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過程當中,片段閱讀所占比重是比較大的,是行測考試中必考的內容之一。而除了常考的常規主觀題之外,有些特殊主觀題也會在考試中出現,也是需要我們掌握的,能夠為我們的行測考試增加一定的籌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一起來看一個考試幾率比較大的一種特殊主觀題——承接敘述題。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樣的題型叫承接敘述題,因為不同的題型,問法不同,做題方法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看到這樣的提問方式“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什么”、“接下來最可能強調的是什么”,那么這樣的題型就是承接敘述題了。
承接敘述題主要是問接下來會講什么,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前面在講什么內容,最關鍵的是與后文相關性最大的尾句。那么尾句有什么作用呢?文段尾句通常起到總結上文、提示下文的作用。因此,對承接敘述類題目來說,蘊含著作者下一步意圖的尾句是解題的關鍵,正確選項往往和尾句相關。尾句常見的類型有三個,(1)提出一個概念,即在段尾處提出一個前文未曾提及過的特定概念,有時加引號以強調,后文一般應與此概念有關。(2)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針對前文內容得出的結論,后文應該圍繞“如何解決問題”展開。(3)提出一種現象,這類材料后文應圍繞現象展開,或者繼續闡述該現象,或者解釋該現象產生的原因。不管是概念還是問題還是現象還是其他的類型,總之是與尾句所講內容相關。
其次,除了看尾句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排除干擾項來選擇答案。(1)排除前文信息選項,指從邏輯順序上應該在前文而非后文出現的信息。(2)排除本文信息選項,只已在文段中出現過的信息,這種信息如果在后文再現,就重復累贅。(3)排除無關信息選項,指與文段主旨相去甚遠或與文段基本沒有關系的信息。
具體來說,到底該怎么樣解題呢,我們來看一個例題。
例:幾千年前,在非洲濕熱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圍著火堆,跟隨各種復雜節奏自由而熱烈地邊舞邊唱。這種歌聲,也許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樂。然而,這樣的聲音卻是最原始,是在惡劣環境里頑強的本能所發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說布魯斯音樂是很多音樂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說的便是這個根源的根源。
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來最應該講述的是:
A、土著音樂產生的歷史背景
B、自然環境與音樂風格的關系
C、人類本能在原始音樂中的表現
D、布魯斯音樂與土著音樂的源流關系
【中公解析】D。尾句“如果說布魯斯音樂……根源的根源”強調的是布魯斯音樂和上面所說的音樂之間的源流關系,接下來所講內容與尾句最相關,后面就會分析布魯斯音樂和上面所說的音樂即土著音樂之間到底存在什么樣的源和流的關系。選D。同時,也可以通過排除干擾項來做題。A,歷史背景一般放在文段最開頭講述,屬于前文信息,排除。B,音樂風格,文段中根本沒有提及與音樂風格有關的東西,故屬于無關信息,排除。C,人類本能在原始音樂中的表現,尾句之前的內容都是在講人類本能的表現,故C屬于本文信息,排除。選D。
通過這兩個方法可以快速地判定文段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到底是什么,從而快速鎖定答案,節約時間,提高正確率,尤其是看尾句,希望各位考生在平常的學習當中能夠多多練習,熟練地掌握這些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