或許早就暗流涌動、或許會越發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