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逢星期六日的《開卷》,將時間交給黃佳殷
每年從全國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成千上萬。在你心中,有多少人是喊得出名字的?跨學科就業,是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很多讀音樂的朋友,最終做著跟音樂無關的事。但這些跨學科就業的音樂學生,很少會在那個行業中,走到拔尖的位置。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而這個現象,往往被稱為“才華的詛咒”:因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滿腹才華得不到施展和認可,這些才華反而成了最折磨人的東西。很多時候,“才華”甚至成為掣肘。說到這里,要帶出今天要介紹的一位作家:石黑一雄。他和大家熟悉的村上春樹,很像!他是超級爵士樂迷,有長時間在西方生活的背景。而且!他曾經做過音樂人,寄過許多自己的小樣給唱片公司——當然,都是石沉大海。慶幸的是,一個不成功的音樂人,成為了一個不錯的小說家。他的這本《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里面五個小故事,講的都是一些時運不濟的音樂家、樂手、音樂愛好者,他們的小故事。理想與現實到底有多遠?我為大家讀讀下面這個片段。
那天晚上,我本想開燈把腦子里想到的歌詞寫下了。可是天實在太熱了,最后我關掉燈,拉開窗簾,把窗子開得大大的,像白天那樣抱著吉他坐在窗臺上。我就這樣坐了大約一小時,試驗著各種橋段,突然聽見敲門聲,瑪吉的頭探了進來。她臉上掛著不自然的微笑,說:“對不起,親愛的。今天實在把杰夫累壞了。他說他現在想安靜地看電影?她的語氣像在發問。我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是要我別再彈琴了。”
相信玩音樂的朋友,都會遇到過這樣的尷尬。比較著名的案例,是鋼琴家郎朗,當年他剛剛到北京,要考音樂學院,晚上在出租屋里練琴的時候,就曾經被鄰居投訴過,當時連警察都上門了。他的父親曾經這樣跟鄰居說:總有一天,你要買高價的門票,才能聽到這樣的琴聲!當然,郎朗成功了。但是那些不成功的案例,卻很少有人談論到。我們常常說這樣一句勵志的話:垃圾,是擺錯地方的資源。但是反過來想想:擺錯地方的資源,不是垃圾,又是什么?讀這本書,也許你能找到答案。我是黃佳殷,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