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獨奏音樂會
李鋼
摘 要:大提琴的演奏技術受到發音難指板長手指運指力度強,把位寬串把的手指活動范圍大音域寬音程距離遠,及拇指高音把位等等問題的影響在演奏技術的發揮上都形成了很大的困難,對于演奏水平的質量和音準問題也形成很大的挑戰,很難奏出它那特有的渾厚圓潤如歌的聲音,所以它是普遍認為是比較難掌握的樂器之一。由于在演奏方法和基礎知識上存在著概念性的錯誤,給在手型演奏技術串把技巧發揮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關鍵詞:持琴與運指
一、持琴的重要性
1.不要忽略持琴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正確的持琴會造成左右手的正常技術發揮,持琴時要感覺到琴體是演奏者自己身體上的一部分,要形成琴體與人體為一體的概念體系促進左右手的配合,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左右手的演奏技巧。為了解決大提琴在演奏時琴身極不穩定的持琴問題,解放演奏者的雙腿和雙手使整個身體與雙手之間,能更好地配合更好地發揮大提琴演奏的技術技巧,比利時大提琴家賽爾威(1807年-1866年)發明了琴支腳得到了世界性的普及,這是個革命性的改革從此解放了大提琴演奏者不自由的身體,為以后的大提琴演奏者技術技巧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大提琴演奏藝術水平的發展是不斷對演奏技術技巧的改進與改革分不開的。正確的持琴姿勢下的運指運弓的演奏動作對技術技巧的自然發揮是非常重要的。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扎拉·內爾索瓦在《世界著名弦樂藝術家談演奏》中回答記者關于大提琴演奏基本功的看法時說:“恐怕最基本的是持琴本身”。如果沒有正確的持琴姿勢會感到雙臂及整個身體有不適感,出現手臂等肌肉關節的酸痛現象形成不同程度的職業病影響到學習的進度和演奏的質量。持琴時還要特別的注意到從低把位向拇指把位高音區移動運指時左手臂與使琴體之間,要保持有益于左手運指時的靈活與暢通性的空間。
二、 持琴
首先要選擇彈力性比較小一些的坐椅避免身體在演奏過程中失去重心,避免身體與琴體在搖動中喪失掉平衡的感覺,最好坐在不要超越椅子一半以上的面積位置,過分的靠后坐姿會影響到左右雙手的技術技巧的發揮造成雙手不自然的肌肉緊張,感覺是用演奏者的胸懷將琴體“抱含著”在胸懷,一定要有琴體是身體的一部分成為一體的感覺,用左腳右腳與胸部心窩間形成一個自然固定琴身的三個點,像固定“看盤”的支架一樣將琴體自然放松的放置在懷中,避免雙腿用力的夾住琴身這樣會失去在演奏中身體與琴體間自然搖擺動作的自由。要注意在持琴時的角度不要過分向左和向的偏度,這樣會給左手的運指和右手正確運弓的角度帶來嚴重的困難,琴體的面板應和演奏面部是相同的方向這樣有利于左右手自然的發揮。琴頸不要過于貼近或偏遠的離開演奏者的頭頸部,最好的位置是琴頸與人頭頸之間保持一拳頭的距離,要避免在的演奏過程中改變持琴的距離位置,持琴時身體的重心點要向前傾一些重心過分的后斜會影響到正常的運弓和運指的力度發揮,尤其會給從低音區至高音區的串把和拇指把位的運指帶來一定的困難、影響到音準音色音量和演奏質量。還要注意演奏者自身要確立琴支腿高低的使用概念,不要過分偏高的貼在胸前和過于偏低,這樣都會導致琴體偏離與三點“支架”的中心點,造成琴體的不固定性給運指運弓帶來不必要的緊張感影響到正常自然性的技術發揮。
三、 運指的手型
當人們在攥緊拳頭時會發現拇指的位置會自然的放在食指與中指左右之間上,這就是拇指與運指間自然形成的最佳固定位置,把左手的中指尖與拇指的指尖放在一起在手掌的“虎口”部位要形成圓型的形狀,運指與掌心之間要保持在園形按弦下的運指手型,將拇指尖與中指自然放松的放置在琴頸與弦上,再將其它各手指在保持各自的把位距離狀態下自然放松的站立下放置在把位上,要注意拇指“尖”的部位與其它手指之間是站立性的力量關系,這樣有利于整個左手在運指時更好的發揮保持在靈活性下的力量,正確的掌握在運指中各指之間力量關系是發揮左手演奏技術技巧的前提,拇指指“尖”部分的使用會避免形成運指之問相互掐捏性的運指力量,導致整個左臂各關節的緊張和運指的不靈活,影響到發音聲音音色的質量引起運指在把位音程距離和音準上出現問題。
四、 運指與琴弦指板之間在彈性下的拍觸弦練習
要用拇指指“尖”的部位與其它運指之間,一定要在音準把位的手指距離狀態下,保持運指在“虎口”和掌心都在圓型狀態下,將拇指尖和其它四個手指自然放松的站立在琴頸與琴弦的固定把位上,要避免在做拍琴練習時拇指與各手指間使用掐捏的力量,這樣會造成手指的緊張和不靈活讓四個手指與拇指,會失去在自然站立下與琴弦間的力量平衡,避免手指在沒有彈力性的狀態下將琴弦僵硬的按壓在指板上,像拍球那樣運用手指來拍打琴弦要注意各手指都要保持在自然重量下的力量和彈力性,用4個手指同時來做在一把位上的拍弦練習,和在保留指下的各手指單獨的拍弦練習,一定要體會到手指在拍弦觸弦點上擊弦手指與琴弦間力的彈力性,和手指觸弦受力后琴弦自然向上的反彈性的回力感覺,形成以手掌為中心富于自然向下和向上彈性的自然靈活手指的力量。
五、運指在換指時自然重量的轉移
在換指的手指做運指的重量轉移時要像人在走路時那樣,自然放松地將身體的重心從用力的一條腿轉移到另一條腿一樣,保證手指在自然重量下做轉移手指重量重心的運指的訓練,在連續的交替運指動作中既要有協調統一性下整體的重量,又要保持手指在運指中的獨立性觸弦的力量感覺,如同鋼琴音槌擊打琴弦一樣結實并富于自然的彈力,像做運指手指的芭蕾那樣放松輕盈的,運用在琴弦之上來提高運指觸弦力量的靈敏感。
六、 運指時手指觸弦的部位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正是這個原因會影響到,琴弦振動發音聲音音色和揉弦的音色,運指手指的觸弦部位過于接近手指肚會造成手指在運指中,喪失在站立性下傳遞力量的角度造成運指的不靈活,過于使用手指尖的觸弦位置不適合于在聲音音色上的發揮,手指觸弦的部位應該在手指肚與手指尖之間的中間部位上,這個部位的肌肉最富于彈力性容易發出優美的音色,同時還要注意拇指指尖在琴頸點上的固定性和靈活性。
七、 同等把位上的橫向型的運指
1.在第1把位換弦演奏時由于運指的1指在音準上出現的問題最多,造成了在音準排列上的音不準及在整個把位上的錯誤,在第1把同等把位的換弦運指時一定要保持與拇指間的固定位置,保持1指至4指各手指間的固定距離用拇指來固定把位像“卡尺”一樣,來衡量鎖定與各運指間的音準和音程關系距離的把位,要養成一個在以拇指為中心下的音準把位概念體系,換弦時不要隨意的變動和移動拇指的固定位置,嚴格禁止在有意和無意中隨便的抬起拇指演奏的不良習慣,這就從根本上破壞了拇指與各運指間的音程距離感覺,在以固定拇指位置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固定和保障整個把位的音準。
2.運指的1指在換弦時還需要在保留指的配合下,保證1指在換弦移動運指時要做橫向平行直線型的移指方向,這樣才能保證1指和各指間的音準把位的排列,在同等把位上做換弦換把的運指時頭腦中始終要有一個與琴枕平行的移指概念,在移指換弦時一定要保留整體音準把位下音程手指間的距離關系,要運用聽音程關系的方法來辨明和控制單音和整個把位的音準概念,養成一個有固定手指移動距離和富于記憶性的運指。
3.保留指
有規律性保留指的運用是保障在換弦移指時音準和整體把位音準的關鍵,就是在換弦移指時在保留整體音準把位的情況下,做有規律交替性的手指移動換弦的運指動作,這也是在高速的運指演奏中保持把位音準的法寶。例如:(1)在第1把位的C大調音階練習時當在演奏完C弦上的C、D、E、F后再向G弦換弦移指時,要保留位按在C弦上F音上的4指的情況下,將1指向G弦上做直線橫向型的移指再將其它各指放開移向G弦,各指必須要保持在C弦上的手指間的音程距離,(2)在演奏完A弦向D弦換弦移指的時候,雖然這時手指己全都的離開了琴弦懸在空中但是這時手指還要保持相互間手指間的音程距離關系,做整體把位直線橫向型向D弦的移動運指4個手指要同時按放在琴弦上。
4.在練習C大調琶音時當演奏完C弦上的C、E向G弦換弦移指時,要保留按在C弦上E音3指的狀態下,在拉完G的空弦時4再指向G弦上C移指時,當向D弦移動1指E音時也同樣保留在G弦上的C音上的4指以此類推,通過在保留指下的訓練養成在有記憶性的運指,來固定手指間的音程距離保證換弦移指演奏中的音準,可以維持和控制整體把位的音準結構和音程距離的體系,達到保證把位的音準提高演奏水平的目的。
八、在運指中的抬下指
1.不好的抬下指就像歌詞一樣吐字不清歌詞不是完美的歌唱,運指也是如此這就說明了抬下指的重要性。手指下指按弦的力量要富于彈力性的敲擊力,要利用運用手指的自然重量向下力去彈觸琴弦的落指就是所說的下指。運指在抬起的時候完像鋼琴槌在撞擊琴弦后發出聲音的一瞬間迅速的離開琴弦一樣,在不要影響到琴弦正常發音的情況下運指的手指富于彈力性的,敏捷迅速離開琴弦那一瞬間在反彈力的作用下抬起運指。
2.抬下指動作是手指與臂腕各關節肌肉之間自然協調的運用結果,左小臂左手腕和手指要在同一個自然高度下成為一條直線形態,左肘的部位不要過分的向下低垂或過分的抬高,不要應隨著換弦和把位高低的變化來改變其部位的高低。抬下指的運用對聲音的顆粒性及音色的干凈度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做抬下運指時觸弦的手指要在自然放松的情況下運用手指自然的向下力,做輕松靈活愉快的運指是大提琴運指演奏法的關鍵。
九、1指與拇指變化下的大把位
如果在大把位手指的變化下不改變拇指的位置總是在原來的位置上,對于臨時升降大小把位的變化特別是在演奏大把位的時候,在音準上出現很多的問題根本保證不了大把時的音準,在同把位間的換把換弦時拇指需要要保持拇指的固定位置,在第1把位1指降音時除1指外其它的手指包括拇指在內,都必須要保持在原有手指間的固定位置上,對1指完成降音的動作后保持各運指間整體音準把位的手指結構起到作用,在4指向下做升音運指時拇指的位置要隨著大把位的形成而發生變化,但是必須要在保持1指的固定位置的前提下,拇指與2、3、4指同時向下移動形成一個大把位的手型,這時拇指的位置大約在運指3指的位置左右上,拇指位置的移動變化不但能緩解由于在4指在升音時,對于左手各關節和肌肉在大把位下不自然的緊張感,是解決在升降音大把位時整體音準把位問題不可缺少的重要演奏法。拇指與其它的手指要保持在自然重量下的獨立的站立性,拇指與運指都要在放松靈活的狀態下強調移動動作配合的協調性,要注意3指與1指在向上或下行運指時拇指位置移動的變化距離,多做些在大小把位的練習養成在大小把位上的音準把位概念,確保和固定在大把位上的手指間的音程關系及音準問題。
十、 串把
1.串把是從上至下或是從下至上的跳躍把位滑行式運指的運指動作。串把的開始音通過滑行式不離開琴弦的“跳躍”性的運指,做整體把位向下或向上近遠距離滑行換把來達到目的音,它是音樂旋律線上大起大落起伏的表現手法和表達音樂作品風格的演奏方法,也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對待的重要問題,串把演奏方法的問題會造成換把后的音準及音程的錯誤,影響到聲音和音色的沌凈度破壞整體音樂的風格表現力和旋律線的連接性,由于大提琴的指板長串把運指的距離比較遠,串把滑行的運指在大提琴演奏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串把滑行方法運用的好與壞代表著其演奏水平的高低。
2.在近距離的串把滑行運指時要保留把位中的1指,在A弦第一把位的4指D音向下E音和4把位的G音向A音串把滑行運指時,因為把握不住運指在滑行時的節奏和時機,影響到在串把過程中開始和目的音這兩個音之間的正常連接,從而造成整個音樂旋律線條的斷裂,在A弦上第1把位空弦的A至B、C、D的4根手指,在串把向下滑行運指開始的時候需要保留1指在B音上自然的按弦力度,在向下滑行運指的途中同D音上的4指做一個,4指變換1指的連續性的換指直到目的音的E音,再從笫4把位的G音上向1指的A音上做連續的向下串把滑行運指。連接來就是在A弦上做B-D-E一G一A再做A-G-E一D一C的不間斷的連續串把滑行運指的訓練,在串把中要注意到運弓的速度與手指滑行的速度是成正比的,要保持在做串把動作時運指滑行速度的均勻性,在下行和上行的串把滑行運指時都要保留1指在不離開按琴弦力量下來做滑行運指。
3,在遠距離的串把滑行運指時要在保留指下做不離開琴弦的向下“跳躍性”的滑行運指動作,如在A弦上做1把位1指的開始音B音向下串把運指到目的2指C音時,要保留1指在下滑行到“預備音”的1指B音為止,再通過1指的B音來確定目的音C音2指之間的音程距離和音準。在A弦1把位4指的D音向下行做1指的B音、到2指C音之間做連續性的滑行運指時,首先要保持在1把位D音的手指在不要離開琴弦的狀態下向下滑行到4把位時與1指,在滑行的過程變換運指后繼續做1指在不離開琴弦下的滑行運指的動作,當1指到達B音時要迅速的運用1指B音的音準來確認2指C音的音準位置。在滑行運指在不離開琴弦的情況下做“跳躍式”滑行串把的運指,并不是有什么跳躍的運指動作所說的不離弦的“跳躍式”的串把,。就是指在滑行運指時滑行的運指不要死死地按在琴弦上,從串把滑行開始音到目的音之間手指在不離開琴弦下的“概念性”的跳躍動作,這種“跳躍式”的串把滑行運指,可以解決在串把滑行時的多余抹弦的怪音和“大肚子”音的出現保證聲音音色的純潔度,養成在串把滑行的保留指和“跳躍”音程之間時,做有意識概念性的跳躍運指的練習增強把位距離之間的記憶力。
4.串把滑行的手指要在手指的自然重量下保持手指在自然彎曲下的站立性,好似串把滑行的運指在琴弦上滑冰一樣,保持手指自身的自然向下力的重量做不離開琴弦的跳躍式的滑行運指,一定要注意在串把滑行運指時滑行力度力量,要保持運指在自然的重量下禁止使用不自然的外來重量力度和多佘手指力量的使用,這樣會讓在串把滑行的運指喪失在平均滑行速度下的感覺,失去對滑行運指力度與速度的控制能力,串把滑行時按弦的重量速度與力度超出琴弦的承受力就很容易發出大肚子的聲音,這對音樂的旋律線及音色的表現帶來嚴重的問題,會影響到音程距離感覺造成在音準把位上的問題。
5.在練習串把滑行運指時還要注意從滑行運指的開始音,到串把滑行運指結束音之間,要有意識的來衡量和牢記這兩音之間運指把位滑行的距離感覺,和在串把滑行運指時連續性動作的記憶過程。運指在串把滑行的距離感覺只衡量這兩音音程的距離的一種手段,不要單方面的依靠這個距離感覺來決定解決音準的問題,還是需要通過聽力也就是演奏本身對固定音準的感覺和修養來確認音準,所以在做串把滑行運指時頭腦里必須要有開始音和目的音這兩個音的音準概念,這樣才能保證在串把滑行運指時的音準。
6.在向高把位串把滑行運指結束后在連接拇指把位演奏時,要用拇指的第一關節在自然手指向下力的重量下站立性的按放在固定的把位音上,起到琴忱的作用在換弦換把的演奏時要保持與琴碼相同平行方向橫行型的運指方向,要固定和確立以拇指為中心的拇指把位的概念用固定的拇指音準,來掌控整個把位的音準音程及運指的距離,用拇指做為音準把位的基礎來固定把位的音準,這對拇指把位概念的形成有著很大的作用。
確立正確的演奏方法概念是在基礎知識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大事。持琴坐姿及按弦手型串把滑行運指的不正確會失對樂器的控制能力,左右手在配合上的不協調、換弦時沒有固定的把位概念、在拇指把位上不能正確的控制和固定音準把位,都是造成在演奏中不能正確的把握住音準的大問題。節奏是音樂進行中的命脈、左手的運指像歌唱中的歌詞、右手的運弓是歌聲中氣息,一定要保證做到在發音上的干凈度和音準節奏的純潔度,對于演奏中的每一個音符都要認真的對待這是培養優良演奏方法的重要前提。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