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刷熱搜,被實時熱搜排名第一“王中磊兒子畢業”的消息雷到了,本著“不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點開看看,再次被雷到外焦里嫩。
雖然說華誼總裁王中磊上過幾期節目之后,也算是打開了知名度,但是兒子小學畢業就上熱搜這種事真心不理解。
截圖的時候,已排第二位。
是否可以用“現在就是拼爹的時代”這句流行語一語總結呢。
當小編的大神告訴小編“這種熱搜是買的”的時候,小編心中了然。
這個時代花錢“露臉”比花錢拍好劇更加重要。
越是這樣,小編再推薦片子時,越希望找到那種用事實告訴我們“沒有錢照樣出精品”的好劇。
所以,今天翻出好幾年前的一部神劇 ——《毛騙》。
借網友的話說,這劇才是國產網絡劇的巔峰之作。
而且這部劇打破了國產網絡劇越拍越爛的定律,目前已有三部,且一季比一季精彩。
第一季,豆瓣評分8.4 ,很不錯的分,但還是有很多網反應看不下去。
小編翻了一下網友的評論,看不下去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這幾類:造型太殺馬特了;小細節太假,一眼看穿;節奏太慢,劇情有點拖拉······
看到這些網友“抱怨”,你們還想看嗎?
必須看啊,因為這些網友在抱怨的同時,還打出了4星5星的好評。
再看看導演李洪綢是怎么形容劇組的窮:“回想起我們一開始拍片那會兒,往往是一個導演,一個攝像,一個錄音,幾個演員就搞定一場戲。
群演?無所謂,找身邊的朋友,實在不行,現場現抓,再不行,錄音上,演員舉桿,錄音出現過了?那攝像上,固定機位或者導演扛機。
場景?無所謂,酒店用不了,用旅館,再不行就日租房;
光?能看清臉就行了,晚上的外景怎么辦?哪里路燈多就上哪拍。我靠,有些地方的路燈十二點就滅了,改戲,改另一條街;
道具?導演,你要的青花瓷的瓶子不好找啊,你看這個怎么樣?
導演:這太像痰盂了吧。
道具:這就是痰盂。
導演:······
眾人:沒事,拍吧,觀眾看不出來······”
這樣的條件,小編都不好意思稱這支隊伍為劇組······
這支隊伍的誠意大家看的到,據說有一次拍行騙戲時,被群眾誤以為真并報警導致劇組被帶到派出所······
有人說第一季的許多情節抄襲了英劇《飛天大盜》,客觀來說,在一些情節設計上有相同之處,但抄襲是談不上的。
《毛騙》中的騙術與中國有著很大的關聯,在里面你能看到許多生活中聽過的騙術,很貼近我們的生活。
對于這部劇,有人看到了抄襲,有人看到了誠意。
換句話說說,第一季就是四流大學的一流學生在青澀模仿英劇《飛天大盜》之后形成的一流畢業設計。
當然如果劇本僅止于此的話也無非又是一部國產版《飛天大盜》。
第二季從第三集開始,劇情開始突破,從第7集開始有了質的飛躍。
為什么不從第一集開始算,第一集與第一季結尾的銜接很差,不算在內。
到了《毛騙 最終篇》,完美的超越了當初模仿的對象。
導演請收下我的膝蓋骨,這里貼上豆瓣的評分再合適不過。
從第二季開始,李洪綢的編劇功力顯露鋒芒。
明知道后面會出現反轉,但導演就是厲害在讓你猜不到是如何反轉,看到最后,只剩下一句“臥槽,原來是這樣”。
第三季中每一個單集中的故事,大部分都和第二季的大主線故事有關系。而主線故事也整體層層設伏,處處有細節,編劇通過看似無聯系的單個故事的鋪設,最后在“終結篇”中收網,完成了一整場精彩的“騙”。
《毛騙》的情節沒有一個是多余的,你以為偶然遇到的那個人,那不經意的一瞥,可能他已經看穿了真相;你以為一個毫無意義的舉動,很可能就是最大的伏筆。
李洪綢通過劇情上精巧嚴密的多重布局,一次又一次的反轉,計中計中計,局中局中局,把全劇最大的特色玩轉得爐火純青,令人拜服。
真是這種大大小小各種懸念成為了后期吊觀眾胃口去優酷買會員看終結篇的原因,當然,編劇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挖坑無數最后都填上了。
在終結篇最后一集仍設有伏筆,實際上毛騙的故事已經講完了,再出一季應該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
當然要是有第三季一定會追,據說劇組的最終目標是大電影!
但主演邵莊在巡回宣傳的時候曾透露有可能會為了票房考慮換人演。
我擦,導演編劇還是李洪綢吧?不會換成流量小生或者網紅臉來演吧?
唔,又期待又糾結??!
當然,再等大電影的過程中,也可以看看由《毛騙》原班人馬制作的新一部網劇《殺不死》。
目前十二集全出。這時候來看《毛騙》和《殺不死》的觀眾真是幸運,不需要等待,找個空閑時間,一次性看到爽。
最后,請原諒第一季看到的是連現在的手機拍攝效果都不如的渣畫質。
到了第二季有了投資方的加入,明顯能感受到劇組在保持一貫風格的同時,將錢用在了布景、畫質等之前的短處上。
從那個網劇始開墾的荒蕪時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無論從劇本、演員、表演角度,還是畫面、聲音、剪輯、音樂層面,《毛騙》這部劇都堪稱網劇良心之作。
期待在下個轉角,與你們的再見。
想看的影視劇卻找不到資源?快關注:人人影視頻道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