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莉
認知失調是心理學中認知一致性失衡問題中最具普遍社會意義的特例,社會支持的無力與認知失調不無關系。從社會心理學視角而言,個體在直面新情境的過程中,更易出現認知失調,其中角色沖突、情境刺激、自我辯護等是導致認知失調的較為重要的原因。影片制作的背景時間恰值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不僅給全世界帶來了一場金融低潮,亦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就業影響,影片就是從艾米莉的不可思議的求職旅程展開的。艾米莉單純、樸素,渾身上下無時尚元素,無視裝飾是形象的外現,亦無視時尚代表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在其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碰撞中,艾米莉漸漸意識到人生態度往往在行為軌跡的歸因中起到相當大程度的決定性。
一、 認知失調的深度認知
(一)認知失調的乏社會支持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第一天上學、上班,第一次接觸陌生情境的時候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初步認知失調,同樣,在《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影片中,在第一場求職戲當中,女主角安吉麗雅(即后文中的艾米莉)在面對新的情境時其衣著所體現的人生態度被包括同事在內的所有同事心理上的異化,這使得艾米莉,一出場即遭受到典型的認知失調,與典型的認知失調的經典反應趨同的是,艾米莉亦未能免俗,她選擇了抵御的封閉且保守的態度,甚至與好友一起調侃時尚與時尚女王,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會為時尚所改變。然而,在接下來的場景中,事實上,她已經先從腳下改變了,她穿上了奈杰爾為她準備的高跟鞋,從這點上來看,艾米莉實際上已經在面對初步認知失調的一小步問題上,勇敢地跨越出了由潛意識積極進行自我救贖的一大步。
(二)認知失調的個體價值觀背離性
所有的認知失調都是由于個體價值觀與社會普世價值觀的背離產生的,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時尚界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時尚包裹之下的內在美的釋放,艾米莉也只關心一件事,不幸的是,艾米莉所關心的這件事,與時尚界關心的風馬牛不相及,這就必然造成了艾米莉與剛剛入職的企業、企業內部的同事、乃至整個時尚界的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不僅僅體現在艾米莉的外在,更嚴重地體現在艾米莉的思想意識層面,這引發了艾米莉更進一步的認知失調,同時也印證了女王馬琳達與拉維茲總裁兩次在片中提及的那句“女生們肯定會為這種工作而發瘋的”,女主角艾米莉在影片的前半時中的失知失調被不幸言中。因為,只有對這種工作,亦即對時尚熱衷到狂熱才能避免被這種工作逼瘋,其實這也給認知失調提供了另外一種實現自我救贖的可能,那就是既然無法逃避,不妨深浸于其中。
(三)認知失調的自我辯護性
認知失調自我辯護的典型案例就是那只巴甫洛夫的狗狗,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如果它是人,可能會寫一篇《論鈴鐺的可吃性》的文章,情境刺激既對人產生認知失調,同時,也會為人提供與情境相生或相斥的自我安慰、自我保護、自我辯護的借口,無論相生相斥,我們都僅僅只是緣于一個自我辯護的認知失調的理由,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人都是具社會性的動物。[1]現代生活中的許多女性與影片中的艾米莉一樣,忙碌到不關心或者無法關心自己的穿著,也讓自己遠離時尚界,從而失去了時尚品味,甚至缺失時尚見解。同時,也無形之中給自己憑添了與社會之間的不應有的隔閡,進而背上了認知失調的重負,影片中的馬琳達女王看似在批評艾米莉這一特定個體,但是,實際上,馬琳達所批評的恰恰是現代社會中的職業女性中的一類群體。
二、 具有普世意義的自我救贖
(一)認知失調的二難選擇救贖
認知失調的二難選擇既包括面對認知失調且兩個認知出現矛盾與沖突時的選擇,亦包括與自我意識中的認知傾向不一致時所出現的異向型選擇,此時,就面臨著是改變其中較易改變或于自我意識有利的那一個認知,使之能夠透過快速平衡來實現自我救贖,還是改變其中較不重要的認知,同時增加對自我意識有利的新的認知,以使得自我意識能夠透過認知重要性的調整來實現自我救贖。[2]在影片中,當艾米莉囁嚅著說出,我只想知道怎么辦時,她已經聰明地意識到二難選擇過程中片面的有利與重要性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自己未來成長過程中必需的。奈杰爾的一番打扮令艾米莉煥然一新,畫面中經常在艾米莉之前出現的時尚女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時尚到了極致的艾米莉,艾米莉既是聰明的,也是幸運的,聰明的是她清楚地了解自我意識中的需求,幸運的是在自我救贖的關鍵時刻遇到了指導者奈杰爾。
(二)認知失調的自我協調救贖
影片中的艾米莉具有普世的社會意義,面對認知失調,通常的情境是針對同一情境產生兩個相逆、相否、相斥的認知,這種嚴重的認知失調后果較為嚴重。這時候,認知失調的心理意識沖突就會對人產生焦慮或煎熬,無論所產生的兩個認知孰優孰劣、孰輕孰重、孰利孰弊,都可以采用一種自我協調的方法獲得自我救贖,即針對兩種認知產生一至數種新的認知。這一至數種新的認知旨在對上述兩種認知進行“居中調停”,即協調兩種相沖認知的矛盾性,使得新增加的第三種乃至第N種認知相對而言更易于為我們的自我心理認知所接受。這種認知失調平衡的解決,關鍵在于不斷地以新增加的認知去以微積分的方式漸近地無限接近新認知,最終從心理上徹底接受曾經心理上拒絕的新認知,并舍棄舊認知,重新協調認知平衡。
(三)認知失調的自我行為救贖
認知失調過程中的選擇與協調固然重要,但是現實生活中,在面對認知失調時行為永遠優于態度,艾米莉在影片中的下意識換上高跟鞋的行為顯示了艾米莉的行為救贖的積極意向性,同時,在完成不可能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艾米莉的決定放棄則顯示了艾米莉行為救贖的自我解脫意向。基于意識形態上的自我辯護、與自我解脫,當然遠遠不如扎扎實實地改變自我行為來得重要,認知失調的產生由對立認知的否定情緒為始作俑者,產生的關鍵在于新的認知與固有的態度的悖離性,認知失調必然會進而形成心理的緊張態,積極地意識到這一問題是最終解決認知失調的唯一救贖方法,在影片中艾米莉被女王馬琳達所申斥之后,到奈杰爾處試圖傾訴時,奈杰爾對其所進行的開示,從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艾米莉的認知失調,并激發了艾米莉潛意識中的自我行為救贖。
三、 自我救贖式的價值觀跨越
(一)個人價值觀折射出的艱難的自我救贖之途
仔細審視這部影片就會發現,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每次在女主角艾米莉出現之前,都會首先出現一個非常時尚的女性形象,這個時尚女性與走入畫面的艾米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艾米莉的對時尚無關痛癢的平庸形象,亦以其個人價值觀取向為后半部分的價值觀的跨越提供了厚重的鋪墊。自我救贖涉及到個體對于其目前所處的情境之中的心理狀態以及人格特質的正確衡量,艾米莉在遭遇到工作上的挫折后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我救贖,而是自我辯護與情緒渲泄,觀眾注意到艾米莉在針對女王馬琳達的評價時,近乎咬牙切齒地使用了巫婆這個詞,在充分地表達自己對女王馬琳達的“專制”式管理憤懣的同時,亦將自己的強烈的認知失調表現了出來。幫助她走出認知失調的奈杰爾并沒有采取通常的撫慰策略,而是恰恰相反,直截了當地對其進行了當頭棒喝式的引導。
(二)社會與個人價值觀的分歧
每個時代都有其時代主題與時代問題,社會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顯然具有二重跨越性,同時,個人價值觀必須立足于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價值觀范疇,個人價值觀的蝴蝶效應影響了社會價值觀,同時,又從社會價值觀中自主或不自主地汲取了意識養分。社會這一價值觀主體與個人這一價值觀客體之間必然會出現分歧,這些分歧自然會引發認知失調等自我意識問題。[3]影片中艾米莉的認知失調在于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并未將時尚當作人生理想,懷抱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在這種態度下,其行為自然與馬琳達乃至整個企業的行為不在同一頻率,受挫后的抱怨仍然是一種認知失調后的失衡表現,奈杰爾當頭棒喝之后,旗幟鮮明地指出了艾米莉的問題在于抱持了一種錯誤的先入為主的態度,而不是對這種工作應有的熱忱,這就必然出現社會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的嚴重分歧。
(三)自我救贖的價值觀跨越
自我救贖不僅對自我的社會融入與社會價值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亦對價值觀的跨越具有重要的啟迪,只有解決了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分歧才能夠獲得認知失調重歸于平衡的可能性,影片中所折射出的艾米莉的認知失調在現實世界中絕非特例,事實上非常廣泛的存在著,從事并不熱愛的工作或者無法在工作中迸發出熱情都會造成此種認知失調。影片中前半時的艾米莉是近乎被迫的,當奈杰爾的當頭棒喝警醒了艾米莉,一個嶄新的艾米莉出現了。人們往往都是轉了一圈回到原點之后,才恍然意識到,原來生活比藝術更偉大,一旦實現了自我救贖的價值觀的跨越,人們總是在不同的方位上尋找希望的燈塔,為自己的前行指明方向,只有主動工作,主動尋找燈塔,主動完成認知失調的自我救贖,才能最終走出認知失調的迷霧。[4]
結語
認知失調能夠解釋現代生活中的許多人類的態度與行為問題,《穿普拉達的女王》一片中,女主角在影片前半部分的態度與行顯然是典型的認知失調,這也揭示了影片的普世價值與社會意義,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女主角的價值觀轉變為女主角的人生畫出了一條完美的曲線,同時,也向觀眾昭示了直面認知失調并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才是實現價值觀跨越的唯一法寶。在某些特定情境之中,社會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是傾向于選擇禁錮自己進行認知失調下的自我辯護,還是更傾向于曲速前進,以自我救贖實現由個人價值觀到社會普世價值觀的跨越,這是一個值得每一個體認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吳玉軍.非確定性與現代人的生存[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5:56-57.
[2]李炳全.認知失調理論與心理治療[J].醫學與哲學,1999(5):30-31.
[3](德)魯道夫·奧伊肯.生活的意義與價值[M].萬以,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45-46.
[4]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