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者應根據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我們在練習中要多動腦子,善于思考,千萬不能一個勁地傻唱。
“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fā)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象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則會發(fā)出鼻音。
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i,o,u,e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 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連音練習
人們常說:“不會連貫就不會歌唱。”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于聲音的連貫優(yōu)美,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線來。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歌唱狀態(tài)的統(tǒng)一,頓音好象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tǒng)一,并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在“哼鳴”練習中我們已經講了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準了,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tǒng)一。
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結合字聲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 做到字準腔圓,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練聲注意事項 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fā)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鐘一次為宜,以后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
顫音
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時,不自覺的夸大了明星的特點,比如模仿張學友時,會過分壓著嗓子做出那種怪怪的厚實的聲音(那時張學友早期的一個特點,現在好像不多見了);在模仿張國榮時,會夸大他的那種大舌頭似的靠后的共鳴;模仿王菲時更是那種讓人覺得好笑的舌頭打結的怪音。其實仔細聽聽原唱,并沒有那么夸張。我就聽過一個聲音很像張學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學友的歌的時候都沒有把握分寸,后來我勸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實有時候旁觀者清,多請教朋友們的意見會很有好處。
另外,情感豐富的人唱歌會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繹得好。與歌曲中的情感產生共鳴,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閱歷豐富。經歷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徹。
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yè)、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
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后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劉德華)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所以,還是那句話,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一種悄悄話,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靠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里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于常規(guī)的聲樂練習。發(fā)出“嗚嗚”的依次循環(huán)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fā)音轉變成“嗯嗯”的發(fā)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fā)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fā)聲不一樣,保準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
最后再次發(fā)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們如果眼光放高一點,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也許再過5年后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愿意喜歡聽一些質樸、純潔的聲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許你會更有特色。
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跡是沒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