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大師 村上隆版畫專場
蔡麗
摘要:意象可以說是我國藝術的本源,其展現出了中華民族文化氣質與美學所具備的內在蘊含。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體系的日益完善,人們極其注重生活品質的提升。藝術作為人們忙碌生活中的一種休閑選擇,是人們對繁雜生活環境的逃離,我們希望能夠在藝術的世界當中對自己的相關情感予以有效的表達,以此來對自己的情緒予以宣泄,而版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以獨特的繪畫形式為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談談中國當代版畫當中的美學意蘊,以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版畫 ? 美學意蘊
中圖分類號:J22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5-0054-02
版畫屬于我國一種較為傳統的藝術形式,盛行于唐朝時期。版畫的復數特性使其在復制傳播過程中的高效率是其他畫種望塵莫及的,因此其在我國古代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紡織工藝、書籍插圖、千百萬中國老百姓逢年過節家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年畫、門神、財神和灶神等,在豐富我國古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唐朝期間創造的《金剛經》當中,說法圖就是通過版畫的方式來對畫板予以刻印的。而到了現代,進行版畫制作的主要目的已和以往不同,其成為了一種極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再加上多年的經驗積累、歷史沉淀以及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國當代版畫展現出了更為豐富的元素,并且其中所包含的藝術語言也更多,能夠有效對現代人的審美與視野予以有效的拓展。
一、意象表現形式在版畫創作中的重要意義
(一)藝非止于技
版畫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并且存在著極多的版種,使得大部分人在創作版畫的過程中只重視版畫技法以及印制技巧,而不注重對內在精神的表達。就好比一部電影只注重畫面的華麗與逼真的特效,如果不存在扣人心弦的故事內容以及引發觀眾共鳴的情感表達,那么還會有人去看嗎?因此,中國當代版畫需要確保技術和精神文化內涵之間的統一,而不只是注重對技法的創造與傳承[1]。只有版畫家對實際生活予以仔細地觀察與切身體驗過后才可以創造出擁有精神文化內涵的相關版畫作品,讓觀眾能夠體會到精神方面的享受。并且,版畫家和其它畫種的藝術家相比,往往會經歷更為嚴峻的精神考驗,主要是由于版畫藝術其制作過程較為特殊,需要版畫家在實際制作的過程中付出更多的勞動,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版畫家的情感投入造成影響,進而使得作品生動性不強等。為了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版畫創造者逐漸提升自身在精神方面的素養,尋找創作過程中存在的樂趣。就像著名美學家貢布里希說的那樣:“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
(二)本土文化的延伸
文化會由于民族、地域或國家的不同展現出不同的特色,存在著不可替代性,因此不同的文化所展現出來的精神與風貌均是對其相應民族、地域或國家的具體反應。因為部分人長期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與地域下,會使得這些人群逐漸演變出相同的生活習慣、心理以及語言等,這就出現了擁有區域性的文化體系,即本土文化[2]。在現階段世界經濟文化全球化的形式下,我們要在弘揚中國本土文化的同時,借鑒一些外來的優秀文化,做到和而不同。并且,中國當代版畫在不斷地吸收學習外來版畫的過程中,還應結合中國自身的藝術理念和審美因素創作出意象版畫的表現形式,而意象表現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體現讓中國當代版畫具有了獨特的形式感。
二、中國當代版畫的美學意蘊
(一)自然美
常言道“藝術源于生活”,因此沒有生活的滋養而較為片面的去談論藝術,可以說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情。假如版畫當中缺乏生活氣息,那么怎樣才能夠體現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又怎么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生活在當代的人總歸是幸福的,主要是因為和以往相比我們的物質條件等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與此同時,當代人也是可憐的,生活的快節奏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狂躁與不安,青山綠水與藍天白云均在漸漸地消失,人們都希望能夠融入到大自然當中去,讓自己的靈魂能夠被自然所洗禮[3]。好在當代版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們的需求,當代版畫在對傳統文化予以繼承與發揚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在松溪版畫中,大部分作品是以松溪自然風光為題材,融入作者自己的獨特感受,因此畫面具有強烈的閩北地域特色和濃郁的山區生活氣息。例如松溪縣美協主席蘭坤發的《家園印象》、松溪縣職業中學美術教師程麗根的《閩山秋韻》等通過版畫來對大自然所具備的神韻予以表現,在這些作品中我們能夠明晰閩北蘊藏的錦繡風光,在欣賞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會人讓不知不覺地沉醉在山鄉美景當中。
(二)意境美
版畫屬于藝術創作的一種產物,其在意境審美方面擁有極高的價值,同時版畫還屬于引領我國美學藝術積極發展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欣賞版畫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美學體系所存在的作用與影響力,同時在仔細地品味中我們還能夠感受到意境所具有的美好。意境擁有極強的表現力,其在我國整個藝術體系當中擁有極高的價值,同時對意境美當中所包含的精髓予以體會,可以發現我國藝術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念。意境可以說是藝術家對情感與理念的表達,也可以說是對生活實際事物的客觀描繪等,只有將情感與事物予以有機的融合,才可以創作出完整的作品,才可以對藝術價值進行有效地展現[4]。版畫作為藝術表現形式當中的一類,對其所包含的意境予以深入的理解,能夠實現心靈與現實社會之間的有效融合,并在相互交融的過程中呈現出高度的統一,進而滿足人們在欣賞版畫藝術方面的相關需求。其次,版畫在藝術方面所具有的變現能力能夠對人的情操予以陶冶,并且在品味與觀察版畫作品時,還能夠激發我們對生活的向往與激情。并且,版畫所展現出來的表現形式在經過意境的烘托之后,擁有了更高的審美價值,其不但是對表象予以真實的演繹,更是對內在的完美詮釋,也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寄托。在描寫形式方面,版畫不只是對生活環境予以繪畫,更是心靈意境方面的渲染,作者在對作品進行創作時,對風格進行擬定是為了能夠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與引導觀眾能夠進行仔細的欣賞與品位,進而體會其中所包含的意境美。
(三)形式美
縱觀美學體系,形式美是重要的構成部分。形式是任何一種事物的第一本體,如果藝術不存在形式美,則難以引起觀看者的興趣,更別說陶冶其情操。19世紀末期,美國著名文藝學家Clive Baer率先提出了藝術具有意味形式的論斷,藝術作品不僅要求內容具有美感,而且形式也該如此,是作品內容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深刻的影響力。對于版畫創作而言,藝術家追求版畫技法的創新,并合理選擇版畫媒材,以求得更完美的形式美感。媒材和技法是藝術家表達審美取向、傳達思想情感的主要載體,版畫家所有的審美藝術形象的構思均需通過物質實存而存在,只有這樣才能傳達藝術[5]。換言之,媒材和技巧是版畫家情感思想表達的獨有語言,對于版畫家而言,從審美的想象到審美的表現,從作品的構想到傳遞,這一過程中都需要以媒材和技法為基礎。對于形式美的追求,版畫家常常以媒材和技法作為作品創新的重點,這一做法不僅彰顯了藝術家的大膽和自信,而且有利于藝術迅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版畫家創新藝術是值得贊揚的,然而盲目的追求形式而忽視情感藝術的表現,這一做法無疑是降低了藝術作品的情感內涵。對于現如今的中國而言,社會大眾對于形式美有了更深刻地認識。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突破了傳統版畫創造的制約,他們隨意選取多種材料進行拼合,創新設計出浮雕式立體圖式;或者大膽地運用其他畫種的方法來表達個人獨到的體驗,例如張敏杰的作品《平原上的舞蹈》。同時,著名版畫家王華祥積極創造形式,且創造靈感豐富,夸張的構圖、抽象的造型、靈動的線條均是創新形式的博鰲先,充分彰顯了藝術家對形式的追求。一些藝術家也創新的把后現代式的解構和拼貼的方法融入其中,例如《飛龍在天》《歡樂頌》《月靜山空》《鸞鳳和鳴》等作品。王華祥借助版畫的形式和語言同古典藝術對話、同現代生活進行對話,逐漸形成獨一無二的形式美。
三、結語
縱觀版畫發展歷史,其源遠流長,在發展進程中期藝術魅力和價值不容小覷。以描繪繪畫形象,再配以雕刻技巧的修飾,為人們呈現一種版畫制版過程中所獨有的藝術效果,并靈活運用水印、油印、粉印等方法強化人們對版畫的理解。現代版畫其形式上的感受尤為美好,能夠促使人們向更深層次的意境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方倩.淺談中國當代版畫的美學意蘊[J].大眾文藝,2016,(18).
[2]李明.中國當代版畫中的傳統美學傳承[J].商情,2017,(25).
[3]陳艷秋.試論中國木刻版畫的當代性[J].大眾文藝,2016,(09):120-122.
[4]杜建國.中國當代現實主義版畫特質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5]劉冬常.“時間性”藝術理念在當代版畫創作中的呈現[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