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6月24日第28屆臺灣金曲獎頒獎典禮的日子越來越近,這個華語樂壇的盛宴,每年都是樂迷們翹首期盼的焦點。金曲獎,見證了很多歌手的輝煌,如進入21世紀后,華語樂壇最具代表性的音樂人周杰倫、王力宏、林俊杰、五月天、蘇打綠,還有張惠妹、孫燕姿、蔡依林、蔡健雅等大牌。當然,也歷經了更多歌手的沒落。隨著近年來,樂壇的生機不足,曾經被稱為華語樂壇“格萊美”的金曲獎也被人時常詬病,但毫無疑問,它還是華語音樂的一個標桿性的盛典!
在2016年,五月天、周杰倫、田馥甄、方大同和林宥嘉等支撐現在樂壇的優質音樂人都有口碑不錯的新作問世;戴佩妮、楊乃文、魏如萱、艾怡良等金曲獎頗為青睞的文藝卦女歌手也都發行了新專輯;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是個新人輩出的年份,草東沒有派對、宮閣、竇靖童等歌手也都有不俗表現。
從唱片時代、線上非法下載時代到現在的音樂付費時代,總得來說,華語樂壇的風向標始終掌握在臺灣樂壇手上。為什么呢?除了臺灣有一套完備的運營法則和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臺灣更重視對文化藝術的建設、更扶植本土文化的輸出與吸收、更加保護音樂人的權益和作品、更加注重音樂人的發掘與培養。
舉個近兩年很火,大家都知道的歌手:李榮浩。這么一個優秀的內地的音樂創作人,居然是獲得金曲獎的認可后,才慢慢紅起來。這不禁讓人唏噓,內地每年那么多音樂評選頒獎禮,竟沒人去注意到李榮浩?他本就是制作人,難道圈內人不知道?顯然不是!
內地樂壇現在的可悲之處就是一切向錢看,萬事娛樂化。選秀年年層出不窮,有人火了之后不是用優質的作品來延續其生命力和競爭性,而是不斷挖掘商業價值,待到燈枯油盡之后,另外找新人來填補,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中。反觀臺灣推出的歌手大多數都是靠作品來保持競爭力。
作為一個內地人,個人是真心希望內地音樂公司好好反省,認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挖掘出更多的人才來振興內地樂壇,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