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對《歌手》不再有什么期待的我,因為譚晶的加盟,又再度關注起來。喜歡譚晶是從青歌賽以及重量級影視劇主題曲開始的。不過,各種大型晚會的獨唱使之一直以來帶著晚會的標簽。直到“阿凡達妹妹”的橫空出世,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聽眾都對譚晶有了全新認識。這次參加《歌手》,譚晶不僅徹底撕掉了標簽,還玩起了創作。實力與流量成正比,譚晶為自己的音樂之路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昨晚譚晶詮釋的《賽里木湖的月光》之于我而言,印象尤為深刻。這首歌曲風具有非常濃郁的西域風情,同時又兼容了中東、非洲、西班牙弗拉門戈等異域特色,聽起來非常過癮。
譚晶的演唱,熱情似火,激情難擋。全程高能,將全場氣氛推向最高潮。
開始的副歌部分,是在新疆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流傳悠久、甚廣的《阿瓦爾古麗》。我大學時期選修的音樂藝術課,就曾研習過這首歌,所以,聽起來特別的情有獨鐘。此前,這首歌也被刀郎翻唱過,并由此走向全國,為眾人熟知。但這首歌表達出了更多譚晶的內涵,最可貴的還是譚晶參與創作的幕后故事!
譚晶的演唱,別有一番風味。既不失濃烈的西域風情,又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高亢中揉進了幾縷凄美。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當如是。
據說這是過年期間,這個別人都在團聚的日子,譚晶頂著寒風和音樂老師攜手創作的。節目錄制前,臨陣創作一首新歌,屬冒險之舉,心理壓力很大。然而為了發掘更多類型的音樂,譚晶和整個制作團隊還是堅持創作了這首歌,才帶來了這份驚喜!
主體歌部分將譚晶花式唱腔的強項、優勢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嘹亮的高音,還是低沉的淺吟,無論是奔放的快節奏,還是舒緩的慢旋律,譚晶來回切換得都游刃有余。熱辣而奔放,激情而狂爽,將西域風情中固有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渴望之情,傳遞的真切而透徹。譚晶唱的癡迷,觀眾聽得心醉。
“賽里木湖”古稱“凈?!保直蛔u為“草原明珠”,是新疆最著名的旅游風景區之一。那里湖水明凈澄澈、空氣清新舒爽、月光皎潔明媚。雖然很多人沒有到過賽里木湖,但從譚晶對《賽里木湖的月光》那清澈透亮、清新明快、熱情似火、熱辣如陽的歌唱中,早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并頻生幾多神往與渴望,歌曲的魅力也因此被綻放到極致。
作為一名非少數民族歌手,譚晶選擇演唱異域風情濃烈且難度極高、表現力超強的《賽里木湖的月光》,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
為唱好這首歌,譚晶下足了功夫。對新疆、中東、非洲、西班牙弗拉門戈等地唱腔、舞蹈的研習,都經過了多番磨練。
譚晶全程參與編曲、填詞,不僅請來了新疆樂器高手,讓新疆特有樂器艾捷克、都塔爾等大展魅力,還將獨具中東、非洲、西班牙等地的北非鼓、那格拉鼓、弗拉門戈吉他、烏特琴、巴格拉曼琴、非洲鼓、中東鼓等匯聚一堂,完美編入《賽里木湖的月光》中,為觀眾獻上了一道視聽饕餮盛宴、珍饈美饌,并由此徹底打開了觀眾的耳朵,讓眾人一飽耳福。
對《賽里木湖的月光》的演唱,譚晶不忘細節的打造與研磨。比如唱閉最后剎那間經過精心設計的“脫帽、揮帽、扔帽”的一氣呵成,看似是一個隨意且小小的舉動,實則將西域歌者特有的熱情奔放洋溢到極盡,為整個演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舞蹈演員、樂手們的致敬、感謝,也呈現出了譚晶作為歌者大家的風范。這些演員來自新疆,他們的名字較長、難記,讀起來都很拗口,更別說熟背了。但譚晶都一一謝過,可見其用心之真、之誠、之敬畏。
挑戰演唱難度超高、表現力極強的《賽里木湖的月光》,譚晶那種只認好音樂不計成敗勇往直前的音樂精神,自身的演唱功底和音樂素養,都是專屬她的魅力標簽!歌手譚晶,本場第一,一切幕后的努力,證明譚晶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