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谷雨
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慢綜藝《向往的生活》活下來了。
或許是“峰回路轉,反而套路”的劇情式綜藝帶來的口水仗消耗了網友太多的熱情,閑云野鶴式的種田綜藝似乎更適合“下飯”,優秀的慢綜藝節目慢火升溫。
相比第一季被質疑“借鑒”韓國綜藝而遭到大批網友的口誅筆伐,第二季時慢綜藝《向往的生活》可謂是靠著節目內容策劃和優質的后期剪輯,“逆風翻盤,向陽而生”了,節目口碑、熱度表現都很不錯,新浪熱搜榜上常見其身影。
節目的豆瓣評分最高時達8.3分。和第一季21.8%的五星評價對比,這一季大家給這個“明星扛著鋤頭干農活”的節目真情實感的給予了31.8%的五星好評。微博上也是各種自來水安利,網友紛紛舉手表示“真香”。

而憑借在《向往的生活》第二季里的優異表現,新的常駐嘉賓彭昱暢的熱度也隨之走高。區別黃磊和何炅兩位娛樂圈老前輩扛起蘑菇屋大家長的職責,年齡稍小的劉憲華在節目里更像是哥哥一樣的角色,而彭昱暢這張新鮮年少的面孔像弟弟一樣被人寵愛,“游戲黑洞”“能吃是福”的他讓節目氛圍變得輕松活潑了很多。
四個人組成的“蘑菇屋F4”,每一期迎接不同的朋友來家里坐客,日落黃昏時候,一桌人圍坐在飯桌旁,腳邊兩只土黃色的小狗走來走去的討食吃,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自然放松的隨意交談,聊聊家長里短,說說娛樂八卦。這樣田園煙火、氣息溫馨的節目氛圍的確很治愈屏幕外疲于生活和工作的現代都市人。

節目里年齡最小的彭昱暢在這一季里表現的很亮眼。根據骨朵后臺檢測的數據顯示,四位常駐嘉賓中,彭昱暢獲得的正向評價最高,達到48.1%;負向評價最少,僅為9.2%。
從《閃光少女》里的初露鋒芒,到《演員的誕生》里演技得到業內和大眾的認可,直至如今靠著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再次收獲國民關注,適應規則后,彭昱暢抓住了每一次機會,讓自己拼命發光。
網劇起家
彭昱暢是一位以網劇起家的新人演員,他出道的第一部作品是《太子妃升職記》,第一個角色是強公公。
2015年12月一部《太子妃升職記》黑馬之勢殺出當年的春節檔,締造現象級的話題現象,這部劇在后來也被大家稱之為網絡劇的里程碑之作。無論是其劇情內容的打造還是營銷手段的推廣,在當時絕對當得上是一部“反套路”作品。
《太子妃升職記》里的每一個角色設置都很出彩。人設角色和這部劇整體的美術造型,與當時市面上的劇集作品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但就是這種反差,讓這部劇幾乎達到了“國民”的高關注度,也讓劇里的幾位“新人”演員迅速走紅,男主角盛一倫、女主角張天愛、男配于朦朧熱度居高不下,劇中的配角們也憑借各自角色的特點被觀眾記住。
所以當光著小腿穿著黑紗、呆萌單純的強公公出現的時候,給網友帶來的新鮮感可想而知,演員彭昱暢塑造的強公公是成功的。

當時有一幕戲是總跟在太子身后、癡心喜歡著小宮女綠籬的強公公,得知自己失戀后,一邊走一邊咧開嘴隱忍的流著眼淚。這段雨中哭戲,讓不少觀眾心疼劇中角色也順帶記住了這個剛出道的藝人。
《太子妃升職記》之后,彭昱暢陸續參加了幾部網絡劇的拍攝,《刺客列傳》《浪花一朵朵》等題材相對小眾、用戶人群偏年輕,所以并沒有引起大眾太多的關注,直到去年一部校園勵志電影《閃光少女》讓他初露鋒芒。
雖然說這部電影折戟在宣發上,沒有獲得預期的電影票房,但憑借精彩的故事內容,這部很靠近民樂圈,貼近二次元群體,“沒有愛情糾葛”的校園青春片收獲了不少好評。
這部作品也讓演員彭昱暢小范圍的“出圈”,很多人被他飾演的男閨蜜“油渣”圈了粉,覺得在這部以女性視角展開下的青春片里,彭昱暢沒有顯得遜色,反而憑借青春的少年氣,和扎實的演技感染到了觀眾。
從小熒屏里《太子妃升職記》中的小配角強公公,到大銀幕里《閃光少女》男主李由,彭昱暢在這兩年里嘗試了各種不同的角色,但是受困于小眾題材局限性,彭昱暢并沒有大紅。反而靠著幾檔熱度較高的綜藝節目,彭昱暢的才真正被大眾熟識。
綜藝走紅
彭昱暢的走紅和綜藝離不開關系。
第一檔讓他“紅”的節目,是去年浙江衛視推出的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演員的誕生》,又被觀眾戲稱為《戲精的誕生》。
在當時“小花鮮肉”的演技開始受到大眾詬病,“演技”一詞已經成為輿論熱點,大眾對實力演員呼聲高漲的時候,一檔帶著競技意味去考驗當下娛樂圈中藝人演技的綜藝節目出現,吃瓜群眾就已經備好了板凳。
節目組將演技派與流量掛演員邀請到同一個舞臺,并讓他們同臺競技,最后通過后期剪輯預設了“吸引人眼球”的話題點,無論是最后導師與臺上嘉賓的點評,還是導師與導致各自之間關于演技的爭議,都牽引著大眾情緒,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討論“演技”問題。

所以當小陶虹和彭昱暢的《末代皇后》的片段放出來的時候,人們一邊贊嘆四十多歲的小陶虹身上仍舊保持的少女感,一邊對彭昱暢飾演的末代皇帝溥儀贊譽有加。
這個年紀輕輕的演員,將最后一位皇帝溥儀與婉容熱戀時候的天真,身陷困境又得知自己的愛人出軌后的憤怒和厭惡刻畫的入木三分。與演藝圈老前輩小陶虹搭戲也不怯場,沒有被“碾壓”反而自己發光,能讓觀眾記住自己的角色。就連一向對演技要求嚴苛的章子怡也對他的表現表示認可,將自己的一票投給了他。
《末代皇后》里塑造的少年溥儀、《投名狀》里被綁架的富家少爺,網播量累計達到20.8億,2017年下半年這檔“剛需”綜藝的大火,讓不僅僅是網劇受眾,還讓更多的電視觀眾認識了這張新鮮面孔,認識到了“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彭昱暢。
“新人”彭昱暢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專業人士和大眾的雙雙認可,大家通過節目挖掘到了一個“演技新秀”,彭昱暢的路人緣也提升了。
如果說《演員的誕生》這檔綜藝節目肯定了彭昱暢的作為演員的業務能力,那么他接下來常駐的這檔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則為他全方位的打開了國民度。

慢綜藝《向往的生活》第二季里,彭昱暢的人設與其他三位嘉賓完全不同。黃磊是類似一個大家長的角色,而何炅則負責從中調和氣氛,二十八歲的歌手劉憲華更像一個有點放不開的大哥哥形象。相比之下94年的彭昱暢小弟弟的角色更讓人容易對他產生親近感,更容易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在節目里他給觀眾呈現的第一形象就是“能吃”,以至于從“第一季的360度無死角”變成了第二季里“360度無棱角”,可以說是非常接地氣了。
其次就是他的“游戲黑洞”人設,每一次都能貢獻出“沒有偶像包袱”的表情包。在這檔煙火氣息濃厚的慢綜藝節目里,他給觀眾展現的是一個非常自然,非常舒適的狀態,完全打開沒有“包袱”狀態,與節目的立意其實是非常貼合的。對觀眾來說,他們要看的也是這種沒有壓力很輕松的內容。
可以說,合適的綜藝節目為演員彭昱暢保持了熱度,向大眾展示了多面的個性,并獲取了路人緣和國民度。
用大眾角色走向大眾
從網劇起家,通過綜藝走紅的彭昱暢,給自己的定位是實力演員。
但綜藝不是演員保持熱度和曝光的長久之計,演員這一職業最終還是要靠角色說話。從網絡劇元年出道的彭昱暢,身上其實也有限制條件,比如太過保持“少年感”了,以至于到現在觀眾還沒有見識到一個,由他駕馭的非常有“深度”的人物角色。
無論是《刺客列傳》《器靈》《浪花一朵朵》,還是《閃光少女》,以及接下來主演的電影《快把我哥帶走》,彭昱暢主演或參演的這些作品題材都比較偏向青春向,受眾年齡緊緊的扣在年輕人群中,過于小眾,而忽視大眾化的嘗試。
角色局限在小切面、小題材的作品里,缺少一部跨年齡層面較大的作品。應該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到他的可能性,而非僅僅挖掘一個特性,打造過于固定的戲路風格。

但好在彭昱暢對角色塑造的認知很清晰。在參加《會火星球》節目采訪時,回憶起出道的第一個角色,他分享了自己對演戲的感悟,“那個時候,不懂事吧,可能覺得是不是我認認真真把詞背好,認認真真給角色設計動作什么之類的,演得有意思就夠了。但是現在你發現,不不不,每個角色他不是我,他不是彭昱暢,他不是誰誰誰,他只是那個角色,你要給觀眾看到的是他,而不是你自己。”
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角色,如今還24歲的彭昱暢,演技無可指摘。但如果僅僅在題材小眾,熱度稍遜的作品里摸爬滾打,在青春向的影視作品里一路前行,缺少更多可能性的塑造,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打算,尤其是如今網絡劇、電視劇分庭抗禮,青春向題材的競爭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