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悲劇不是創作的安全港灣
宋昊燃
一個很有趣的事實是,盡管片名叫《紐約紐約》,但影片百分之八十的戲份都在上海。
影片似乎想要承接20世紀90年代國內淘金熱的大背景,但劇情一沒分析移民美國的深層動因,二沒展現主人公的迷茫與無奈。只是無窮無盡的愛恨交織,于是陰謀與私欲、追隨與背叛這些戲劇性因素層出不窮,這個看上去充滿時代氣息的故事,實際上和從哈爾濱搬到上海并沒有什么兩樣。
關錦鵬作為影片監制,其《人在紐約》的氣息在片中隨處可見。考究的服裝道具、華麗唯美的調色、寫實自然的背景,高還原度的光線都讓觀眾大飽眼福。但路途(阮經天飾)與阮玉鵑(杜鵑飾)二人的情感卻讓所有的畫面變成了花瓶,一次買單,一次邂逅,接著就是一場場床戲,不管之后二人說的情話多么深入骨髓,透徹靈魂,也都很難讓觀眾相信這不是約炮,是藍色生死戀。
如果說故事前半段的浮光掠影尚能殘存一些時代氣息,后半段米先生(苗僑偉飾)的加入則讓影片完全露怯,沖淡影片僅有的一點憂傷氛圍,作為幕后幫兇的米先生突然成為阮玉鵑的競爭對手,當他深情地摸著路途的臉,說:“我們重新開始,好不好?”整個影院的觀眾都被這種審美上的蹦極逗笑了。
縱使劇情掩飾不住的空洞蒼白,能讓觀眾耐著性子看下去的,恐怕也只有對路途這個角色的憐憫和堪憂了。他對阮玉鵑的愛戀何去何從,最終能否獲得理想中的生活。一顆年輕的恣意生長的靈魂,能否禁受得住命運的捆綁,美色包裝下的“愛情”和夢境般通往康莊大道的紐約渾然一體的魔之引誘。彷徨掙扎,奮不顧身后的冷卻和思考,才是路途迫切所需的真實。
然而其實深究起來,整部影片的悲劇還是阮玉鵑個人私欲在作祟,幼時母親對她的唯一教導是出人頭地,同時又要自食其力。因此在與路途相識后,她一方面想要把路途當做自己出國的跳板,另一方面又想盡早擺脫路途進入真正的上流社會。她要遠方的大海星辰。而對于路途,茍且就是他的遠方和詩。她的精神出路在哪兒,影片莫名其妙的結尾也沒能給出答案。
說到底,這部影片還是價值導向出了問題,就像如何架構出國淘金的時代浪潮一樣,導演在文藝與現實的選擇間躊躇不前,他虛構出一個簡單的小人物往上爬的故事,就匆匆想嫁接到時代悲劇的面前;他抽離出一些20世紀90年代大上海的風土人情,就想為男女主角二人的悲劇作注。使電影最終淪為了一個荒誕可笑的矛盾體,杜鵑個人的無奈無從知曉,路途悲情的渲染更讓人無法感懷,你知道導演是個有故事的人,但你找不到酒在哪里。
正如電影里的男人們反復說的那句話,去淘金的人,身上是不會帶黃金的。你只有變得一無所有,才能擁有那些你所向往的。去往異鄉的人,都該先學會放下,這也是電影里迫切所需的。導演只有將考慮的故事與悲情拋在一邊,才能無限接近那個時代的風貌。沒有真實的構建,所有華麗的鋪陳也都成了一座空城。
紐約紐約
★★★★★
導演:羅冬
主演:阮經天/杜鵑/苗僑偉/葉童/彼得·格林納/袁文康/黃齡
類型:劇情/愛情
制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香港
片長:10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