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說
看電影這件事,真是看到老,學到老。
昨天去看了一部這周末要上映的新片《小情書》,又get了一個全新“撩妹”大法。
嗯,撩妹的男孩子,叫王凱。
1、
說到王凱撩妹,那是公認的個中好手。
我以前寫過他渾身自帶“撩妹設備”的推文,凱凱專屬撩妹口訣大家都還記得哇?
人帥、手美、易推倒;
眼亮、牙白、鼻子高;
演技好還自帶低音炮;
尼瑪全身上下都是寶!
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活體“撩妹機”呀!
連“手”都美到可以單飛。
這幾天正在電視機里和“曲妖精”放肆地撒糖,一不留神,我發現自己當初還漏寫了一點——連這白嫩結實有彈性的翹屁股都可以“出道”了呀!
曲筱綃你住手,放著我來!
NONONO!
寫錯了,今天要寫的撩妹王凱,并非上面這個已經走紅的王凱。
而是新片《小情書》里的男主角——人家名字也叫王凱,撩妹的時候才18歲。
小毛孩開創的“情書撩妹”大法簡直讓我嘆為觀止!
電影先是說他對班里的轉學生妹子葉虹影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然后就去寫了幾封情書——
給同桌的糙漢子?。?!
糙漢子名字叫喬廣厚,外號“老喬”,長這樣——
人設就是那種班級里最用功的笨學生,樸實無華,憨厚可欺,常常被精靈鬼的同桌——王凱捉弄。
沒想到幾張“情書”惹出了亂子,傻小子喬廣厚春心萌發,不可抑制,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于是,王凱為了解決自己惹下的禍事,腦洞大開、迂回作戰地找來了妹子葉虹影幫忙。
讓妹子假裝是寫情書給喬廣厚的愛慕者,和對方“假戀愛”一段時間再分手,以期將傷害降到最低。
這個方法夠“開腦洞”吧?
再也不用擔心妹子不喜歡我將情書砸到我臉上的窘境了!
妹子如果幫忙,說明她對自己有好感——這么麻煩的事情都愿意做,沒有好感怎么說?
妹子如果不幫,說明也不用給她寫情書了,安安心心做對普通朋友唄。
……
以上心路種種,計算種種,絕對不是電影劇情本來的樣子,我只是覺得寫出來可以讓高中在讀的單身狗做“撩妹參考”而已。
其實男主王凱沒有這么好的心計,人家畢竟才18歲。
令他沒想到的是,幾張純粹是為了捉弄同桌寫的情書,一個由于自己慫包不敢直面的“錯誤”,葉虹影和喬廣厚的這段“假戀愛”,會引發重重校園風波,成為他青春記憶里再也無法抹去的一筆。
“情書”,是整部《小情書》的引子和主線。
和我最初聽完片名,給片子下的粗暴判斷完全不同#以為又是一部來賣弄青春懷舊小清新的作品#
這部《小情書》里,不僅有青春,有故事,甚至,還出了事故!
劇情編排合理合情,有思索,有深意。
“情書”是故事引子,是撩妹道具,是劇情反轉的依托,是敘事的推動器……整個劇本好的嘞,還沒開拍,已經打敗了70%言之無味只賣弄狗血戀情/懷舊情懷/三流言情的國產青春片。
如果你喜歡看青春題材的電影,那這部《小情書》絕對是本周不可錯過的一部觀影小品。
2、
之所以在第一段大大提了一筆男星王凱,是因為電影一開始,男主角王凱剛剛自報家門,觀眾席里的妹子們就抑制不住地哄堂大笑——這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來僅僅“王凱”這個名字,就已經能逗得妹子們開懷大笑了呀!
或許也只有在90后觀眾群里,普普通通的這兩個字,才會變成如此有魔力的笑料包袱。
有人笑完還去發豆瓣——
參加的是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校園路演,觀眾席里坐著的女生們,從聽到“王凱”兩個字開始笑,一路笑不可抑地結束了觀影。
(片方放出的笑點圖實在太長,據說有100多個,只能節選)
這是我特別喜歡和學生們一起看電影的原因。
他們年輕,心無包袱,觀影心態放松,對成本再小的電影,也不抱持成見,“哈哈哈”的笑聲中得出的觀影反饋——既鮮活又真實。
一些人,說在電影里看到了剛剛過去的那段日常。
這個叫著“高三不搏,一生白活”,滿嘴語錄、到處查早戀的“陸更年”老師,很多人的高中生活里都活生生地存在。有妹子說:“跟我的班主任完全一毛一樣!”
一些人,在電影里看到了讓自己難以忘懷的同窗友誼。
傳說中的逗逼青年、二逼青年、s逼青年、文藝青年那時候常常會心無隔閡地玩到一起。
一些人,在電影里看到了自己也曾有過的那段青澀懵懂的愛戀,感受到愛能給予人的勇氣。
觀影后的互動環節,有個妹子手寫的情書被導演抽中了,讀出來,上面認認真真地寫著:“他光彩奪目,我要變得更好?!?/strong>
然后全場掌聲雷動,給她鼓勁,讓妹子快去告白。#妹子說暗戀的男生在河南,話說我號上的讀者河南的還蠻多的,大家轉起來,讓男生看到妹子好嗎#
還有一些人,在電影里感受到了屬于成長的殘酷一面,忍不住站起來追問那個被幾封造假的情書改變了命運的喬廣厚的故事的真實性。
……
主題之外,《小情書》的生活質感是非常對味的。
這不僅僅表現在演員全部起用年齡有契合度的新人——男主角趙順然川音在讀,95年的小男生,此前參加過《一年級·大學季》的錄制。
女主角是中戲剛畢業的朱顏曼滋,93年,據導演喬梁說,已然是全組的“大姐大”。
喬梁原本還想找年輕些的,讓高三生演高三生,無奈沒有一個家長會同意。
(圖中左一為出品人毛成勝,左二為導演喬梁)
感覺導演也是個逗逼。
3、
其實導演喬梁的主業是老師。
他曾經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最年輕的副教授、研究生導師。?,F在當然是教授啦#
他在臺上吐槽說,自己當年報考北電,班主任謝飛直接懟他們:你們來學電影干什么?有什么好學的?出去能干什么?
一畢業,發現“懟王”班主任說得好精準。
在學校那會兒還好,到了畢業的時候,中國的電影市場非常小,陳凱歌弄去三分之一,張藝謀弄去三分之一,馮小剛弄去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歸李少紅、張建亞、黃建新他們分。#果然是數學沒學好,但吐槽的內容還是很符合當時現實的#
完全沒有路!
電影跟你沒有關系!
所以喬梁后來有空就去拍電視劇,拍數字電影,拿下過第十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這部《小情書》是他根據自己學弟寫的小說來拍的,團隊也都是學校里的班底。
因為電影市場好了,不再是大佬壟斷,各方資本也都愿意去追投各種類型的小成本。#萬一黑馬了呢#
現在投資人和制片人的觀念變了,我的學生都會寫很多劇本,然后去投導演協會的“青蔥計劃”,他最后進入了前五名,就變成很多很多投資方在追著他要合作——我羨慕死了。
喬梁說的這一點是我最近感觸比較深的。
尤其是《摔跤吧!爸爸》大紅之后,就有無數的號在拿中國的電影人做對比,覺得我們拍不出這樣的好片是因為資本介入,大家都在逐利,導致爛片成堆;但資本介入的另一個好處是,市場大了,機遇也會更多啊。#電影好不好,資本和市場從來不該背這個鍋。#
《小情書》這樣的電影,如果不是市場大了,它連開拍的機會都不會有。
事實上,你去看《小情書》,確實會發現這部電影相對于過去幾年的國產青春片來說,是有進步的。
它言之有物,拍出了很不一樣的味道。
故事細節真實有質感,敘事卻完全不落套路,有自己的敘事動力和張力在。
男主角的懦弱、沒擔當、自以為是的性格隱藏在他陽光、活波的青春表象后面。
女主角聰明、倔強、早熟,有主見,絕對不是為了愛情就腦袋短路的傻白甜。
掛著早戀的皮,前半部講的都是男主角在圍觀女主角葉虹影和同桌老喬“假裝談戀愛”;后半部,好不容易看到男女主角貌似戀愛了,結尾卻給一個大大的意外。
別說沒有墮胎、沒有三角、沒有床戲,全片男女最親密的鏡頭也就這樣的小情書傳遞之間的懵然和心動,連手都沒有牽過一個。#但手控的我表示,這兩雙手都hin好看?。?/p>
它披著青春的皮,拍著青春的美好、殘酷、青澀和遺憾,但最后回歸到個體的成長。
多年后回首那段青春往事時,男主角終于自省,發現自己性格中的缺陷,發現曾經錯失那段美好的原因。
電影講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成長;
有青澀,更有自省。
殊為難得。
所以,推薦你們這個周末(5月19日上映)去看這部“搞笑像泥石流,格調卻像小溪流”的小電影,它有小而美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