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韓國的《亞洲經濟》發布了一則“難忍中國綜藝瘋狂‘抄抄抄’,韓國政府終于要出手了”的新聞報道,韓國表示發送通信委員會本月初開始用過律師事務所對韓國電視節目遭剽竊的案例進行分析,并計劃在今年年度完成“韓流電視內容的國際版權糾紛事例”的研究。同時表示由于中國抄襲現象多且嚴重,因此委員會將集中對中國案例進行討論。
此次韓國表示被抄襲的綜藝節目有7個左右,中國在沒有得到韓國授權的情況下,隨意模仿改造他們的綜藝節目。韓國認為東方衛視抄襲MBC綜藝節目《無限挑戰》,推出了《極限挑戰》;湖南衛視抄襲SBS電視臺《英才發掘團》制作了《神奇的孩子》;抄襲TVN電視臺《三時三餐》制作了《向往的生活》;江蘇衛視抄襲KBS第2頻道《歌曲之爭-勝負》和SBS電視臺《神的聲音》,制作了《更好的聲音》和《一唱到底》等。
(上圖韓國綜藝《三時三餐》與下圖中國綜藝《向往的生活》的對比)
(上圖韓國綜藝《無線挑戰》與中國綜藝《極限挑戰》的對比)
(上圖韓國綜藝《英才發掘團》與中國綜藝《神奇的孩子》的對比)
在上述的海報對比中,可以輕易地看出韓國在指出的7款中國綜藝節目中,的確在很多情景、情節乃至創意上都仿造了韓國綜藝。對此,東方衛視市場推廣部副總監周捷引出了一個全球節目“創意重合”的觀點,對于韓國指出《極限挑戰》抄襲《無線挑戰》,周捷表示節目中的橋段確實借鑒了不少的韓國和歐美的節目,但綜藝節目創意重合的事件也多了去,包括韓國節目自己也借鑒了不少歐美節目的橋段。對此,周捷表示《極限挑戰》是否為抄襲表示不理解,說綜藝節目“撞車”也是在所難免的。
近年來,中國綜藝也曾經從韓國手里買下熱檔節目《Running Man》、《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的影視版權,然后進行改編。此舉無論是中國向韓國電臺交納的版權費用也好,中國電臺由此收入不菲也好,都是雙贏的畫面。而現如今,中國為何會大量地抄襲模仿韓國綜藝節目呢?原因就是自從2014年起,中國政府就對地方電臺購買韓國節目版權進行了限制,也導致了2016年度韓流內容對華出口大幅減少。有專家分析,這是中國綜藝節目抄襲的開端。
對此,韓國表示將會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維權,以此打擊其他國家侵犯韓國綜藝節目的影視版權。但韓國同時表示還是要考慮到中國是韓流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因為衡量實際權益后,最終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至今還沒拿出有力的應對方案。
為何中國電臺近年來瘋狂地抄襲韓國綜藝的節目呢?這也歸終于綜藝綜藝的受眾非常廣泛,這塊肉太肥了!中國現在處在高速發展的狀態,經濟發展快、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大部分人處在高壓的生活中,簡單樸實的搞笑節目就成為這些人群的首選節目。而且綜藝節目往往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觀看,每一集節目基本獨立,不帶連續劇的特性。諸如《向往的生活》,幾位明星化作“農民”下鄉,過著返璞歸真的農家生活,對于常年生活在城市的人群就是一種向往的生活。加上現場多機位拍攝、搞笑的明星、淳樸的友情等等,往往直擊到觀眾的內心。其他綜藝節目亦是如此,大多綜藝表現出來的都是真實性、搞笑性,以往高高在上的明星此時整體的生活作息都曝光在銀幕前,也像近年來火爆的直播平臺,最大的看點就是通過銀幕可以“窺視”到自己喜歡人的“私生活”。
小七有話說:諸位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已經拿到影視改編權還是沒有拿到的中國綜藝節目,都非常火爆、直入人心,許多不知名演員也從此火爆。但沒有拿到影視版權的改編權而大幅度模仿人家的節目畢竟是錯的,至于周捷提出的“創意重合”雖然是一個現象。我們還是希望中國電臺能夠自己學會創新,創造屬于中國本土特色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