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后,距離七月份的《中國新歌聲》首播也沒有多久了,而本屆《中國新歌聲》除了導師大換血,就連搶人方式都疑似有所變化。

之前因為唐德影視收購了“the voice of China”的版權,于是浙江衛視和制作方燦星不得已放棄《中國好聲音》的招牌名字,為了避免更多的相關版權爭議問題,當時的《中國新歌聲》不但放棄了“好聲音”這塊金字招牌,就連“好聲音”獨創的轉椅模式都一并拋棄,并自己開發了更加吸睛的“滑梯”搶人模式。

雖然換湯不換藥,但是“滑梯”模式在節目中還是很有亮點的,不過當大家眼光都集中在導師和學員上時,搶人的方式誰又在乎呢?不太理解節目組在這方面過度關注的原因,有點形式大于內容的感覺。

而就在第三季《中國新歌聲》即將播出的最后一個月時間里,這檔節目再度傳來變動,過去用了兩季的“滑梯”搶人模式被廢棄,并將采用全新的“轉椅模式”。

小編在網上找到了全新“轉椅”的現場圖,和之前《中國好聲音》系列的“轉椅”相比,這屆的轉椅儼然就是巨無霸啊!據悉這回的“轉椅”有大幅升級,因為它們的椅背裝著一塊大屏幕,像一部手機一樣,而規則上也有所變化,每位學員盲選上臺前會選擇一個心里預選導師,舞臺上的學員能從座位屏幕里看到自己預選導師臉部的表情變化。?

其實小編很好奇《中國新歌聲》已經第三季了,可是節目組的重點不是放在搶人方式就是放在給導師制造話題身上,難道就不想用心搞一搞選手水平,適當的突出一下節目的主題“好聲音”?

從消費學員家屬的“中國好演員”到老油條滿屏的“中國回鍋肉”到,從消費導師找話題到改變模式玩花樣,不論是“好聲音”還是“新歌聲”,反正這檔節目關于唱歌的元素是越來越少了。

還記得當年張煒一首“high歌”嗨翻了多少人!吳莫愁妖氣十足,李代沫的感人真摯,吉克雋逸的民族風情都讓觀眾印象深刻。那一年的好聲音,我沒有看見節目組更多的玩花樣,可我卻聽到了那些熱愛音樂的歌手們想唱歌的心聲。

播出了六年,這檔節目早已經進入了“疲勞期”,觀眾審美疲勞、優秀歌手或缺都可能讓如今的節目走到一個急需改變的時刻,但不論如何疲勞如何缺少優勢歌手,“聲音”都應該是這檔節目的關鍵重心吧。但是當一檔節目失去初心,忘記了當年感動大伙兒的那樣東西,恐怕你搞再多“轉椅”玩再多“滑梯”也改變不了這檔節目終將走向衰落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