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電影這么多年,每次到了年底評選十佳電影,往往是各種文藝片為主,而且都是票房極低的文藝片。
比如這次豆瓣的十佳電影。
這里面除了《芳華》票房是現象級,《繡春刀2》票房尚可。其它8部電影沒有破億。而且很多票房不是低,而是非常低。
我覺得評選一年的最佳電影。應該優先考慮的是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然后再看電影本身是不是具有很好的藝術性、感染力;如果能在某個方面具有開創性(包括但不限于打破票房紀錄)則更好。
所以,無論如何,無論按照哪種角度來看,《戰狼2》都至少應該在年度十佳電影里面占據一個位置。哪怕不是第一、第二,至少得留一個位置給它吧?
你如果說去年的《美人魚》,前年的《捉妖記》這樣兩部年度票房冠軍,確實口碑有點不是太好,也就罷了。
但是《戰狼2》口碑怎么樣?大多數的觀眾心里明白著呢,眼睛雪亮呀。《戰狼2》的故事不夠感人嗎?《戰狼2》的動作場面不好看嗎?56億票房,1.6億人去電影院看過的電影,不是年度十佳之一。當這么多觀眾都是傻子嗎?
一部好電影,歸根到底是要讓大多數人看到,也是大多數人愿意去看的。
如果只是停留在某個小圈子里自娛自樂,而更廣泛的觀眾沒有興趣去看的電影,即使它是某種程度上的“好電影”,我也不認為這是能列入年度十佳的“好電影”。
我知道有一些人以精英自居,對很多大眾的欣賞口味頗為不屑。甚至越是不被大眾喜歡的電影,越能滿足他們心理上的“高人一等”心理。所以他們老喜歡評這些冷門文藝片當作年度十佳。
在文學史上和藝術史上,有一些超出時代的作品,可能在當時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在后來逐漸被更大范圍的人認識到其價值所在。這樣的例子是有的。比如梵高,2017年也有一部電影《摯愛梵高》;比如杜甫,其詩作生前已經非常著名,但是其價值在杜甫生前依然是大大低估了。
中國電影這方面的最佳例子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游》。
但是,絕大多數的文藝作品,如果在其出現的時代沒有太大名氣,或者說沒有被更廣泛的大眾認識到。不要老是覺得這又是一個被世人遺漏的名作。
換言之,絕大多數的高逼格文藝片,恐怕是被很多追求逼格的文藝青年高估了。以2017年的電影為例,《暴雪將至》、《不出問題的問題》、《相愛相親》、《嘉年華》等等等等,我個人不否認這些都是好電影,在某個方面都作出了一些探索和貢獻。但它們不足以被列入十佳電影。
因為它們不具有太多的社會影響力。
比如《嘉年華》來說吧。在電影的各個技術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即使靠著北京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的助力,最終票房依然非常不樂觀。即使在豆瓣上,給出評分的人也才6萬人。
我想問問,僅僅6萬人的打分,就能決定這是今年最好的電影嗎?6萬人就決定了年度最佳電影?
事實上,豆瓣十佳電影,除了《嘉年華》,其它好幾部評分人數都只有5、6萬。
像《芳華》這樣現象級票房電影,評分人數達到2、30萬的,是豆瓣正常數字。
豆瓣在影評網站方面還算比較知名,但核心用戶數并不是太多,愿意打分的人更少。這里面還少不了水軍和黑子。
但無論如何,只有6萬人打分,這么少的抽樣數據,得出年度最佳,實在很不嚴肅。
為什么很多觀眾不愿意去看這樣一部電影呢?
電影是不是應該能讓更廣泛的觀眾樂意看呢?
至少在我看來,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追求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平衡,如果要說一個例子的話。好萊塢電影我首選《泰坦尼克號》;國產片我首推《讓子彈飛》。
我始終覺得,如果一部電影,沒有被更多的觀眾看到,熟知,討論,這部電影沒有特別大的,正面的社會影響力(不是以爛片形象被大眾嘲弄),不足以談論年度最佳電影。
這里我也不討論年度十佳具體是哪些電影了。
我就只想問問大家,《戰狼2》不能列入年度十佳電影,公平嗎?
對這些人,我只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