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7月30日,而在68年前,1950年7月30日舉辦的捷克斯洛伐克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新中國電影和演員第一次在國際影壇上獲獎。
你可不要小瞧這個電影節。作為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其創辦歷史僅次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直到現在,它同威尼斯、戛納、柏林、蒙特利爾四大國際電影節一起,是國際電影聯合會指定的五大國際電影節之一。


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是捷克西部的一座歷史名城,舊稱“卡爾斯巴德”,在奧赫熱河畔,青山綠水,風景秀麗,是著名的礦泉療養地,礦泉水溫41.2-72.2℃。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于1946年,截至2018年總共舉辦了53屆。其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其次還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等。


而在68年前的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中國電影《中華女兒》獲得“自由斗爭獎”;女演員石聯星(《趙一曼》主演)獲優秀表演獎;《踏上生路》獲短片榮譽獎;《百萬雄師下江南》、《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等四部紀錄片獲榮譽獎。雖然這是新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影壇上獲獎,但也算獲得了大豐收。
電影《中華女兒》是女編劇顏一煙根據小說《八女投江》改編而來,八女視死如歸,尸沉滾滾江水,電影成功塑造了八位具有鮮明性格形象的抗聯女戰士。作為著名導演凌子風的處女作,這部電影是新中國建立后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也是第一部獲得國際獎的影片。

這部電影的最大特點是用紀實性的紀錄方法拍攝,取景于原始森林,構圖、光照、氣氛渲染都注重紀實性,而這種紀實性美學風格與凌子風導演的個人藝術追求完美結合,從而使得整部電影呈現手法鮮明而豐富。
在當年的延安,石聯星與那位成了著名夫人的女明星、胡朋、于藍、陳波兒、李麗蓮被公認為是六大漂亮女明星,在延安最為知名。她1914年6月1日生于湖北黃梅,1932年參加革命,1945年進入延安魯藝。她是蘇區紅色紅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因主演話劇《武裝起來》、《海上十月》等,與李伯釗、劉月華被廣大紅軍和蘇區群眾譽為蘇區“三大赤色紅星之一”。

解放初期,石聯星主演電影《趙一曼》,成功塑造了革命戰士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成為第一個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新中國女明星,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

1932年,石聯星與蘇區著名將領鐘偉劍相識、相知、相愛,然而,鐘偉劍犧牲在長征路上。后來,她與著名導演、演員凌子風結婚。1984年8月1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0歲。
其實,不光石聯星與上述幾部電影,其他中國電影也與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頗有緣分,除去1950年的得獎外,1988年,由謝晉執導,姜文、劉曉慶主演的《芙蓉鎮》獲得第26屆電影節最高獎——每屆唯一的水晶地球儀獎。

在這個電影節上,中國也獲得了不少其他獎,如演員方面,王曉棠1958年獲得青年演員獎,歸亞蕾1995年獲得女演員獎,張偉欣1986年獲得最漂亮女明星獎,電影方面,《白毛女》1951年獲得特別榮譽獎,《祝福》1957年獲得評委會特別獎,《聶耳》1960年獲得傳記片獎等。
(追蹤娛樂人物,解讀娛樂事件!敬請關注!轉載須注明出處、作者,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