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3日,孫燕姿出生于新加坡一個幸福的家庭。父親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機系教授,母親是一名教師。因為是家中的二女兒,次+女=姿,所以取名叫“燕姿”。五歲開始學鋼琴,十歲第一次在舞臺上唱歌,而她的音樂啟蒙老師則是同樣喜愛音樂的父親。
燕姿讀大學時母親為她報名了李偉菘音樂學校學習唱歌,后來經由李偉菘引薦,以及燕姿本身獨特的嗓音,一開口就讓制作人驚艷不已。于是在2000年順利的簽約華納唱片。
簽下公司的當年,孫燕姿憑借著獨特的聲音和清新的氣質唱著《天黑黑》出現在了大眾面前。雖然身材瘦小但她的聲音爆發力卻很強,她的歌只要是你聽過就會過耳不忘。第一張專輯《孫燕姿同名專輯》里的《天黑黑》——我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小幸福、《愛情證書》——我們用多一點點的辛苦,來交換多一點點的幸福,就算幸福還有一段路。很快就唱遍了大街小巷,而唱著這些讓大家著迷的歌曲的孫燕姿也在2001年,憑此拿到了第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22歲的燕姿不是超人,卻用自己獨特的嗓音俘獲了一大群小孩,讓她們堅信,這輩子一定要愛上一個讓自己奮不顧身的人,就算成人的世界充滿殘缺,也想要迫不及待的長大。
而從2000年到2003年的這4年時間里,孫燕姿也從一炮打響到持續戰績,一共出了7張專輯——《孫燕姿同名專輯》《我要的幸福》《風箏》《start自選集》《leave》《未完成》《the moment》每張都是無法復制的經典。
在2000-2003年最高銷量的20張唱片中,孫燕姿發行過的7張唱片全部上榜,她更是2000-2003年間臺灣唱片總銷量最高的歌手,超過了那時的周杰倫和蔡依林,當之無愧歌壇天后。
25歲的孫燕姿,在經歷這3年的瘋狂工作后,決定“休息”一年,在全盛期淡出,看得出,她真的累了,燕姿在全盛時期選擇淡出的勇敢讓大家欽佩不已,選擇自己的生活,無所謂光環的燦爛。她說:“這三年來真的非常感謝大家,我覺得有你們這樣的歌迷,我真的覺得很幸運,你們真的在精神上給我很大很大的力量,我一年后我一定,我一定會回來,然后我一定會為你們做的更好。”
一年兩個月零七天,26歲的孫燕姿唱著《我也很想他》——我也很想他,我們都一樣,在他的身上,曾找到翅膀。帶著專輯《Stefanie》回來了。
2005年,孫燕姿染了一頭紅發,特別好看。同年與林夕第一次合作,有了《眼淚成詩》——已經把對白留成了永遠,忘了天色究竟是黑是灰。揪心的二胡,鋼琴的起伏,成詩的眼淚,自醉的愛情,燕姿將愛情被撕得更碎。
2007年,燕姿換了東家,加盟百代唱片,開始了逆光飛行。專輯里《我懷念的》這首歌伴著回憶而來——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后,還是想要愛你的沖動......
由于種種原因,燕姿在《逆光》這張專輯后又選擇了暫時離開歌壇,可是讓所有歌迷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離開居然長達四年之久。
偶爾上上課,學畫畫,烹飪、瑜伽,大概就是這三樣。有時間就練。在休息的時間里開始學習瑜伽、炒菜、服裝設計,也用了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和上次離開不同的是,這四年里的孫燕姿過著普通卻又充實的生活。
孫燕姿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喜名利,專心做自己的人,工作的時候她比誰都要努力,在演唱會上用盡全力唱完后虛脫暈倒,但是當工作努力到了一定程度時,她又會讓自己停下來,好好的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們以為這一次燕姿的全新回歸,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大量好聽的音樂,可是這一次,燕姿帶來的只是好聽的歌曲,并不大量,從2011年復出截止到目前,燕姿也一共只出了兩張專輯和幾首單曲。
出道17年,即使現在燕姿的新歌不多,但是依然有太多人在等待著,等待著燕姿再次以干凈清爽的模樣和獨特又爆發力的聲線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已經數不清燕姿到底得過多少獎,也不知道她的歌唱哭過多少人,又讓多少人破涕為笑。
燕姿曾經說過:“我覺得音樂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精神上的支柱,對我來講也是我很愛做的東西。”
33歲為人妻,34歲為人母,燕姿就這樣安心的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小日子。36歲燕姿在沉寂3年后再次復出,以童謠“一閃一閃亮晶晶”作為旋律,唱出《克卜勒》,不知道又一次勾起了多少人的回憶。似乎有了幸福家庭的燕姿,稀釋了原本的苦情,“浩瀚的世界里,更迭的人海里,和你互相輝映,讓我們延續。”不再如以往的狠心放手那么凄涼,而是擁抱愛情,渴望重逢。也如她所說的:“現在很多時候的幸福心境已不太適合唱苦情歌,但我會融入更深層次的體會去詮釋。我還是會以一個表演者的心態在為歌迷唱歌。”
聽著孫燕姿的歌長大,走過有她相伴的青春,當年元氣滿滿的少女如今也成了幸福而又滿足的姿媽,可我最想對燕姿說:燕姿,我尚好的青春都是你——尚好的青春都是你,再遙遠都跟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