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科普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實踐

      電影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02日 15:34

      ...5京臺工藝美術人才培養與創作實踐研討會召開

      【摘 要】隨著社會需要與科技創新的發展,將科技與藝術相結合,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將科技與藝術相結合,走差異化競爭戰略道路,培養科普藝術特色人才。本文結合該學院的成功實踐案例,總結其科普動畫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以期對當前我國綜合性大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一些啟示和建議。

      【關鍵詞】科普藝術;創意人才;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25-02

      科普藝術作品的制作和推廣是科技創新文化傳播的重要方面,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和公共服務效益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然而,科普藝術創意人才的缺乏,特別是具有跨學科知識背景的高端文化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科技文化有效傳播的瓶頸,這將嚴重影響到整個科學知識的普及與科技創新的發展。科普藝術人才的培養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需要,因此對科普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成為關鍵。目前已有高校正在探索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科普藝術創意人才,他們將科技與文化相結合,走差異化競爭戰略,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適應國家科技事業發展,建設特色產學研基地

      科普創意與設計人才走交叉學科的培養模式,強調文理交叉、藝術與技術結合,在綜合學科平臺上培養具有藝術、技術、傳媒等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實踐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建設有特色的產學研基地顯得尤為重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一個以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氣象特色帶來了學校優勢資源。傳媒與藝術學院依托學校這一優勢,將人才的培養特色定位于培養科普藝術復合型人才,在學科的設置上始終與科技行業的應用和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緊密聯系。學院一直著重和國家氣象局、江蘇省動畫企業等單位緊密合作,和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中央氣象局華風影視集團、上海華博科技集團建有良好的協作關系。其友好鏈接使學院在專業上得到了堅強的后盾,在實踐上得到了優厚的平臺,為氣象行業及本省的服務奠定了堅實的教育基礎。在中央氣象局華風影視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形成了科普數字藝術產學研一體化的專業教學體系。

      學院建成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平臺,中心加強學校學科上的優勢,建立了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數字藝術與氣象動畫的科研創作隊伍,這也是強化產學研特色教學的需要。中心形成以任務驅動、項目引導和校企合作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打破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相對孤立的局面,使學校的培養目標和企業的崗位需求一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發揮教師科研能動性,提高教師科學研究的能力,形成良性科研氛圍。同時,行業專家的介入,使學生能了解到本專業最前沿的動態,實現與行業的零距離。與相關科技單位的合作研發,不僅提高了校內實習基地的使用率,而且使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大大增強,為未來的就業奠定了基礎。2009年,學院的氣象動畫片《逃走的水》在中國氣象頻道特別播出。同時,2010年至今,學院也已取得在中央氣象局數字傳媒平臺上展示學生作品的機會,完成24節氣動畫前12部、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天氣拍客等項目。2014年,學生在“中國天氣通設計與開發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氣象科普動漫創作大賽斬獲殊榮。這些成績與學院堅持“藝術與科學技術相融、專業與行業市場對接、創新與創作創業并舉”的創意人才培養觀念分不開。同時,學院實行以展賽促進學風建設的教學理念,利用學校優勢學科,實踐教學與科技行業、文化市場發展緊密結合,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創作實力與創業能力,最終形成了具有適應社會需要的教學模式。

      二、形成優勢明顯的特色研究方向

      學院以科技應用和研究為取向,密切關注國內外科普藝術發展前沿,結合科技與文化發展狀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形成數字媒體、動畫、藝術與科技專業為主,藝術理論中心為支持的科普藝術創意人才特色培養方向。學院的專業研究方向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逐漸積累形成的。如今形成了以下五個特點:1.注意與其他學科,特別是大氣氣象和遙感信息的交融結合;2.緊跟國際前沿和某些事物在本學科領域的潛在價值;3.根據科普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需要或研究趨勢,適時引進專門人才,擴展研究領域;4.在不同階段,注意及時調整學科研究方向,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5.教師學科的多元化,既有工科背景的教師又有純藝術背景的教師,形成優勢互補。

      作為一個新興應用型特色專業,學院在實驗教學的內容設計方面突出特色研究方向,培養能夠策劃制作科普游戲、科普網站、科普展覽館、科普動畫的專業人才,促進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創作技能和綜合素質。科普藝術實踐教學中心是學院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對科普藝術人才培養的需求而建立的實驗實訓基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覆蓋數字動畫、動畫藝術、數字繪圖、游戲媒體、網絡媒體和展示藝術等實驗室群落,在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結構、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方法、資源建設和師資隊伍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中心秉承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相結合、實踐與項目相結合的實驗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主線,建立基礎性、綜合性、多層次、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構建對校內外開放服務、優質資源共享的綜合實驗教學平臺在教育理念、實驗教學觀念、實驗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和組織結構、儀器設備配置思路和安全環境配置條件、實驗室建設模式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使得該中心在實驗教學方面具有顯著的特色,處于省內領先地位,并充分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①

      三、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發展

      “高度部門分科化停滯了激勵性的教學和想象力研究。各科系教授間的接觸太少,各科系之間的僵硬和欠缺合作交流,使得許多學者和科學研究者將他們的智力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圍內。以致大學在名義上是一所大學,其實只是數種學院的物理合并而已,沒有化學的交融。”②科普藝術方向具有技術與藝術融合的特點,需要與相關學科合作,這將帶來許多新的課題乃至研究領域,促進相關學科與教學與科研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注重加強和學校其他工科學院的學科交流合作,和學校大氣科學、環境科學、遙感技術與工程、計算機與軟件工程、信控等專業都有一定的項目合作,學生的計算機圖形、人機交互、計算機三維展示、網絡和虛擬等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和實踐任務由工科和藝術專業老師共同承擔。學校的大氣科學、遙感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涉及數據視覺化、用戶界面設計、數據挖掘等領域,這些是科學與藝術的交叉部分,學院的專業研究將為相關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成立于1980年,是跨學科研究的典范。“如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結合,產生了可編程催化劑;電影與網絡技術結合,發展了對交互式電影的研究;網絡與社會學結合,產生了對社會化媒體的研究課題。同傳統學科相比,這些新學科的交叉范圍更加廣泛,更具探索性。眾多的全球性企業、多國政府部門,及相關研究院之所以積極參與及贊助媒體實驗室的研發合作項目,得益于其獨特的產學研模式。”學院借鑒了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The MIT Media Lab)的成功案例,在2009年成立的氣象動畫實驗室的基礎上建立了數字媒體與氣象動畫實踐教育中心。2008年學院建立了動畫拷貝室、專業畫室、二維動畫實驗室、動作捕捉實驗室和1個多媒體技術實驗室。2009年增建了CG機房、氣象動畫實驗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和兩個教學機房。2010、2011年又分別建立了互動媒體實驗室、視聽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室、錄音棚、攝影棚。2011年,結合全院實踐教學的要求將各相關實驗室整合成立了“數字媒體與氣象動畫實踐教育中心”。數字媒體與氣象動畫實踐教育中心的建立是動漫、數媒專業教育實訓環節為適應時代和專業自身建設要求,深化教學改革,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開放性實訓中心是動漫、數媒專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教學平臺。通過這種平臺,教師可以從事教學科研活動,學生可以進行實踐活動,學校可以與企業實現“無縫對接”,從而全方位實現動漫、數媒專業教育的功能。可以說,數字媒體與氣象動畫實踐教育中心是實現科技與藝術融合研究的平臺。

      四、結語

      學科交叉不僅能推動、促進傳統學科發展,并且已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以氣象科學、計算機科學和藝術學為結合點,確立了藝術與科學、教學與藝術創作、傳統教育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辦學特色。用創新思維、戰略思維拓寬視野,站在國際的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地培養復合型人才。建立一支既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實驗教師隊伍,培養多學科交叉和應用創新能力強的高級科普藝術創意人才,打造國內一流,具備科普藝術創作特色的教學實踐平臺,提高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科技創新。結合學校的優勢學科,建立全國有影響地,為氣象系統可持續發展服務的藝術專業,為社會輸送氣象類動畫、數字藝術專業的人才,促進氣象科普的有效、有力傳播,為國家和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注釋:

      ①汪田明,胡俊紅,王建民.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美術教育研究,2012(08).

      ②劉仲林.中國交叉科學(第三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0.

      參考文獻:

      [1]周潔.長三角產業轉型與人才開發戰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

      [2]項仲平,邵清風等.文化創意產業與當代藝術教育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12.

      [3]江藍生,謝繩武.2001-2002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2.

      作者簡介:

      楊飛飛,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教授、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藝術傳播。

      基金項目:本文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科普動畫復合型人才教學體系的設計和實踐”(編號:2015JY058);中國氣象局軟科學項目“互聯網時代氣象創意文化產業平臺構建研究”(編號:2016【33】)。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章 藝術 氣象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日本丰满www色| 日韩伦理片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台湾一级淫片完整版视频播放| 女性高爱潮真实有声视频|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孕妇被迫张开腿虐孕| 午夜影院小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97福利视频精品第一导航|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免费v| 国产中文99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aa|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中文在线√天堂|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址|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6080夜福利 | 扒开两腿猛进入爽爽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aa级女人大片喷水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