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幻樂之城》首期千呼萬喚始出來,
《夢中人》的音樂一出來,唉呀媽呀我那小心臟~~就嘣嘣亂跳!

49歲的我菲,穿條白羽毛裙,那歡喜雀躍的樣子,比演《重慶森林》的時候更加少女呢。

本來以為這只是個開始,后面還會有王菲的重頭戲,結果……這竟然就已經是高潮了。
后面的倆小時節目,廣告就占了小一半,還要刨去四部短片的內容,剩下給王菲的鏡頭根本就寥寥無幾。
菲菲你之所以來這個節目,難道真的就只是因為“輕松”嗎?我知道肯定是因為價碼合適,2009年你的廣告行市就是2000萬,2016年那場演唱會,一億六賺得也不輕松,這次綜藝首秀,據說價碼高達三個億,當然后來僻了謠,但數目應該也不會少吧。
價碼合適,工作又輕松,那為什么不來了呢?這是你務實的一面。

只是芒果臺啊芒果臺,你們好不容易請到天后出場,就好意思只把她擺在一邊當觀眾?這是暴殄天物啊啊啊!
別的明星上綜藝,要么百般折騰作踐自己,要么絞盡腦汁表現自己,只有王菲,云淡風輕當當看客,就能成為節目最大賣點。難怪何炅在微博上說:你菲永遠都是你菲。
王菲要上芒果綜藝《幻樂之城》的消息一出,看了看網友反應,最集中的一條是“走下神壇”。

有這反應的,分明是不了解王菲。所謂的“神壇”在哪兒?誰造的?經過王菲同意了嗎?
事實是,王菲從來都沒有排斥過綜藝節目,從出道一直到發完最后一張唱片淡出演藝圈,她上的綜藝節目,并不比任何一個明星少。
非但如此,她還參加過很多瞎胡鬧的節目,甚至在節目里被整被虐都不是事兒,并不見有啥高冷啊。
只不過那些節目差不多都是港臺的——她在線的時候,大陸娛樂節目還沒怎么上道呢,而那時候網絡又不發達,所以跟大陸觀眾首先隔了一層。
再加上2004年之后她淡出娛樂圈,自然也就不再參加綜藝節目了。種種因素吧,最終導致了大家的誤會,都覺得“王菲特別高冷不屑于參加綜藝節目”。
神話總是會有被戳破的一天的,那我現在就來多扎一針好了。
這里先感謝一下B站,我在上面看到有資深菲迷整理了王菲出道以來參加的所有綜藝節目和訪談視頻合集,這兩天,我就一頭扎進了這些視頻資料的汪洋大海,看得昏天黑地。
經過一番研究梳理,我覺得可以把她上綜藝的歷程,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01
1989年——1994年
可以概括為“咖位還不夠大于是經常混在人堆里出場階段”
王菲并不是一飛沖天的歌手,直到在香港出道三年后的1992年,她才憑借《容易受傷的女人》走紅。在此之前,她也只能作為一個小咖去上各種亂七八糟的通告,經常都要混在一堆藝人中間出場。
那時候香港的綜藝節目流行整人游戲,比如曾志偉和梅艷芳主持的《歡樂滿東華》,王菲上過的一期,名義是為了公益籌款,她被要求兩只手各伸到一個裝滿蜜蜂的箱子里,在驚恐中唱《容易受傷的女人》。

那些到處亂爬的蜜蜂,光看著都心里發毛,這游戲擱我身上絕對會留下心理陰影!可她還是要勉強自己擠出笑容。
之后不久王菲總算紅了,再上香港的綜藝節目,至少能站在中間的位置,被主持人重點對待。但各種游戲還是免不了的,1993年的《軟硬制造》,她就被要求在臺球桌上打保齡球(什么鬼?)

光在香港紅還不夠,緊接著她就發了國語專輯,要打開臺灣市場,又參加了不少臺灣綜藝節目,相當于拜碼頭。在新的地界,她又回到新人的位置。
1994年,她上了當時臺灣最紅的娛樂節目,張菲費玉清兄弟倆一起主持的《龍兄虎弟》,和她一起出場的還有梁朝偉、許志安、潘美辰以及草蜢的幾個人。
費玉清介紹王菲的時候說她是《容易受傷的女孩》的原唱,王菲在一邊的人堆里弱弱地接了句:“是女人~~”

在這個節目里,她竟然還跳起了舞!雖然大家印象里她根本不擅長跳舞,但這段舞蹈還挺可愛的。這樣的王菲,之后就再也見不到了。


▲ 歌名打錯了,應該是《流非飛》!

▲ 呂秀才也曾經伴著這首歌起舞
那是王菲在大眾面前表現得最活潑的一段時期,很難說這是作為新人配合節目硬拗出來的,還是那時候年輕的她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既有膠原蛋白也有使不盡的青春活力。

▲ 《軟硬制造》里她還會主動撩別人
一直到94年,她的名字還是王靖雯,唱的大多是粵語歌,加上節目里活潑鬼馬的風格,和后來的王菲完全判若兩人。于是她的粉絲也分為了兩派,一派更愛王靖雯,一派更愛王菲,甚至王靖雯的粉絲和王菲的粉絲會在網上吵起來。
但是偶爾的,我們也能察覺到后來王菲的一些征象,比如,她會在節目里忽然發起呆來。
張菲發現了正在發呆的王菲,還會在節目里直接捅出來,調笑一下,問她是不是心情不好。

張菲甚至親身模仿了發呆的王菲。

而梁朝偉的反應就完全不同,他他他他,竟然整場都是這種憨笑……

王菲和梁朝偉那時候經常搭伴一起上節目,同一年他們還上了一檔名為《連環泡》的臺灣節目,站中間C位的卻是當時更紅的偶像林立洋。偉仔在節目里也是非常配合,從頭到尾不停傻笑,而王菲呢,時不時就會發一下呆。

那時她剛和梁朝偉主演了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片中也是這樣的短發造型。

但總體而言,王菲還是配合節目的,即便主持人表現得很不禮貌。1994年在《偶像闖天關》節目中,主持人胡瓜提到王菲之前在演出中穿的一身透視裝,說她穿著內褲在臺上唱歌,王菲還一本正經地辯解:“那不是內褲,是毛線織的那個……”

節目還放了一段演出視頻,上面標了兩行綠字:“大膽王靖雯,清涼透明秀”。視頻的背景音里王菲還在繼續辯解:“那不是內褲!!!”是在跟胡瓜較真,但并沒有生氣的樣子,節目氣氛還是愉快的。

這樣的王菲,明明是脾氣過于好了吧,哪里高冷了?
02
1995年——2000年
可以概括為“雖然是天后但還是很親民階段”
1995年,王菲改回了原來的名字,開始樹立自己的個人風格,把控音樂制作。漸漸地,大家都開始用“酷”、“個性”、“叛逆”、“時髦”這些詞來形容她。但是身處于傳統唱片產業,每逢發片期,還是要去大大小小的媒體搏宣傳,即使貴為天后,這也是免不了的。
香港的綜藝節目還是老樣子,雖然名字換成了《天下無敵掌門人》,可主持人還是曾志偉,節目形式還是做游戲。其中王菲和那英劉嘉玲上的某一期,開頭是讓所有藝人做鬼臉出場,別人都做了,就王菲沒做出來。

但后面的游戲環節,王菲一直都很配合。她佝著身子玩比劃猜(猜的詞兒還都挺猥瑣的):

她踩起蹺蹺板吃棉花糖:

她現場打起乒乓球:

她和人比賽用口水貼郵票:

看上去都是全情投入的,甚至樂在其中。
至于在臺灣,這時候她的地位也今非昔比了,開始被當成巨星對待,而且臺灣綜藝本來就是以談話為主,游戲不多,頂多就是在張小燕的節目上答答題猜猜謎,或是在黃子佼的節目上玩玩模仿秀。

▲ 早期的黃子佼還挺好笑的
比較讓我吃驚的是,2000年,已經在巔峰期的亞洲天后王菲,竟然還在臺灣上過一檔美食節目,叫《阿鴻上菜》。節目真的就只是老老實實做菜而已,并沒有訪談的部分。

可是菲迷都知道,王菲根本就不會做菜的啊,干嘛這么為難自己?看得人冷汗直冒……
在這個階段,貴為天后的王菲也有被冒犯的經歷,也是在臺灣,只不過主持人從胡瓜變成了吳宗憲。
那個節目叫《大牌看診室》,時間是2000年。節目形式就是吳宗憲和阿雅請王菲吃飯,在餐廳鬧出各種狀況看王菲的反應,然后據此對王菲作出心理分析。
其中一個環節,是吳宗憲讓王菲吃一些比較可怕的食物,比如蜂蛹,王菲不愿意吃。

然后吳宗憲就拿出一個寫滿字的牌子,說根據王菲的反應可以判斷她的性能力。

其中拒絕不吃對應的說法,是“沒有性生活,或者性伴侶令你無趣到變成性無能的程度”。

王菲的臉明顯僵硬了一下,說這“完全不準”,不過她還是忍住了沒有發飆,很快就調整過來,繼續談笑風生。

不知道這個節目能不能算一道分水嶺,自此之后,王菲上綜藝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再也不會這樣任人宰割與羞辱了。
03
2001年——2004年
可以概括為“主持人都怕她階段”
這一階段,王菲聲名日隆,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首席大天后,與此同時,胡瓜、吳宗憲等老牌主持人漸漸退居次席,上場的都是一些年輕的新生代主持人。
兩相對照,就是天后氣場太強大,以至于后輩都罩不住場子了。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003年上《娛樂大來賓》,主持人林佑威(前偶像組合成員,我以前覺得他特別好看)一直在緊張冒汗,聲音都是抖的,還屢屢讀錯字。

那時候的王菲在臺灣號稱“主持人殺手”,因為大家都知道她話很少,而且回答一個問題要想很長時間,場面很容易冷掉。同時因為她地位又太高,只能當主咖,主持人又不敢造次亂講話,這樣一來,就會給主持人帶來很大壓力。
那一階段,最能在王菲面前鎮住場子保證節目效果的主持人,當屬陶晶瑩。陶子和王菲本來就是打麻將的牌友,熟得很,再加上控場能力一流,于是王菲每次去臺灣,都會優先上陶子的節目。

▲ 這一期的內容是王菲客串主持人采訪陶子
另一個王菲常上的節目,就是大小S主持的《娛樂百分百》,前后上過至少三次吧。大S因為本來就是王菲歌迷,所以還是會緊張,但小S就沒有在怕的,很敢制造效果。
比如跟王菲掰手腕。

特別要提出的是,就是在2003年的這期節目,王菲說出了那個著名的笑話:
有個算命的對一位小姐說:小姐,你命不好,你身上帶有兇兆。
小姐說:那我把胸罩脫了可以嗎?
算命的說:不行,就算脫了兇兆你也逃不過人生的兩個大波。
一年后,王菲再次上《娛樂百分百》,是作為“王菲歌唱大賽”評委的身份。小S模仿王菲造型,頭頂長靴唱了一首《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據說那個靴子是小S自己的,鞋底還有點臟,不過她也不太care,反正那兩天她沒有洗頭。

▲ 結果小S只得到一個安慰獎
雖然這個歌唱大賽只是玩鬧而已,但王菲態度還挺認真的,表示自己點評會很直接,并不會因為受巴結就影響評審結果。
好了舊賬就翻到這里,還有好多節目沒講到,因為資料實在不清楚,比如下面這張動圖,王菲那英和葛優同臺,誰知道是啥節目?(有人說這是北京臺的節目,不知是否確鑿)

▲ 對,那個光頭就是葛大爺!
從以上對三個階段的梳理來看,我的結論是,王菲對待綜藝節目的態度,有變化的部分,也有不變的部分。
變化最明顯的,是她從配合遷就節目,到節目方配合遷就她。早期她還會在節目中跳自己并不擅長的舞蹈,做一些無聊或危險的游戲,后期這些內容就越來越少了。
但這與其說是王菲本人態度的變化,倒不如說是地位變化帶來的自然而然的結果。所有大人物,誰沒有經歷過初出茅廬時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的階段呢?而后慢慢有了成績,同時也就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這簡直再正常不過了吧。
而不變的是,她從來都沒有排斥過綜藝節目,一直都在盡量配合,因為這就是演藝圈的規則,即便你唱再縹緲玄奧的歌,還是要落到這個規則中來。
而且這配合也不全是忍受,尤其是在游戲環節,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私底下是個玩心很大的人,喜歡玩各種游戲。另外在講起冷笑話的時候,她也確實是開心的。

▲ 王菲愛玩游戲,在《楊瀾訪談錄》也說過
至于在訪談環節話太少,她也在不同節目多次解釋過,因為她通常都是想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綜藝節目的問題大都刁鉆古怪,她需要反應的時間。可主持人節奏又太快,根本等不及就進入下一個話題了。為什么明明認真對待卻被說成是擺架子,她也很無奈啊。

▲ 比如這段,還沒想到答案主持人就出來打哈哈
不過她也承認,有些時候會發呆是因為真的沒有耐心了,節目內容太無聊,沒法不放空。可即使是放空,她至少也會走完整個流程,不會讓節目方太難堪。
其實她也有話多的時候,比如上《楊瀾訪談錄》,她就滿場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大概是因為楊瀾主持功底比較深,可以跟她聊到同一個頻率上去,而且楊瀾的問題都言之有物,是真的跟她在交流,而不像其他那些綜藝節目,只是插科打諢說些場面話而已。
我覺得吧,王菲最大的個性特點,就是心眼太實,不會虛與委蛇,不會說場面話。
還是那期《楊瀾訪談錄》,楊瀾問她為什么演唱會上都不說話,只說幾次“謝謝”。
她回答說:“我這個人呢,最怕的就是做作”。

我這個人呢,最怕的就是做作。我稍微一做作,我自己首先受不了了,我一受不了,那一出來大家肯定覺得更受不了,因為難受啊,你在上面做作,在底下肯定也會感受到。所以我就希望自己,沒得說就不要說,不要沒話找話。
她當然也有過做作的時候,比如王靖雯時期,可是后來,當她有足夠的話語權,可以坦然做自己而且依然受歡迎,那正好,就不用再做作了。
以上,就是把神壇上的王菲,還原為人后所做的分析。現在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邏輯再清楚不過:過去被虐被整還沒什么錢的綜藝節目她都上了,現在可以舒舒服服地掙那么多錢,她干嘛不上?
至于上面所翻的那些舊賬,也無損于她的地位。你以為王菲的歌迷,所迷的就只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人設嗎?當然不是,我們聽她的歌,聽到的都是自己心底的聲音,是屬于人的聲音。
現在叫嚷著“走下神壇”的,都是路人。
作為粉絲,終于能有一個關注到她近況的入口,高興還來不及呢。
所謂的神壇,她從來沒有承認過,所以要坍便坍,誰在乎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