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歌手樸樹,會想到這樣一些詞語:簡單、孤單、安靜、干凈 、清澈、青澀、老實、真實。似乎他永遠都停留在25歲,永遠不會長大。一個執著的大男孩,堅信,生如夏花,守護著命懸一線的理想。
高曉松最會識人,早在《白樺林》誕生之前,高曉松就告訴樸樹,你會火,大火,樸樹不明白,高曉松說,因為你真的活成了一棵樹,城市里鋼筋水泥林立,缺少的正是樹,況且,你是這樣樸素的樸樹。
《白樺林》
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有一天戰火燒到了家鄉
小伙子拿起槍奔赴邊疆
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
等著我回來在那片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失在白樺林
《白樺林》在全國掀起的風暴是席卷式的,曲風頗有莫斯科的味道,樸樹的母親是高級工程師,對俄羅斯歌曲有著特殊的偏愛,樸樹抱著哥哥留下的吉他撥弄的時候,母親經常哼著歌曲,這為樸樹的創造種下了靈感。“年青的人們,消失在白樺林”。樸樹的母親深慟于這歌詞,因為,樸樹從小就想逃離,逃離學校,逃離人群,他憂郁的風格是從內心里發出的,誰也不曾想到,這么純真的男孩患有憂郁癥,而且很多年都在困擾他。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荒漠,每個人既是金子,亦是淘金者;既是種子,更是播種者。為什么這樣說?金子是被動等待的,或許永遠與沙礫為伍;種子是積極主動的,它隨時能夠拱土而出,迎向風雨。
《生如夏花》
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
也不知要有多難才能睜開雙眼
我從遠方趕來 恰巧你們也在
癡迷流連人間 我為她而狂野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劃過天邊的剎那火焰
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我在這里啊,就在這里啊
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
我們就這樣抱著笑著還流著淚
我從遠方趕來 赴你一面之約
癡迷流連人間 我為她而狂野
《生如夏花》更是讓樸樹身價倍增,然而樸樹卻不喜歡追名逐利,他更愿意穿一件干凈簡單的夾克,背著吉他,偏安一隅。于是有了他的驚人的拒絕之舉,拒絕商演,拒絕假唱,拒絕廣告,甚至,拒絕春晚。有人說他頑固,有人說他不成熟,卻沒有人說他耍大牌,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樸樹是從心里喜歡安靜,樸樹說,背對陽光,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影子。
《平凡之路》
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via via
易碎的 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 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 via via
謎一樣的 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之路》榮獲第51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這是他與韓寒合作的歌曲,人們從歌詞中聽出了人生。其實,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處景色,都有可能改變一切。一路走來,我們無法猜測將是迎接什么樣的風景,一路走去,前進的腳步不可停歇。樸樹的人生意義并不在于獲取,而在于放得下。他放下一份喧囂,收獲了一樹繁花;放下一種光環,收獲一份清風;放下一種束縛,收獲一種自在。樸樹讓我們懂得,放下既是一種理性抉擇,也是一種豁達美。
他在電子產品瘋狂更新換代的今天,用著笨拙的諾基亞手機,存著為數不多的幾個號碼,沒有豪車,沒有豪宅,甚至連豪情都沒有。云淡風輕,樸素如樹。在跨界歌王的舞臺上,他的出現讓觀眾歡呼,他只直言缺錢了,來唱唱。
《達尼亞》
黑夜里的站臺,末班車離開
那也許是。本可以拯救我的一班
背叛務必堅決,告別也需要體面
我沒什么可以解釋的,這是我的命運吧
我猜有個混賬,在我心里面躲藏
能安慰他,只有陌生還有放蕩
他時刻需要對岸,無論是在哪一邊
那就這樣吧 我們再見了
請轉身淚如雨下,
當今天夕陽西下,斷腸人柳巷拾煙花
我已四分五裂,從此沒有了家
孤魂野鬼天涯,永遠也不能到達的船
就讓我沉入黑夜我是誰我愛誰我要誰我去哪
燈一幕一幕熄滅吧
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
樸樹,那些花兒會一直開嗎?
或許,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