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瑩
摘 要:音樂的世界是無比奇妙的,音樂世界的構成也是復雜的。每一部音樂作品都像是一個個社會的縮影,我們研究音樂,也要研究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態和音樂對象,這就是音樂社會學所要研究的。那么,中國音樂的音樂社會學又是以怎樣的形態在發展,這就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音樂學;音樂社會學;中國音樂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88-01
社會是人類產生后的特定產物,經過長期的發展,人們開始對自己生活的形態、行為等進行關注、研究,演變而成為了一門學科—社會學。社會學的發展讓人們逐漸認識到社會生活的規律,人們掌握了規律之后,能夠更積極的應用于社會生活中,進而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音樂學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后,人們也逐漸關注音樂對象、音樂形態、音樂作品的背景及音樂產生的歷史等,這些元素構成了音樂社會,因此,人們對音樂社會的研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的學科,即音樂社會學。雖然音樂社會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但是在音樂史乃至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都不可小覷,因此,我們研究音樂社會學,研究中國當代音樂將會對社會歷史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音樂社會學的特點
(一)音樂社會學的社會性
音樂社會學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這是由音樂對象及音樂形態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在音樂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往往會將真實社會中的元素作為創作的主體內容,利用音樂技巧將社會元素表現出來,從某種角度來說,音樂作品就是人類社會的濃縮。對于音樂社會學的研究,需要將音樂和實際社會背景進行連接起來,將音樂放在實際的社會背景環境中進行研究。在音樂社會學中,需要對音樂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含義等進行融合解讀,才能全面的了解音樂社會以學中的社會性特點。
(二)音樂社會學的實踐性
社會的產生源于人們的實踐活動,社會學的活動取決于人們的實踐活動,同理,音樂的產生也源于人們的實踐。人們在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后,開始對精神世界進行探索,以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內心需求。從音樂世界產生的音樂社會學也同樣是建立在人類實踐的基礎上,所以說,音樂社會學也具有實踐性,只有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音樂社會學,它的研究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三)音樂社會學的時代性
音樂社會學具有時代性,這種時代特征是非常鮮明的,經過漫長歷史的演練,由人類演繹的音樂作品已經能強烈地反映出某個時代的特征。當音樂與人類社會融為一體時,音樂社會學的研究不僅要研究音樂本身,更要研究當時時代的環境和背景。
二、音樂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的音樂有所發展,這主要表現在:(1)中國本土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呈現出發展的勢頭;(2)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開始頻繁起來,國外的優秀音樂作品逐漸傳入中國;(3)與音樂相關的文化商品也逐漸出現,中國音樂的發展導致了中國音樂形式、音樂內容及音樂環境的變化,音樂的受眾群體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其主要表現為音樂受眾群體人數的增加及多層次年齡段的人群也逐漸加入潮流音樂的大軍。音樂環境的變化讓音樂的研究發展也出現了變化,音樂研究者們需要創新音樂社會學思維模式,適應音樂現象的發展潮流,對音樂現象進行解析。
隨著人們對音樂概念和音樂思維的轉變,人們開始多角度的對音樂現象進行思考,他們摒除了單純的批判或贊揚,而是嘗試從更多角度對音樂中的種種現象進行分析,人們也逐漸開水習慣從部分與整體的角度對音樂中的現象和形態進行評析,這就是音樂社會學形成的基礎。
中國當代音樂社會學的發展讓中國音樂有機會與國際的音樂世界接軌,伴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本土音樂開始走向世界,與國外的音樂進行交流和傳播。在此過程中,音樂社會學也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通過與國際學術的接觸和碰撞,中國當代音樂中的音樂社會學也必將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三、當代中國音樂學中音樂社會學的發展前瞻
在科技時代,音樂的發展和傳播也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音樂的作品的創作更方便,傳播的速度更快,這就是社會的發展對音樂產生的積極影響。然而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暴力等非法行為也同樣對音樂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和內容也讓人不忍直視,這對于音樂研究者們來說,甄別優秀的音樂,并對音樂現象進行研究、分析,無疑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鑒于此,音樂社會學在此過程中應積極發揮其教育作用,抵制不良音樂,為音樂的發展創造一片凈土。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社會學是音樂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對于音樂素養的培養,音樂作品的研究乃至社會歷史的研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音樂研究者在學習和研究音樂作品時,必須要通曉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態和音樂現象,對音樂作品中的社會形態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把控,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掌握音樂中的真諦,也才能做好音樂學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周耀群.從"音樂聽賞"到"音樂與聽眾關系"的音樂社會學類型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09).
[2]曾遂今.中國當代音樂學中的音樂社會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