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通常都是滿屏充滿歡快的歌舞,或是咖喱味呼之欲出的口音英語,但是上個月的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卻徹底顛覆了大家傳統(tǒng)的印象。
影片中不僅有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的精湛演出,更重要的是,電影講述的溫情而又勵志的故事,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本以為《摔跤吧,爸爸》已經(jīng)提前鎖定了本年度,甚至是近年來,最佳印度題材電影的頭銜,但是沒想到,還有這樣一部同樣溫情催淚的印度題材電影,要來承包大家的暑期檔。那就是《雄獅》。
《雄獅》改編自薩羅·布賴爾利的暢銷書《漫漫尋家路》,講述的是作者親身的一段故事——五歲時與父母走散,在被好心人收養(yǎng)25年后,他僅憑借著對往事支離破碎的回憶,在高科技的輔助下,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
黑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光明其實就在不遠處
5歲的薩羅(少年桑尼·帕沃飾,成年戴夫·帕特爾飾)出生在印度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但他從小非常懂事,小小年紀就承擔起貼補家用的責任。
直到有一天,命運就在突如其來中發(fā)生了變化。他央求準備外出打工的哥哥捎上他一起去,卻與哥哥在車站走失,在尋找哥哥的過程中,他還不幸搭錯了另一半火車。
在火車上,他走遍每一節(jié)車廂,趴在地上尋遍每一個座位,他扯著稚嫩的嗓音,一遍又一遍的在車上喊著哥哥的名字。
回應他的只有一浪高過一浪的火車轟鳴聲,在他脖頸間因為嘶吼而凸起的青筋,在那一刻顯得那樣無助與絕望。
在漫長的等待和饑餓中,他驚慌、不安,每靠一站,他都會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求救,用盡全身力氣拍打著車門,然而換來的只有路人冷漠的眼光。
就這樣,這列火車載著他到了1600公里以外的加爾各答。在陌生的城市,他拼命爬到月臺的柱子上呼喊哥哥的名字,但是渺小的他瞬間又淹沒在人潮當中。
他擠到售票窗口,卻沒有錢付得起一張回家的車票。他重復著家鄉(xiāng)的名字,卻沒能換得路人的駐足。
就這樣,他遇到了第一個對他施予善意的人——另一個流浪的兒童。但是,在下一秒,他們就遭遇了人販子。
在警察的熟視無睹下,在昏暗的地下通道,在薩羅緊張不安的注視下,人販子抓走了其他的孩子,薩羅僥幸逃生。
于是他遇到了第二個向他施予善意的人,這個人帶他洗澡,給他吃的喝的,但是卻要將他賣給有戀童癖的變態(tài)。
所以薩羅只能繼續(xù)跑,繼續(xù)跑。
一個五歲的孩子,在被現(xiàn)實蹂躪的支離破碎后,他沒有放棄,因為黑暗之所以會存在,是為了證明光明其實就在不遠處。
※※※※※※※※※※※※※※※※※※※※※※※※※※
只要你曾經(jīng)是個孩子,就會被這部電影深深震撼
幸運的薩羅最終被一對好心的澳大利亞夫婦收養(yǎng)。但是,薩羅所經(jīng)歷的童年的一切陰暗與骯臟,都在他幼小的身心烙下了揮之不去的烙印。
當他在一次朋友聚會時,無意間看到當年和哥哥偷煤渣最心心念念的美食時,他原本已經(jīng)被封存的記憶,又如同潮水一般雖然支離破碎,卻一起涌上心頭。
面對著深愛著他的養(yǎng)父母(妮可基德曼、大衛(wèi)溫漢飾)、關心著他的女友(魯妮瑪拉飾)、情感矛盾的弟弟,以及他內心最無法面對的自我時,他想要回到那個記憶中的地方,于是,他開始了漫長的尋親之旅。
于是,跟隨著薩羅如潮水般翻涌的回憶,我們看到了一幅幅溫馨而又令人心碎的畫面。
從澳大利亞美麗壯闊的海岸線,到印度貧瘠土地上赤裸的石塊、鐵軌,每一幕都美的如同自然紀錄片一樣。
影片的結尾,薩羅又回到曾和哥哥一起扒過的鐵軌,那是他童年記憶的開始,也是他一生輾轉流離的開始,更是他永遠失去哥哥的地方。
故事簡單,卻無比溫情,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也沒有劇烈沖突的矛盾,《雄獅》只是把一個孩子能經(jīng)歷過最慘痛的一切,血淋漓的不加任何修飾的擺在你面前。因為夠真實,所以夠動人。
也正是這樣一部溫情卻又殘酷的電影,征服了奧斯卡挑剔的評委,接連收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六項“最佳”提名。
※※※※※※※※※※※※※※※※※※※※※※※※※※
雄獅如果睡醒了,那就回家吧
作為影片的核心,男主角薩羅的演繹驚艷了所有觀眾。童年的薩羅由桑尼·帕沃出演,桑尼被劇組導演在孟買的貧民窟發(fā)掘。盡管這是桑尼第一次演戲,但是他卻用他純凈的眼神與無邪的笑容,讓人們看到屬于孩子最真實的天真。
而成年的薩羅則是由另一個“貧民窟走出來的孩子”飾演,那就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男主角戴夫·帕特爾。他也憑借在此片中的精彩發(fā)揮,收獲了有著“英國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影帝桂冠。
除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還吸引了另外兩名影后加盟。一個是飾演薩羅女友的魯妮·瑪拉,另一個則是澳大利亞國寶級影后妮可·基德曼。
魯妮·瑪拉兩年前,正憑借著同性題材電影《卡羅爾》收獲了戛納影后。
而妮可·基德曼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不論是作為“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前妻的八卦,還是奧斯卡影后的頭銜,都足以都讓粉絲們瘋狂。
兩大影后的加盟,使得這部溫情片,在感情細節(jié)的處理方面,顯得更加平滑細膩,柔情動人。越是溫情,越是真實,越是直擊人心。
在影片中,除了可以看到深刻的社會問題,丑惡的現(xiàn)實狀況,還有人們應該承擔一種怎樣的社會責任的思考。
電影里薩羅一直認為,自己被領養(yǎng)是因為好心的夫婦自己不能生育。
而妮可基德曼卻一字一句的告訴他,自己是可以生育的。她說,這個世界上的人已經(jīng)夠多了,生一個孩子并不一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但是接受一個處于困境的孩子,給這樣的孩子一個機會,那樣將是意義非凡。
妮可從小經(jīng)歷父親酗酒、家暴,她被這個世界惡意的對待,她卻還給這個世界以最大的溫柔。
其實,看完電影一直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薩羅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種辛苦的生活。他本可以在養(yǎng)父母的照料下過著舒適的生活,即便對過去有所眷戀,他也可以有一萬個借口理直氣壯的逃避。
但他還是選擇找到那條回家的路。哪怕要遭受女友的不解,哪怕可能會傷害到養(yǎng)父母,哪怕可能無功而返,他還是義無反顧。
這或許就是家的意義吧。這或許就是薩羅為什么叫做“雄獅”吧。
二十五年倉惶一夢,雄獅睡醒了,也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