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新厭舊的流行歌壇來說,楊嘉松這個名字久違了。
聽楊嘉松的歌,看他的人,你會覺得時間沒發生過。如今年近不惑,楊嘉松仍然堪稱音樂界顏值擔當。17歲給田震寫歌年少成名,20歲出頭已憑借《靠近我》、《愛不后悔》等成為炙手可熱的創作人,詞曲編錄樣樣精通,還是內地優秀制作人;唱過澡堂子當過流浪歌手,多年間先后與同期最為矚目的唱片公司合作,發過四張專輯,作為歌手的楊嘉松卻一直不溫不火,他自嘲“與時俱進是個謊言,二十已然不火,四十已然不惑。”
兜兜轉轉的變化貫穿在楊嘉松的經歷中,按部就班從來不屬于楊嘉松。2014年移居香港,卻在一年后重回歌壇,工作重心也隨之回到北京。而生活層面,像他在《深圳灣》唱的,開始了“深圳灣/岸兩邊/來來往往的思念”。
“全世界都見證我不變”
“別指望我能在這張專輯中帶給你什么不同的東西,我最好的作品在二十歲之前已經寫完。對你來說,如果以前就不喜歡,那么現在也就不喜歡。”2016年年底,最新專輯《肆張》上線前夕,剛滿四十歲的楊嘉松在微博發了一段話。
歌手的身份,一度和楊嘉松漸行漸遠,遷居香港后他一度規劃起退休生活:“很多東西基本上翻篇了。我當時的規劃就是,孩子還小,盡量陪陪他們。我不是沒有想過繼續做音樂,但是香港也好,周邊城市也好,跟北京沒法比,天壤之別。”
短暫的安定維持到2015年夏天,風華秋實董事長李輝的探訪燃起了楊嘉松重新戰斗的沖動,“之前我們在北京見過一次,什么也沒聊。后來他又去香港找了我一次,我們就說到做專輯的事。后來一想,還是回北京吧,然后就跟李總簽約了。家庭和事業,就是還是沒有辦法權衡。我也不想,但命運就是這樣。簽約之后,風華秋實舉辦的‘新花怒放’,那等于我回來后的第一場演出,當時發了新單曲《深圳灣》。我很感恩,公司給我機會再出一張專輯,第四張專輯我特別滿意,我也很任性,這張專輯我想當我最后一張專輯做了,給自己留個紀念。而且整個專輯從風格、制作、想法等等,非常尊重我的喜好和意見。”
2016年12月29日,風華秋實發行楊嘉松最新專輯《肆張》。《肆張》依舊由楊嘉松自己作詞、作曲、當制作人,更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頂級音樂人合作。專輯中樂器演奏者都是國內外一線樂手,而專輯母帶出自日本大師級母帶工程師前田康二之手。雖然他自嘲“歌詞里所有所謂的肆意張揚都是夢話,現實中的我早已對命運言聽計從,所有你看見的堅強其實都是被逼無奈。”但專輯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制作水準,都在昭示著“不服”和野心。
民謠熱正成為樂壇熱門關鍵詞,楊嘉松也一直被認為是民謠歌手。他說:“為什么我說以不變應萬變,好多東西我不是按照市場考慮,迎合市場的結果可能不是過快就是過慢。我發《秋天2002》的時候,一個電視臺做采訪,說這個是民謠。我當時就覺得,我不挺搖滾的嗎?我彈琴練的第一首歌是崔健的《一塊紅布》,那就也是一把琴,也是三個和弦、四個和弦,我認為就是搖滾樂。我屬于哪個圈都能呆,我在民謠圈,我就把自己表演成民謠歌手。搖滾也是,搖滾春晚今年(2016年)又上了。我個人第一首歌就是《寶貝》,收在搖滾合輯《摩登天空1》,我也認為我是搖滾的。”
“命中注定的張揚”
雖然一再感嘆“運”不好,但才40歲楊嘉松確確實實擁有一長串耀眼的履歷。雖然自評性格比較被動,但他一直有“興風作浪”的能力。
從發行個人第一首單曲到現在接近20年,楊嘉松說,“我做歌手的時間,集中起來估計也就兩年。雖然出了四張專輯,但是回來還像新人,重新開拓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而他的歌手生涯,雖然時間不長,卻見證了歌壇的潮起潮落。
1993年,不滿17周歲的楊嘉松創作了第一首作品《玫瑰淚》,便被當時的歌壇大姐大田震相中,后來經久傳唱。1997年,楊嘉松開辦音樂工作室,并投資制作了《楊娃娃1》,收錄萬曉利、鐘立風、小河等人首支單曲,“我覺得身邊很多人都缺機會。這幫玩民謠的全沒樂隊,就是有歌。把好哥們拉一起,然后就做了。”同時為田震創作《靠近我》、《愛不后悔》等作品,幾乎包攬了當年所有排行榜金曲獎項。多年的努力奠定了楊嘉松這個當年的大學肄業生,作為優秀創作人和制作人的地位。
“那時候喜洋洋規模很大,旗下有影視公司、唱片公司、廣告公司。當時公司跟我說的是,你把歌給田震唱,她唱完之后做你。港臺好多幕后都是這樣,歌手先幫你打歌,歌紅了之后推你。當時一共三個公司要簽我,除了喜洋洋,還有滾石,然后是竹書沈永革。最后我選擇了喜洋洋。就是命嘛,簽約一個月,喜洋洋從就從寫字樓的一整層變成了亞運村一個公寓的兩居室。那會兒田震他們都在走,我談的時候還沒走,后來全走了。后來我又扛了一年,拍了一個電影。”就是在這段動亂期,楊嘉松發行了后來讓他作為歌手聲名大噪的作品《秋天2002》。2002年8 月,EP專輯《秋天2002》發行,在中國歌曲排行榜上榜11周,并獲得季度十大金曲。
但迎來個人第一張專輯,已是2001年。9 月上旬,楊嘉松首張專輯錄制完成,次日,卻因電腦故障,導致所有資料丟失,重新制作的專輯依然取得不錯反響,但遺憾的是媽媽卻沒機會看到。“那時候母親身體不好,她不信我能出這專輯,我當時特別著急,我說一定出張專輯讓我媽看。后來我媽去世了,專輯做出來也沒用了。但第一張確實我是拼著膽子去做的,當時要是出來的話,可能整個命運都不一樣了,而且我媽肯定也能看到了。”
機會再一次招手,來自楊嘉松一直敬仰的著名音樂制作人賈敏恕。2006年楊嘉松創立“圣翼飛揚”,簽約奕丹、柏文、奇翼組合、周嘉揚與太子樂隊、糖果派隊組合等藝人。“我當時推一個新人,賈敏恕在亞神音樂,他聽過我們藝人的歌之后,約我過去聊。他說如果你要發(唱片),我就可以幫他發。當時我一首歌都沒做,三四個月后吧,就把專輯做出來了,兩張一塊發,連發布會都一塊開的。”2007年4月,楊嘉松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一個人好好過》。
機會不一定垂青勤勞的人,但一定青睞有準備的人。2010年,內地民謠廠牌新銳十三月廠牌CEO找到楊嘉松。2011年,楊嘉松發行第三張專輯《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同名主打歌更是廣為流傳,“當時我處在比較忐忑的過程中,不想唱了,然后被人挖出來,放那么好的平臺,巡演一下就起來了。那個時候就燃起了這種希望,覺得自己在演唱領域或者能有一些收獲,但是又不太相信。在那個過程中,寫了《希望》。”
伴隨著2014年的遷居,楊嘉松的歌手之路再次畫上休止符,一直到開篇提到的風華秋實的出現,“在這種平臺下,老板又重視你。就想那我是不是調整一下,再努力一把。”。2016年,楊嘉松不僅發行了新專輯,還組建了新樂隊,“陣容很牛逼,鼓手是余偉民,魔巖三杰的時候他一直在何勇樂隊。然后吉他是羊力,天堂樂隊吉他手。貝斯昆鵬。還以一個吉他,是最近剛進來的梁宇恒,梁劍鋒的弟弟。
—————————————————————————————
《信心》是楊嘉松作品中少有的積極陽光、正能量作品,最早發行于2011年。重新編曲制作后的《信心》,再次收進《肆張》,這對以創作力旺盛著稱的楊嘉松來說,并不多見。
而在《肆張》之外,新專輯已開始籌備。新組的樂隊摩拳擦掌,新裝修的錄音棚也在等待初試啼聲。看起來,新的故事就要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