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馮小剛的電影《芳華》終于在12月15日和觀眾見面了。
看完《芳華》的人,無不感動于一代人易逝的青春,而今天我們更想說一說《芳華》背后的這個女人。
馮小剛曾說,
她是《芳華》的緣起、穗子的原型。
《芳華》就是在寫她自己的故事。
電影《芳華》中的蕭穗子
不僅僅是這部電影,陳沖的《天浴》,李安的《少女小漁》,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歸來》,陳凱歌的《梅蘭芳》,電視劇《小姨多鶴》……背后無不包含這個女人的功勞。
她就是著名作家、編劇嚴歌苓。
她的一生注定是傳奇而精彩的一生。
1958年,嚴歌苓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父嚴恩春,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的中文譯者,16歲上大學,25歲便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嚴歌苓和父親
父親嚴敦勛則是著名作家蕭馬, 母親賈琳是一名話劇演員。正是因為成長于這樣的家庭環境,嚴歌苓從小就受到熏陶。
嚴歌苓和母親
小小年紀的她,讀過《復活》、《唐璜》、《戰爭與和平》、《霍亂時期的愛情》……就算是動蕩的年代,她也從未放棄過閱讀。
1970年,12歲的嚴歌苓,在父親被下放勞動后,年紀尚小的她考入成都軍區,正式成為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軍隊里文工團的生活,也為她之后的創作生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芳華》海報上的跳舞剪影,是根據嚴歌苓本人的照片做的
《芳華》電影里蕭穗子給號手陳燦寫情書這一段,便取自于嚴歌苓青蔥歲月中那段真實的往事。
15歲那年,她愛慕上一位比自己大很多的男兵。短短6個月,160封情書,由于當時部隊禁止談戀愛,兩人只能眉目傳情、互傳暗號。
后來戀愛一事被上級發現,對方竟主動拿出情書,檢舉揭發了她。很多年后,當她被詢問到此事時,一句簡單的“不值得”回復了所有。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嚴歌苓主動請纓奔赴前線,成為了一名戰地記者。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讓她對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
由此誕生了她的首部小說處女作《七個戰士和一個零》,也因此進入了魯迅文學院作家研究生班,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著名作家余華、遲子建成為了同學。
1980年,嚴歌苓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心弦》。1983年,她又發表了長篇小說《雌性的草地》以及被改編成電影、聞名影壇的短篇小說《天浴》、《少女小漁》。
李小璐憑借《天浴》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而這部電影更是獲獎無數。
電影《天浴》海報
“奶茶”劉若英則憑借《少女小漁》也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電影《少女小漁》海報
1988年,嚴歌苓在美國新聞總署的邀請下,去往美國訪問。回國后,她帶回了一本《美國600所大學》,至此便決定要去美國,還要考一所專門的藝術院校。
這些對于創作已經大有成就的她,并不簡單。由于語言不過關,年滿30歲的嚴歌苓買了三本新概念英語和幾本字典,每天看每天記,另外還報了英語強化學習班。
可第一次托福考試成績并沒有很理想,但她沒有因此放棄。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努力多次后,最終她如愿考上了哥倫比亞藝術學院, 成為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百年建校史上的首位華人校友。
短暫的喜悅過后,她又迎來了被她稱之為“最艱難經歷”的歲月。那段在美國的留學生活,沒有人們想象的那般光鮮亮麗,就算是當時的嚴歌苓已經是國內小有名氣的作家。
沒有生活費,她就利用課余時間去打工,洗盤子、做保姆……嘗盡了各式各樣辛酸的工作。學習上,語言功底比別人差,她就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為此嚴歌苓不僅成為了班上唯一一個拿滿A的學生,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這段在美國的歲月,不僅讓她有了更多的創作靈感和思路,也讓她又邂逅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然而從未停止向前的嚴歌苓,
還在繼續努力抒寫自己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