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音樂,采用數字格式存儲,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的音樂。其特點是無論被下載、復制、播放多少遍,品質都不會發生變化。并且如今的數字音樂產業在我國數字內容產業中己經確立了它的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一定規模。
CD是以光信息做為存儲物的載體,可以記錄各種格式的音頻文件,但是只能在特定的設備上讀取。在數字專輯大行其道的情況之下,近來年CD行業都處于窮途末路的尷尬局面。
從變化的趨勢圖來看,2015年數字音樂規模首次超過實體唱片的CD、SVCD、藍光碟等。并且數字音樂的整體規模不斷保持增長。
從這些因素來看,CD等實體音源將來會被數字專輯所取代嗎?就像當初CD取代了風靡一時的磁帶一樣。
首先,數字專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仍能搶占市場,最主要的原因是版權的推廣。付費專輯和歌曲成為趨勢,加上正版音樂的遷徙的影響,使得實體音源的市場越來越不好。
其次,從經濟實惠的方面上來講。數字專輯打出兩元一首甚至五元一張的旗號,是CD不能比擬的。一張正版CD通常需花費幾十上百元不等,并且在CD行沒落時期,去哪買也成了問題,即使買到了還會擔心是否是盜版。而一張數字專輯,只需在音樂平臺首頁動動手指即可買入。數字音樂相比實體音源的確更加便宜和方便。
最后從實際的聽感來看。如果說CD音質好,但是現如今數字音樂的無損音源、高分辨率、高解析、高分離度,都能夠與CD等實體音源媲美。并且隨著手機的普及,幾乎所有的人聽歌,都是使用手機、MP3等便于攜帶的音頻設備。即使在車上聽歌,也是直接連接手機藍牙,很少再見到插入車載CD。
光從這些表面因素看,數字音樂憑借自己的高信息量、格式比較多樣,實際的使用更易存儲和方便,是可以取代CD等實體音源的,從近年來CD行業的一片慘淡就可以看的出來。更深層的原因或許還有發行數字專輯的制作成本遠遠低于實體唱片等等。
但是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人永遠擁有一種懷舊情懷。
一張CD十來首歌,都是音樂人們精心挑選出來的,之所以成本高,除了專輯的設計制作,也包含了音樂人的心血。因此也才會有白金唱片、年度十大流行/搖滾專輯等給予音樂人的最高殊榮。這些經典的實體唱片也被歷史所記載,也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所以,數字音樂只可能作為主流,代替實體唱片是不可能的。就像如今的電子書不會取代實體書、家庭影院不能取代電影院一樣。在音樂上,粉絲還是希望有實體收藏,畢竟拿在手上的感覺和抓不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而數字專輯仍然會持續發展,畢竟是大勢所趨。
-----------------------------------------------------
關注“BGVP電聲”,玩轉不一樣的H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