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內發生了兩件引起小小震動的事情:
其一,大Boss張亞東說,他發現一個女孩袁婭維——人稱Tia,聲音特別好,,那個女孩叫,可以跟王菲和樸樹相提并論!
其二呢,先按下不表。
故事就從這里開始吧。
袁婭維——Tia,時年26歲,組建了第一支樂隊——Tha Knutz。
幾個小伙伴,一起玩著那些還不被大眾理解和接受的爵士樂。
下著雨,下著雪,扛著樂器到處訓練。
在樂隊名字被寫到小黑板上的時候,去演出。
門票只有50塊,第一次也只賣出了12張。
冥冥中感覺有扇門,擋在Tia和大眾之間,看似虛掩,卻怎么也打不開。
日子就這么波瀾不驚的過去,可能在酒吧唱完收工、想回家打不到車、只能走回去的某個夜里,她會覺得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默默無聞,遺世獨立。
有一天,那個改變命運,也影響了之后幾年中國綜藝風氣的節目,找到Tia:你愿意來試試么?
Tia其實是拒絕的,倒不是因為生活太賤,只是感覺音樂是不能比賽的,何況她的音樂也是小眾的。
直到她發現,那個人也會參加這個節目。那個人是外婆和媽媽的共同偶像,那個人唱的一首歌陪伴了她整個童年,那個人她一直想認為人生導師。
更現實的是,沒有比賽就沒有關注,沒有關注就沒有收入。
而且這么好的音樂,不讓更多的人了解,對音樂本身也不公平。
好吧,中國好聲音,我來了。
2012年喧囂的夏天里,雖然四轉驚艷亮相,導師劉歡一路力挺,Tia還是沒能走到最后。
圈內人很認可,劉歡老師在節目中呼吁,中國需要多種類型的音樂,但是Tia還是沒有走到最后。
這種情景其實挺有意思的。所謂有意思,其實也沒什么意思,畢竟,這種事情,后面依然再發生。
沒關系,這個節目給了Tia幫她踹開了那扇并不虛掩的門,聚合了一群跟她同類的小伙伴。最重要的是,給了一個持續給予她莫大鼓勵和提攜的導師。
還有什么能比一群人懂你的伙伴和理解你的前輩更讓你開心呢?
之后,很少有再聽到Tia的消息。
三年后,導師劉歡把她再次拉到聚光燈下。
我們發現這三年,Tia已經完成了如此華麗麗的蛻變!
2015年,中國之星,我們看看Tia的答卷:靈魂樂,民謠,爵士,改編,流行,搖滾……無所不能。
但是風格和標簽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對作品有她自己的理解,她可以把一首歌曲演繹到想象不到的程度。
Tia在這三年中,建立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曲風體系,開拓了自己的音樂認知,從而,擁有了自己的立場——不唯權威,不唯名氣,不唯身份。
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她和作為評委的崔健,有過一次爭辯。老崔認為心比自然更重要,Tia并不認同,表達了自己的不同觀點。
老崔說了如下的話:
我們愿意相信,這一分是加給了Tia的這三年的對自我的堅持。
自此之后,Tia再無掛礙,雖然如三年前一樣,她依然沒有走到最后;但是和三年前不同的是,這次與她同臺競技的,不是素人,而是經驗老道成名成腕兒的真正歌手們。
有一個意大利音響師盧卡,拿過四次格萊美獎,在該節目做混響。
他說,Tia的聲音是最好的,是國際化的,她擁有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被聽懂的聲音。
Tia通過節目的表現,在歌壇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然后,Tia為自己爭取到了站上那個舞臺的機會,那個所有歌手都夢寐以求的舞臺——歌手2017。
阿楚姑娘,love on top,蒙娜麗莎的眼淚。
短短三期之后,Tia離開了。
還記得之前說過有意思的事情還會發生么?是的,歌手互投環節,Tia拿了第二名,在大眾評審投票中,Tia墊底離開了。
不過,也應該看到,這個舞臺是對音樂人人氣、名氣、實力和運作能力的綜合考量,能夠站上去,就表明了Tia的綜合實力可以支撐起最好的舞臺,這種認可,比結果更加重要。
”有這樣的機會站上這樣一個舞臺是很難得的,所以這是我的新的開始,
可能在十年前,做個純粹的唱片歌手。
只是這個時代,造物造星,發展的太快了,可能你只有參加比賽,才有人看你,這就是一個殘酷的時代。”
——Tia
時間回到2009年。
啊,呸~
讓我們復習一下,那兩件引起小小震動的事情:
其一,大Boss張亞東說,他發現一個女孩的聲音特別好,可以跟王菲和樸樹相提并論,那個女孩叫Tia,中文名是袁婭維。
其二,中國的資本市場完成了一次突破——久其軟件(002279)成為第一家從“新三板”成功登陸主板的公司。
頂著“新三板第一家成功轉板的公司”的光環,久其軟件像極了一個選秀節目的走出來的明星選手,初來乍到,小心謹慎,慢慢的學習這個圈子里的各種規則。
Tia小心謹慎的學說話,學應付媒體,學經營形象,學與粉絲溝通。
久其軟件也慢慢學會如何在資本市場進行”規定運作”:他高轉送,他股權激勵,他定增,他重組,他發債,他收購,他市值管理。
都是套路。
聽聽很多投資者的對這些套路的看法。
——為什么希望做這些事情(定增,重組……)?
因為大家都在這么做。
——長期來看有用嗎?
不知道。
還記得之前說過有意思的事情還會發生么?是的,不僅僅局限在音樂圈,A股這個市場也一樣:一級市場的動作發揮的好,二級市場不一定買賬,多少公司想通過這樣的動作,獲得明顯的股價增長,卻被現實的股價啪啪打臉,長期來看,也只是跟隨市場起起伏伏。
都在講價值投資,都講公司應該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在實際經營上,如此等等。
甚至股東們關心這些規定動作,更甚于關心實際的公司經營。
但是久其軟件呢?
久其軟件似乎也做了這個圈子里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但他與一些公司不同,就像Tia跟很多歌手不同,他不僅僅做這些。
這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階段特點:這些規定動作,不做不一定扣分,但是做了,大概率會加分,在流動性枯竭的環境下,不進則退,你不做,表示著大家會賣了你的股票,然后拿得到的錢買其他家的。當然,有的時候,這些動作不一定是久其軟件真心想做的,可為了大小股東的利益,他依然做了。
這就是所謂的成長吧:為了你關心或者關心你的人,做一些你可能不太認可的事情,不管這些人是親友,是歌迷,還是股東。
但是,也請你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堅持一些你認為值得堅持的事情,哪怕是別人看起來很傻的事情。因為,是這些事情,定義了你和別人為什么不同;并且請你相信自己的堅持,因為關心你的人全心全意的相信你。
Tia和久其軟件,他們都是愿意為了長期價值,執拗的堅持一些傻乎乎的事情,不妥協,不和解。
Tia在成長,歌迷也在成長;
資本市場在成長,投資者們也在成長。
你們要堅持。
剩下的,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