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
可否介紹一下戲中的角色?處理時有沒有難度?
張學友:我在戲中演繹一個物理學教授,是第一次做教授,所以演出之前都做了很多準備功夫,揣摩如何演繹一個教授,(讓大家看)一個從未見過的張學友,是對我的一個挑戰。
張家輝:我演繹一個香港反恐部隊的部門主管,專門負責處理牽涉到香港境內發生的國際罪案及大型恐襲擊等事件。而李Sir這個資深警官在警界多年,但始終輪不到他上位,有點心有不甘、時不予我的感覺;所以在處理戲中這個案件時會特別狠辣去填補事途不得志的心靈缺陷。
張震:這一次在戲里面飾演的角色叫金燾年。在電影里面,他有很多重身份的演出和不同的扮相,譬如說“音樂人”的扮相,日本人的扮相。實際上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神秘,不知道從哪兒來,是做什么的,外表看起來也很冷酷,有很多肢體動作上的表現,給人的感覺比較冷感。總而言之就是給人一種神秘感。
余文樂:戲中飾演隸屬于張家輝(李Sir)旗下的危險小組組長,性格正直但到最后會有變化,是全片的最大轉變。
學友為何會有這個留胡子的造型出現?
張學友:當收到劇本時,我馬上找奚仲文研究如何設計這個角色的造型;當然導演也有給予一些相關造型的資料去參考,出來時身邊朋友問我是假的嗎?當他們知道原來是真留的時候都感嘆不已非常神似,我就知道這個造型就是放對了!
家輝本身也是警察出身,會否在演繹時駕輕就熟?
張家輝:當然會有少許幫助,不過都要應戲中的人物角色性格和素材特質去揣摩和變奏才能看得出角色變化。
張震,你之前有沒有飾演過類似的角色呢?
張震:這樣類型的角色是第一次有機會演出,因為在同一部戲里可以有很多造型的機會比較少。再加上這部戲的動作場面比較多,有很多開槍的鏡頭,我覺得很好玩,很有挑戰性。這個電影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出現,整個節奏很快,所以這次拍攝讓我覺得很有趣,有許多新的嘗試,我記得有一場是我開著摩托車在尖沙咀的街道上疾馳,第一次有這種飛車的經歷也蠻興奮的。
拍這部戲有無特別大壓力?有何難忘之處?
張學友:其實沒有什么特別大壓力,只是可能太久沒有拍電影緣故;遇到劇本中太長的對白時會稍為緊張一點。整體都很開心、舒服。
張家輝:很高興久沒試過有如此認真、誠意和花足本錢的廠景,可以說是在我個人演藝生涯中認為是最靚、最有心機和誠意的電影。
有何原因令你接拍此片及對2位導演的評價?
張學友:最主要是劇本的吸引和看過兩位導演的前作,當然也有問過其他人對他們的評價;一致的口吻都跟我說,你放心接啦!結果我慶幸自己接了這部片;他們作為新導演,所做的準備功夫非常充足和認真;每一場戲的拍攝都拿捏準確,十分難得。
張家輝:我覺得兩位能走在一起合作是很難得,因為創作是一種獨裁的工作;要將不同的意見融合一起并不容易,可幸二人方向一致;雖未必一樣但能互補不足,令事件質素升華。當然爭執是在所難免,不過最可貴是他們的爭執都是對事不對人,每每爭執交后都能磨合到一個滿意結果去幫助拍攝。
張震:跟兩位導演合作時常會有很多驚喜。像我們有一場戲是在一個污水處理廠,如果你這樣平時走進去看它就是一個普通的污水處理廠,但那天我們穿的是生化衣,戴防毒面具,然后他拍出來的畫面,那個構圖就真的很有科幻的感覺,好像真的是一個科學實驗室一樣。譬如動作戲他們會剪的很短,讓節奏看起來很緊湊。有槍戰、有飛車、有文戲,每一天去開工見到他們就覺得好像會有什麼驚喜出現。今天我們在拍的是澳門的一個賽狗場,最后拍的那個鏡頭其實是這場戲的一開場,有兩個保鏢把我押進去。但是我看監視器的時候我就說“你們好像把賽狗場拍成時尚雜志一樣”,那個構圖就很不一樣,這樣你在里面演戲的時候就可以很快進入那個狀態。
余文樂:其實跟梁樂民、陸劍青兩人的確是首次在電影導演的身份上合作,但他們其實早在電影圈的崗位上工作多年;所以他們的經驗不容懷疑,反而正因為他們過往的經驗令到拍攝期間更清晰流暢。做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出來!
如何看這部戲?
張學友:我敢說這是一部節奏明快的電影,而且層次、分工鮮明;我這條線以劇情、氣氛為主,而動作場面就集中在張家輝、Janice Man(文詠珊)身上。所以我個人很期待看整部戲的完成品,看看他們的戲。
張家輝:由接劇本細閱后我就很有信心此片上映時會是受矚目之作,因為它的題材視野夠廣闊,故事夠峰回路轉;人物性格設計鮮明、各具特色。肯定絕無冷場!
張震: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元素很多。第一它跨越國家,有很多不同國籍的演員在里面出現。然后講的故事本身很好玩,有很多懸疑和推理的感覺在里面。也有很多動作場面,并且每個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比較撲朔迷離。我覺得作為演員來講這部電影很好的地方是它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深度,有生命的。有科學家、有警察、有殺手,每一個角色給觀眾的感覺都會不一樣。把這些人物全部串起來集合在一部電影里,并且加了一些科幻的元素,會有一些新的東西是之前的電影沒有的。
這次跟韓國演員合作感覺如何?在片場如何溝通?
張學友:三位韓國演員中,池珍熙曾在《如果·愛》合作,所以再碰頭就像是老友聚舊。而其余兩位崔始源及尹真伊雖首度合作但也十分愉快!當然在溝通上難免會雞同鴨講,要靠翻譯從旁協助。唯一是崔始源可用有限度的英文去溝通,但主要靠肢體語言去搭救!當然有想過即時惡補韓語,但原來并不容易;只好學了簡單數句便作罷。
張震:這次戲里面比較多對到的是JaniceMan(文詠珊),可是因為我們之前有拍過戲所以比較熟。我們這次比較像一對搭檔,動作戲會比較多。我覺得蠻好玩的就是我這樣一個造型的人搭配一個很性感的女孩子然后兩個人一起去出任務,有很多點子在里面都挺不錯的。其他演員我也很開心可以在這部戲里面跟他們對到戲,很多也都是第一次,譬如張家輝、張學友。雖然不能說是從小看他們的電影長大,但我自己是很欣賞這些演員,也很期待這次出來給觀眾朋友看到一個很好的化學變化。
余文樂:當然跟戲中不同國藉的演員合作,言語溝通上是拍攝的最大障礙。不過大家拍攝前準備充足,不用太多NG所以尚算順利。
觀眾為何要看《赤道》?
張家輝:在我立場而言,除了兩位導演前作的成功及演員組合配搭外;這部片亦分別遠赴日本和韓國實地取景,加上海和香港兩個基地,每個地方都有大場面的戲份展現觀眾眼前。而且連場動作和文戲都精彩豐富、目不暇給,是近年少見的重金之作。保證觀眾購票入場觀賞后贊不絕口、物有所值!
余文樂:我個人認為是劇本故事有趣,導演能夠將一件事情串連到多國演員的參與。而且從戲中所說的那件事上表達到當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文化國籍的人身上時,其做事方式和處理手法赤裸裸地展現眼前一刻猶如人性的一面鏡子般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