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里面一直被拿來對比的兩大火爆的綜藝節目就是《奔跑吧》和《極限挑戰》、可以說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兩檔大型真人秀: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現已改名《奔跑吧》),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都在近期不約而同地開播了。雖然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兩檔電視綜藝的影響力都不如以前,《奔跑吧》口碑回溫、《極限挑戰》內容產生爭議,仍然給予觀眾意外的體驗,尤其是《極限挑戰》在面對自身內容敏感和監管政策調整所展現出來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下。
1.評分最低的一季
第四季《極限挑戰》收官,這一季的《極限挑戰》從一開播起就被唱衰,觀眾的各種不滿直接體現了豆瓣評分上。這一季的豆瓣分數只有7.8,離第一季第二季破9的成績是非常遠了,就算上一季也有8.2。

這一季的《極限挑戰》在劇情設置上花費了很大功夫,例如穿越到1978年參加高考,探討“人生起跑線”話題,引發了人們對于上山下鄉青年的再次關注;還回到1984年的溫州樂清,親身體驗溫州人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拼搏勁兒,他們還來到大山深處,關愛留守兒童,探討親子關系。

看得出來,節目組是在花心思的,每一期的故事設定都具有歷史人文關懷,并不是一群人嬉笑做個游戲。作為一檔沒有版權的抄襲節目,《極限挑戰》從一開始就帶著原罪。

然而發展到第四季,這檔節目可以說已經在盡量走出自己的路子。《極限挑戰》的導演嚴敏也曾經說過,這檔節目只做內容,沒有模式。雖然有為沒有版權開脫的嫌疑,但是《極限挑戰》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2.《極限挑戰》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這一季節目一開始就被詬病的是極限智囊團,雖然可能節目組是為了符合星素結合的要求加入了極限智囊團,但是大批人的全程參與真的存在感太強了,有時候甚至是極限男人幫和極限智囊團的整體對抗,這等于是把智囊團拉到了一個主角的地位。

這方面《奔跑吧》就做得比較好,沒有一個素人的整體全程參與,而是在游戲的各個環節插入一些存在感不那么強的素人。雖然這些人也有職業、姓名等的介紹,也有花字做效果,但基本都是介紹任務,介紹當地特色的。
這樣即來即走的做法就遠比從頭到尾都存在的智囊團聰明很多,節目組也肯定是受到了觀眾的反饋,后面幾期的節目都取消了智囊團的參與。

除了智囊團的超強存在感,張藝興則完全沒怎么參與,張藝興的缺席幾乎成了這一季的常態。根據網上的信息和時間線,張藝興缺席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其主演的電視劇《黃金瞳》即將殺青,為了電視劇的拍攝,張藝興只能缺席。
雖然張藝興沒有參與拍攝,但是節目組依然努力通過各種緩解設定把張藝興融入其中。例如加入張藝興的外景,他站在草原上大喊“哥哥們,想你們”的場景。也算是把六人組湊齊了。

除了這兩點,這一季的后期也飽受爭議。第一季的后期由幻維制作,這一季的后期也最受好評,要給后期加雞腿的不在少數。之后后期的水準就直線下降了,到第四季則完全成了黑點,網上也曾傳出《極限挑戰》后期制作人員抱怨制作周期太短,一周時間做后期確實不能保證效果。
3.已經是經典綜藝
其實跟其他真人秀節目相比,《極限挑戰》已經在堅持初心了。真人秀更換常駐嘉賓已經是常態,邀請各種流量擔當也是節目紅的必備項目。已經四季的《極限挑戰》依然延續著最初的設定,可能極限男人幫六個人的感情才是這檔節目最大的生命力。


雖然這一季的《極限挑戰》飽受爭議,但是作為國名綜藝的地位已經是樹立起來了,從男人幫六個人的經典搭配到各種經典好笑的環節,《極限挑戰》已經足夠讓人期待第六季。

最后一期《極限挑戰》就集中回顧了一些經典片段。這一期的設定在無憂島,大家需要完成任務,因為一旦任務失敗他們就要永遠留在無憂島上,更可怕的是他們的記憶會被刪光,外界對他們的記憶也會消失。亮眼的路人是《極限挑戰》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最后一期中,節目組請來了所有亮眼的路人,也算是回顧了過去節目的輝煌戰績了。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