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強夫婦與嘎圖浩來村包殿臣二哥二嫂合影
李富強
李富強夫婦參加“西湖杯”全國老年才藝大賽
李富強與學生們同臺演出
李富強輔導(dǎo)學生練習琵琶
李富強在原知青集體戶前
文徐文彥
題記:在茫茫人海中,李富強猶如滄海一粟,普普通通。然而在奈曼草原,李富強卻聲名遠揚。讓我們走近他,走進浩瀚大漠,給大家講一個老“知青”與草原的故事。
(一)歲月
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成千上萬名城市青年,懷揣著建設(shè)祖國新農(nóng)村的夢想從城市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1969年10月21日下午3時20分,天津火車站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一輛緩緩起步的列車上,李富強拼命揮著手與親人們告別。漸漸地媽媽的面容消失了,騎在爸爸脖子上的小妹么也看不見了,淚水模糊了李富強的眼睛,那年他19歲。.經(jīng)過兩天火車換汽車,汽車換馬車的長途奔波,10月23日下午李富強終于來到了奈曼旗固日本花公社,嘎圖浩來嘎查。一下車,鄉(xiāng)親就像迎接親人一樣地把他們迎進村里。滾燙的的洗腳水,香噴噴的手把肉,阿爸阿媽慈祥的眼神,讓剛剛離開父母的他,心理感到了溫暖——“這里的人真好。”第二天清早,李富強翻身起床,走出村外,細細打量起他放飛夢想的第一個平臺。嘎圖浩來嘎查,地處奈曼草原深處,沙丘與濕地交界,草原與山林接壤。全嘎查200多戶,是一個蒙古族聚居村。當看到流沙爬上房,小河門前淌的景象,他感到十分驚奇,”草原的村落真奇特呀” !隨著大黃狗的幾聲吼叫,人們開始燒火做飯,炊煙隨著清風舞動,一叢叢一縷縷,很快就飛到沙漠小村和云朵中間。透過旭日揮灑的陽光,觀看眼前炊煙四起的小村莊,是那么的寧靜,那么的溫馨,尤如人間仙境?!拔业募姨懒?!”李富強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并暗暗下決心:“我要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它。”
理想和現(xiàn)實離的很近,有時又離得很遠。初來乍到的興奮很快被強體力勞動磨沒了。一天兩頓飯,干著農(nóng)家活,很快有些知青吃不消了。歇工、請假的人多了起來。李富強也感到十分疲憊,但做一個革命事業(yè)紅色接班人的信念支撐著他,他堅持著,學習著,一個冬天沒曠一個工。還學會了打柴火捆腰子等技術(shù)活。樸樸實實的李富強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贊許。民兵排長七十三,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春節(jié)臨近,大家都張羅著回天津過年,而這時的李富強卻想:“我們來到農(nóng)村,就是要扎根一輩子?!彼蚶蠒洷硎?,自己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過年,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jié)。他和胡丙垣二人留下了。
窗外響起了迎接新年的爆竹聲,李富強思念親人的淚水掛滿了兩腮。正在這時,集體戶的門開了,七十三大哥和幾個村里的伙伴進來了。“走!回家過年去?!逼呤蟾缍挍]說,小伙伴們搬起他倆的行李,七手八腳的把他們送到七十三大哥家。阿媽早已準備好了年夜飯,手把肉、大碗酒,大家開懷暢飲,歌聲不斷。一碗酒下去,不僅暖了李富強的身體,更暖了他那顆思鄉(xiāng)的心??粗诘叵旅β抵睦习?,李富強心頭一熱,“這不是在家過年的場景嗎,老阿媽和媽媽長得一個樣?!?/p>
日夜勞作相伴,天天真心守候。知青與鄉(xiāng)親們的信任感日益增強。鄉(xiāng)親們把“知青”當做了自己的孩子,“知青”把鄉(xiāng)親們看做是自己的親人。誰家殺豬宰羊都要把“知青們”叫上。推碾子、淹咸菜、做醬,鄉(xiāng)親們?nèi)及?。集體戶蒸饅頭了,小伙伴們也過來一起分享。睡五個人的大炕上,常常是人滿為患,大家在一起暢談自己的人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一派其樂融融。盡管勞動強度大,風吹日曬十分辛苦,但李富強心中涌動更多的是鄉(xiāng)親們的愛。他把這份無私的“草原大愛”深深地記在心底,用行動回抱著這片土地。勞動上他天天滿勤,重活、臟活搶著干。生活上哪家缺醫(yī)少藥他都花錢從天津郵到村里送到鄉(xiāng)親們手中。小伙伴要成家了,他用工分錢讓家人從天津買來蠟花紙,把朋友的新房布置一新。小伙伴們一起游泳,常明哥假裝溺水,李富強第一個跳下水“施救”,驗證了他們的生死之交,一個深深地擁抱代替了語言。1970年3月,李富強被公社推選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光榮的出席了全旗表彰大會。李富強在奈曼草原有了名望,成了“知青”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心也與這片草原貼的更緊了……
(二)奮斗
1970年9月,李富強被選調(diào)到旗烏蘭牧騎,成了一名光榮的烏蘭牧騎隊員。說起李富強選調(diào)烏蘭牧騎,可不是憑先進分子的招牌,憑的可是響當當?shù)膶嵙?。受父親的熏陶,李富強從小就喜歡音樂,月琴、琵琶、竹笛、長笛、大提琴樣樣都有五把超。一進隊就成了樂隊骨干。環(huán)境的改變,又有了用武之地。李富強用辛勤努力和全身心的付出,表達對這片草原的熱愛,對父老鄉(xiāng)親們的感激之情。搬道具、安燈光每場演出前他都爭著搶著干,步行幾十里到最邊緣的村落送歌獻舞他場場不落。讓每一個農(nóng)牧民群眾聽到黨的聲音,看上喜慶的歌舞,成了他最大的心愿。有一年,在塔日干圖嘎查演出, 塔日干圖嘎查有兩個自然村。由于山高路遠,兩個村的群眾沒有看到演出。得知情況后,李富強二話沒說,背起演出設(shè)備,領(lǐng)著小分隊就往演出點走。崎嶇的山路,沉重的設(shè)備,李富強每走一步都很困難,但為了讓鄉(xiāng)親們看上演出,李富強堅持著。兩個演出點演出結(jié)束時,已經(jīng)到了深夜,李富強累的癱倒了。但是看到鄉(xiāng)親們滿意的笑容時,李富強心理比吃了蜜還甜。1982年他接過烏蘭牧騎團長的重任,他帶著他的隊員們,高舉烏蘭牧騎扎根草原的旗幟,走遍了奈曼草原的坨沼沙海,與草原上的人們結(jié)下了深情厚誼。他手把手的教新隊員拉琴演戲,言傳身教為草原培養(yǎng)了一代文藝新人。“大李老師”是鄉(xiāng)親們送給他的昵稱。
李富強不僅在奈曼草原成就了他的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愛情之花也在這片草原上開得絢麗多彩。小有名氣后,草原上的姑娘們都喜歡這個樸實憨厚、有責任、有擔當?shù)奶旖蛑?。嘎圖浩來村的“村花”鐘情于他,托人送來了定情的“荷包”。同來的知青同學也送來了陣陣秋波。但對這些,李富強不為所動,因為他心中早已有了意中人。徐麗華,性格爽朗,熱情大方。演戲、唱歌、跳舞樣樣都行,加上俊俏的模樣,成了男孩們心中的女神。愛的力量是天底下最大的力量,平時不愛言語的李富強,大聲的對徐麗華說:“我喜歡你,做我的女朋友吧?!苯?jīng)過三年多的熱戀,有情人終成眷屬,1974年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開啟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三)迷茫
從一個天津知青到成為一個旗縣藝術(shù)團隊帶頭人;從一個莽撞少年到成為一家之主為人之父;從一個青蔥歲月的喜愛到一個成熟的草原藝術(shù)家,在奈曼草原,李富強漂亮的完成了人生的“三級跳”。四十多年來,李富強用自己的真情,換來了草原的認可和厚愛。他的事業(yè)順風順水,無論是當團長做政工還是搞文藝;他都盡職盡責,做到最好。李富強在草原溫暖的懷抱里,幸福的生活著。
上世紀90年代初,知青回城潮,在知青們中掀起了波瀾。是順潮回城還是不忘初心堅守草原?李富強的心緒亂了,一邊是年邁的父母,一邊是植入他人生情感的草原。何去何從,李富強陷入了苦惱之中。二十幾年的同甘共苦妻子徐麗華懂得李富強的此時此刻內(nèi)心的的掙扎。她深情地說:“老李,咱下決心吧,還是回天津吧。父母年老體弱,咱也該盡盡孝心了?!?993年懷著難分難舍的心情,李富強一家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后,骨肉團圓,親人相聚,盡心盡孝,李富強沉浸在“天倫之樂”的幸福之中??墒菬岷鮿乓贿^,李富強“夜不能寐”了,天津的街道平整漂亮、樓房高,生活條件好??墒桥c我的奈曼草原比它太嘈雜了,“天津藝術(shù)氛圍好,可是人才擁擠,哪里是我的用武之地?!蹦切┤兆永?,無論多么忙累,李富強都要給遠在草原的學生們批改和聲學、作曲法作業(yè)。有時為了一個細節(jié),長途電話一打就是十幾分鐘。盡管花了不少電話費,但這時的李富強是快樂的?!袄罾蠋熒稌r回來呀”,“李老師還是回奈曼吧”老阿媽也托人捎來信“小雪后家里殺好羊等你?!边@聲聲呼喚.敲擊著李富強的心。李富強瘦了,瘦得很快。知子莫如父,老爸看出了李富強的心思,把他叫到床前:“富強啊,你人在天津,可心還在奈曼呀,你回草原吧,那里有你的事業(yè)?,F(xiàn)在交通條件好了,你常回來看看我就行了?!崩细赣H的理解,更加堅定了他回歸草原的念頭。1994年,他安頓好天津家中的事,把房屋地產(chǎn)全部分給了姐妹們,義無反顧的又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奈曼草原。
(四)回歸
1994年5月李富強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時任奈曼旗委副書記的徐國文的辦公室,訴說著自己的思念與感慨。徐書記動情地說:“李老師,你是我們奈曼草原藝術(shù)上的能人,為這片草原的繁榮與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你要回來,我們還是熱情的歡迎你?!泵鎸χ菰陌荩匚吨菰诙谓蛹{,感動的熱淚又一次在這個堅毅漢子的臉上淌了下來……
鴻雁又北飛,是眷戀那綠色的草原。李富強第二次回歸是因為在他的心中有走不出去的草原。奈曼草原以博大的胸懷又一次接納了這個天津“兒子”,旗里又先后任命他為博物館副館長,電影公司經(jīng)理,為他發(fā)揮聰明才智提供發(fā)展空間。李富強以一顆感恩的心,為這片草原,為這片草原上的人們奉獻著。上不了一線舞臺,李富強根據(jù)草原文化的發(fā)展需要,利用業(yè)余時間辦起了電子琴、器樂、少兒舞蹈,和聲學等草原急需的后備人才培訓(xùn)班。從辦班的那天起,李富強就張榜公告:家庭條件貧困的學員不收費,固日班花蘇木的學員不收費。辦班之余,他還義務(wù)的擔起了中小學音樂教師輔導(dǎo)。基層的老師來了,他不僅教學還免費吃住。從1994年至今,他培訓(xùn)各類藝術(shù)人才近3000人。其中有300多人在國家級、省部級音樂大賽上獲得獎項,有103人考入沈陽音樂學院等專業(yè)院校。有37人從事著音樂教育工作。他還把在草原生活的孩子們帶到北京、上海,帶到了中央電視臺和省市電視臺。通過參賽交流和學習,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為他們放飛夢想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孩子們稱他爺爺,家長叫他李老師,而鄉(xiāng)親們稱呼最多的還是“天津大李”。為了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他在奈曼旗第一小學、第三小學和風華小學辦起了古箏、電子琴、歌舞培訓(xùn)班。提供全部樂器,培訓(xùn)全部免費。僅此一項每年都得貼上幾萬元。有人說他傻,而他說:“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在大漠風樂團他是演奏員,在老年藝術(shù)團他是樂隊隊長,在機關(guān)他是關(guān)工委主任。每天都是那么忙碌,而在這忙碌中李富強找到了人生的快樂。
采訪結(jié)束時,李富強深情地對我說:“徐老弟,我慶幸我的人生與草原結(jié)緣。是草原給了我寬廣的胸懷;是草原給了我事業(yè)的平臺;是草原給了我美滿的姻緣;是草原給了我幸福的生活。奈曼草原是我的家,我的子子孫孫將永遠把根扎在這片草原?!崩罡粡娪盟松慕?jīng)歷,書寫了知青與草原的佳話。他的人生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業(yè)績,但卻那么自然和諧的讓人回味。
一個天津知青對草原,他知恩、感恩,對父老鄉(xiāng)親,他懂恩、謝恩。李富強把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片草原的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草原給了一個天津知青一生的幸福,這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天津知青與草原的故事。
題后記:
夕陽下,李富強拉著孫女的手站在知青集體戶的舊址上眺望遠方,回憶著自己的青春歲月。
歌聲中,李富強和老伴把嘎查文藝隊所需的器材設(shè)備交到嘎查達手中,表達著自己的心愿。
走訪中,李富強把營養(yǎng)品送到了阿媽的床前,嘎圖浩來牽著一個草原赤子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