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談民族樂器阮的傳承與發展

      音樂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7年07月30日 12:53

      韓誠

      摘 要:中國的阮樂藝術事業經過近幾十年、幾代人的辛勤努力,終于被重新挖掘、振興、發展起來。阮具備了基本統一的型制,并且系列化。其演奏技法豐富,經幾十年的傳承與發展己具有“彈、挑、輪、劃、提、捏、撥、刮、勾、打、滑、止”等三十余種演奏技巧。樂曲風格多樣,阮的音色也變得更加多彩、動聽,廣泛用于獨奏、重奏、合奏領域中。不僅如此,阮在理論研究方面也同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關鍵詞:民族器樂;阮;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5-0148-02

      作為民族彈撥樂器中的新成員,阮有著其他彈撥樂器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阮的系列化產生了完整的高、中、低音體系,統一的音色和良好的融合性,為組成阮族樂團創造了條件,也為演奏多聲部合奏、甚至阮交響樂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阮的系列化特點形成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阮族樂團必將成為未來阮樂藝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阮的發展史

      五十年代初,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方針的指導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卻在近代幾近失傳的阮,終于迎來了它重生的真正機會。建國之初,民族管弦樂隊的合奏形式還很不成熟,民族樂器存在著樂器形制繁雜、不配套、發音不理想等種種不足。民族管弦樂中長期缺少一種更具融合性的中、低音聲部樂器,阮因其本身樂器結構的獨特性成為彈撥樂器中音質最具融合力的樂器,它余音長,聲音松而柔和,更為適合樂隊合奏。1950年,時為天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生的張子銳,出于對民族器樂合奏樂隊音響的探尋,在實踐中發現原有的由阮變形而成的月琴、秦琴、雙清三種樂器音區明顯過于集中,缺少高低聲區之間音的層次變化。于是根據當時學院民樂隊的需要,首先設計制造出低音阮和大阮。張子銳仿造古代琵琶在阮的面板上重新開設了久己失傳的彎月形音孔,這于擴大阮的音量進而拓展阮的獨奏、合奏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初步制成由小阮、中阮、大阮、低阮組成的“系列阮”。

      隨著歷史的變遷,以及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阮在型制上、外觀上、功能上基本沒什么變化,甚至到清末及民國初期,還走了下坡路,四根弦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二根弦或三根弦。表現手法極為簡單,主要在樂隊中彈一些單音、長音,為主旋律伴奏。琴線也只是絲線或尼龍線。音量、音色比起現在的阮相差甚遠。到了五六十年代,由于大型的民族管弦樂隊相繼出現,在演奏的實踐中,民族樂隊在中,低聲部音量方面相當薄弱。因此,這個年代開始對一些樂隊中的中、低聲部樂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如:中胡,是在二胡的基礎上創制的。又如:中、低音加鍵嗩吶;中、低音加鍵排笙等等;阮也不例外。

      二、阮在樂隊中的橋梁作用

      改良后的阮采用十二平均律定位,和聲功能非常豐富多樣。從簡單的音程到復雜的七和弦演奏,變化自然,為民族音樂交響性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概70年代以后,中阮、大阮開始出現了獨奏曲并活躍在舞臺上,令人耳目一新。有些曲目如《云南回憶》等,可說是為中阮的演奏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這一時期的中阮獨奏作品主要有《火把節之夜》《龍燈》《黃河隨想》等等,大阮獨奏曲作品主要有《流水新頌》《侗歌》等,還有阮的二重奏曲目《牧場之家》等等。其中,《火把節之夜》流傳至今,己成為中阮獨奏曲中的經典之作。豐富了民族音樂舞臺,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海內外音樂人士了解、喜愛這件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

      阮在樂隊中的可塑性很強,半音階十二平均律的排列,深沉、渾潤的音色,使傳統以高尖音為主的中國民族樂隊,在音色和音域方面,得到了極為需要的補充。

      阮隨著在樂隊中的需要,位置越來越重要。全國各音樂院校,相繼開設了阮專科及第二專業課程,培養新人。在各大民族樂團的樂隊編制中,阮的數量也成倍增加了。正常的樂隊中,以前只需四把中阮,但在中阮改良后,這樣正常的樂隊中,由四把已變成六至八把,來加強樂隊的中音、低音聲部。因此,阮在這一發展時期,被人友好地稱之為"中國吉它"(當時吉它在社會上非常流行)。

      正是這火熱的樂器改良之風,把阮傳入了全國各地的大大小小的民族樂隊中。廣東地區也不例外,因為廣東音樂本來就具有濱海開放性的文化特點,所以在民族樂隊中,阮自然被融入于廣東音樂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在編配、創作的廣東音樂作品《鳥投林》《步步高》《琴詩》《粵魂》及《彩云追月》《平湖秋月》等作品中,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型作品中很多中阮一起運用猶如合唱中男中音聲部。中阮在樂隊中多以伴奏音型出現,節奏性強、明快,是彈撥聲部的主心骨。所以中阮越來越受到作曲家的重視和青睞,逐漸成為是配器中必不可的一個樂器。如在二胡獨奏《二泉映月》中只用了阮族系列作為伴奏樂器。二胡以凄美悲愴、委婉的旋律和阮族群密集點狀滾動線條交相輝映,阮族穿梭于二胡旋律之中,為其起到陪襯作用。中阮除了在樂隊里擔任伴奏樂器以外,還和其它樂器一起進行重奏。隨著民族音樂的發展,中阮的獨奏也成為了經常演出的節目之一。如周煜國作曲的中阮獨奏曲《山韻》是一首難度較大的獨奏曲。此曲以跳躍優美的旋律和豐富的演奏技巧為基調,讓我們盡情領略了山的威嚴、朦朧、氣韻、詩意,聽來別有韻味。

      三、阮的傳承與發展前景

      阮在我國的民族器樂發展史上已經留下了兩千多年的歲月痕跡,是我國古老的文化遺產和精神食糧,我們所要傳承的不是幾首曲目和演奏技巧,傳承的是凝聚在這些器樂和樂曲中的中華文化,是一個屹立于世界東方5000年的民族魂。越是在紛繁復雜的年代越需要我們有一顆堅定的心,越是在各種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下越需要我們這些阮樂的“傳道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堅信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如此的大環境是對整個民族器樂傳播弘揚的利好消息,在如此的背景下,阮樂該如何把借著此股東風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就是一個需要當代阮樂“傳道者”們共通面對的課題,結合過往,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應加大對阮的基本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樂器除了二胡、古箏,琵琶等還有一個外形很圓名為阮的民族器樂,它在我國的民族器樂歷史的長河中已經有了兩千年的痕跡。

      其次,應明確其可作為彈撥樂的入門樂器,讓更多的孩子們通過接觸阮,了解彈撥的相關技巧,融會貫通,讓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孩子接觸到阮。推動阮樂興趣班在中小學校的建設開展工作。

      再次,應在全國各重要城市建立阮愛好者協會,并定期組織相關會員討論心得,另外我們的阮樂大家、名家也應給這些協會更多的關懷,讓整個阮樂在全國能有更多的群眾基礎和群眾熱情。

      總之,一個樂器的傳承和發展,還是需要整個大環境的支撐,而目前在我國傳統的教育中,藝術教育是一直被忽視的教學內容,而民族音樂在教學中更是難以有一席之地。伴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逐步落實,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和學生家長也慢慢意識到教孩子們唯奧數、英語的應試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種戕害,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而適當的藝術教育能讓孩子在成長階段獲得更多的快樂,并能受用終生。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開始加大對學生藝術教育的投入。

      基金項目:本文為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關于當代阮的思考與研究》項目論文;項目編號:2015C029。

      參考文獻:

      [1]林謙三(日).東亞樂器考[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

      [2]唐樸林.歷代八音詩薈萃[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章 生活 步步高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欧美老肥妇BBWBBWBBWPICS| 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试看|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欧美乱大交xxxx| 伊人五月天综合|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yellow免费网站| 在我跨下的英语老师景老师| 两根手指就抖成这样了朝俞| 好妻子韩国片在线|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天天夜天干天天爽|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好男人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全集 |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色综合综合在线|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