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就算有中國面孔獲獎,但國內觀眾真的在看格萊美嗎?

      音樂
      刺猬公社
      2017年02月14日 13:00

      一場亮點與槽點皆備的格萊美,阿呆榮獲最“大贏家”獎,天后榮獲最“驚艷”獎。

      一年一度的格萊美頒獎典禮于當地時間2月12日在洛杉磯落下帷幕。

      今年最大的贏家無疑是Adele,五提五中,憑借幸運數字年齡專輯《25》和《Hello》斬下年度專輯、年度制作、年度歌曲、最佳流行歌手、年度最佳流行專輯五個獎項,果然是真·格萊美親女兒。

      天后Beyonce雖然僅是九提二中,但是作為她宣布懷上雙胞胎后的首次亮相,可謂是“驚艷了格萊美,溫柔了洛杉磯”。Beyonce以一身金色女神的裝扮亮相,化身雅典娜演唱新專輯中的歌曲,其中更是上演了坐在椅子上向后翻滾的高難度動作,知名樂評人“耳帝”在微博上稱之為“史詩級的表演”。

      Beyonce的雅典娜造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中國面孔摘得格萊美獎項。中國音樂人、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兩提一中,他與絲綢之路樂團所創作的紀錄片《The Music Of Stranger》(陌生人的音樂)獲得最佳音樂電影提名,專輯《SingMe Home》獲得了最佳世界音樂專輯提名并最終獲獎。馬友友是國內首個榮獲格萊美獎的音樂人,本次獲獎也是他所獲得的第18個格萊美獎。絲綢之路樂團是在馬友友“音樂能消弭歧見”理念下于1999年成立的,琵琶、巴烏和笙等多種中國古典樂器的使用正是這一樂團的特色。

      馬友友與其樂團獲最佳世界音樂專輯

      當然除了星光熠熠外,今年的格萊美也和往屆一樣上演了許多小“意外”:先是Lady Gaga聯手樂隊Metalliaca表演時,現場出現技術故障,最后男歌手不得不與Lady Gaga合用一個麥克風;后來Adele在以《Hello》開場時沒找到調,又接著在致敬George Michael環節時因為出現走音狀況而中斷直播要求重唱。這樣的格萊美可能也離不開主持人James Corden在頒獎典禮始一開始時就連滾帶爬滾下樓梯、露出粉紅色襪子所奠定的主基調。

      主持人James Corden摔倒

      但也正是在這一天,# GRAMMYs受到熱議的同時,也登上了Trends榜單。

      Twitter截圖

      而在隔海相望的這一邊,中國群眾也對這場事故與槽點齊飛的頒獎典禮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

      據數據顯示,在2月13日這天格萊美的百度搜索指數達到30天內的峰值;

      百度指數

      截至13日下午4點半,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的關鍵詞“第59屆格萊美頒獎禮”熱度指數為141.2k;

      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數據

      微博話題#格萊美#當天即擁有8億閱讀量與54萬粉絲;而騰訊視頻關于格萊美的回放的播放量也超3000萬次。

      59歲的格萊美

      為何依舊生命力旺盛

      格萊美獎與公告牌音樂獎、全美音樂獎、搖滾名人堂收錄典禮一起并稱為美國的四個主要音樂獎,自1959年起在每年2月進行頒獎,剛剛結束的即是第59屆。年度最佳制作、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新人和年度最佳專輯則是格萊美的四大通類獎,同時也是最具有分量的獎項。

      與其它三大獎項不同的是,格萊美一直標榜自己是“學院派”,能夠保證獲獎作品的權威性與公正性,這一點或許從其評獎機制上就能看的出來。格萊美的組織者與評審機構是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NARAS),該組織由專業的資深音樂人組成。NARAS在評判時是從“音樂是一種藝術科學”的角度出發,這也就意味著,格萊美關注的不僅僅是音樂,而是音樂工業生產的全程,音樂質量成為了首要的評判標準。從前期的詞曲寫作,到錄音棚的演唱收音、后期的剪輯制作等都納入這一標準當中,因此,格萊美也一直被認為是“音樂領域的奧斯卡”。

      而格萊美從一個美國范圍內的獎項,發展為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名氣,離不開的是快速發展的媒介。當一票流量擔當的歐美巨星加上了電視的全球直播,伴隨著美國人最擅長的舞臺藝術手段,格萊美獎的頒獎儀式正式走出美利堅,走向國際化。這一標志性的轉折點即是于2004年舉辦的第44屆格萊美頒獎典禮,當時的電視轉播吸引了來自全球170個國家的17億觀眾收看。

      格萊美電視收視數據

      再往后,雖然每一年格萊美的電視收視率都在下滑,飽受人詬病的公信力、代表性下降是原因之一,但是在線直播興起所發揮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視。據數據顯示,雖然收視率降低了,但2016年格萊美的Youtube的訂閱增加了667 .5%,Twitter的相關話題增加了541%,其在線直播平臺CBS的獨立UV訪問量同比增加了192%。現年36歲的歌手Alicia Keys就曾告訴《紐約時報》,“利用我們自己使用的媒介真的很重要,也超級酷”。

      就算生命力旺盛

      也抵擋不了變老的基因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又有技術含量、又有地位聲望的音樂大獎,卻不斷有歌手拒絕出席頒獎典禮。遠一點,1991年第34屆格萊美上四提一中的愛爾蘭歌手Sinead O’Connor拒絕出席頒獎晚會,并表示這樣做是在“抵制格萊美過分地商業化”;近一點,今年提名年度專輯的小天王Justin Bieber除了缺席外,還對媒體表示,“格萊美沒有什么意義又缺乏代表性,特別是在年輕的歌手中”。

      Sinead O’Connor和Justin Bieber的態度,恰恰是格萊美越來越被人詬病的兩個方面:一是商業化,二是缺乏代表性。

      雖一直都在標榜自己是只看音樂質量的“學院派”,但實際上格萊美的評獎依舊帶著濃濃的商業作風:除了質量外,音樂市場的狀況、作品的暢銷程度也被納入了考量體系,這就導致每一年登上格萊美的都是熟悉的老面孔,而獎項獲得者中卻缺乏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亦或是回歸本我的聲音,長久以往,就算是格萊美忠實觀眾,也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最讓格萊美引以為傲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也在不知不覺中下滑了。

      評獎中的“沒有在美國地區發行的作品是不能報名”的限制,讓格萊美雖冠著“世界流行音樂評比”之名、行“愛美國主義”之實——最好的獎項屬于美國,外國的作品再好也只能靠邊站。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70年代的黑人女歌手Diana Ross,雖集藝術成就與商業影響力于一身,被譽為“流行樂壇的黑珍珠”,更是樂壇的常青樹,但終其一生也是只見提名不見獲四個通類大獎。

      各個國家與地區的主流音樂因為很難在北美發行而喪失了格萊美的提名資格,但是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以及跨界的包裝設計等細分領域卻因為沒有地域、語言的隔閡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今年的格萊美中出現了馬友友這張中國人的面孔。

      另一方面,聚焦音樂工業生產全過程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想完善各個環節的評獎,就越造成了獎項的冗雜。剛剛結束的59屆格萊美獎就有多達30個大類與85個獎項,而這還是2010年大幅度刪減合并后的結果。最明顯的副作用就是造成了資源浪費:格萊美的各個細分行業在各自領域都有標志性的大獎,比如鄉村音樂有鄉村音樂協會獎,古典音樂有留聲機音樂獎,拉丁音樂則有拉丁格萊美獎。

      格萊美動則幾十上百的獎項,除了能夠讓入選提名的歌手有獎可拿外,并不能證明作品在該領域有多大的含金量,歌手們還必須在頒獎典禮前完成領獎,并不能在全球直播的頒獎禮上露臉(據格萊美的改革新措施,只有12個最重要的獎項在頒獎典禮上揭曉,其余均安排在典禮前)。想要雨露均沾的格萊美,最后體力還是跟不上。

      除了親女兒阿黛爾,

      格萊美開始用互聯網營銷來為自己造勢了

      頂著被人唱衰的壓力,格萊美正在慢慢從“保守”的框架中往出掙脫。同歐美其他音樂大獎相比,格萊美更善于進行互聯網營銷,并能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為其造勢,因此在社交平臺上也奠定了一定地位。

      據數據統計,早在2014年,第56屆格萊美在社交網絡上的話題參與累計達到了3430萬條,在Twitter上,格萊美相關話題每分鐘有172,000次點贊,格萊美在各社交媒體上的粉絲數將近614萬人。去年主辦方還找到了網絡紅人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Vine和Snapchat等社交媒體上發布相關信息,更大范圍地在社交平臺傳播格萊美的最新消息。

      格萊美的商業化運作越來越成熟,每年為其提供贊助的大牌也不少。去年格萊美的贊助商就覆蓋了奢侈品、互聯網公司、快消品牌、汽車品牌等各行各業,格萊美儼然已成為了各大品牌營銷的狂歡盛宴。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Lady Gaga在格萊美致敬傳奇歌手David Bowie的演出,Lady Gaga與英特爾進行了完美的合作,最終達到了每個動作和指令都能轉化成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

      在頒獎過程中,英特爾在推特上不停地在對自家黑科技進行著宣傳。格萊美與科技公司的這次合作,也為觀眾獻上了一份舞臺視覺盛宴。

      Lady Gaga與英特爾的合作

      格萊美與品牌商的合作宣傳是其營銷舉措中的重要一步,如此一來,不但獲得了商業利益,有了各路大牌造勢的格萊美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曝光,可謂一舉多得。

      和很多頒獎典禮一樣,主辦方把很大的一部分重心放到了表演上,格萊美史上也誕生了很多經典現場。基于格萊美在歐美音樂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從最初誕生起,格萊美每一年都會邀請不少大牌嘉賓為其助陣表演,當然這些大牌嘉賓也有很多入圍了當屆的大獎。

      1999年,Ricky Martin以一首《The Cup Of Life》引發了拉丁狂潮,一場流行樂風格融合潮流就此開始。這場表演在美國樂壇上具有歷史標桿意義,也成為了格萊美史上經典現場之一。除了背后的意義,格萊美也不乏“神一樣的現場”,2010年的粉媽P!nk以強大的Live實力帶來了“空中飛人”即視感的《Glitter in the air》,玩起了高空雜技的粉媽氣息依然控制得很好,感情充沛,整個表演的完成度非常高,震撼的表演也給大多數觀眾留下了印象。

      P!nk大玩“空中飛人”

      為了制造話題,吸引眼球,打造出更有特色的表演,格萊美時不時地喜歡玩一玩明星“跨界混搭”。在格萊美多次表演的郎朗就很好地詮釋了古典鋼琴與搖滾、流行等音樂風格的完美融合。

      2014年,郎朗與重金屬樂隊Metallica聯袂表演了該樂隊的經典歌曲《One》,2015年郎朗則是第三次獻藝格萊美,與Pharrell Williams獻上大熱流行單曲《Happy》。今年的格萊美表演也不例外,Lady Gaga與重金屬樂隊Metallica來了一次跨界合作。音樂風格多變的Gaga這次嘗試重金屬搖滾,也成為了本屆格萊美表演的一大看點。

      對于歌手來說,格萊美的意義是衡量過去一年里所取得的音樂成就;對于歌迷來說,格萊美是一場熱熱鬧鬧的視聽盛宴。然而當繁華散場、喧囂歸為寧靜后,格萊美如何保持自己的生命力一年又一年地長久進行下去,恐怕才是它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整理/張星鈺 李陽 校對/金凱娜)

      參考資料

      1、為什么我們還需要格萊美?

      http://www.thepaper.cn/www/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615661

      2、除了我霉領獎,格萊美還有哪些你需要了解的商業數字

      http://musicbusiness.baijia.baidu.com/article/323368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音樂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国产片| 99热99操99射| 国内精神品一区区|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妲己丰满人熟妇大尺度人体艺| 一进一出60分钟免费视频| 搡女人免费的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网|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图片| 六度国产福利午夜视频黄瓜视频| 美国式禁忌三人伦|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美女露隐私全部免费直播|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爽免费| 又黄又爽又色的黄裸乳视频| 美国式禁忌3在线影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生捅|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阅读|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h|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