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卡爾·奧爾夫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其創設的奧爾夫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上應用非常廣泛的三大教育體系之一,得到世界各國的音樂教師以及音樂愛好者的推崇。本文從中小學課堂現狀、奧爾夫在音樂課堂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核心,從節奏教學、樂器教學、聲勢教學、游戲教學等方面論述奧爾夫教學法如何奏響小學音樂課堂的新篇章。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節奏;聲勢;樂器;游戲
一、中小學音樂課堂的現狀
在傳統的教育思想中,音樂作為“ 術科”基本不被學生與老師重視,部分音樂教師缺乏教育理論知識, 教學方法單調、陳舊,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跟隨教師學唱,因此師生都有共同的認識:“音樂課=唱歌”,節奏、舞蹈等富于創造性的活動根本不會涉及,不注重學生求異思維的訓練和創造力的培養。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小學課堂的可行性研究
從世界音樂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由奧爾夫創立的音樂教育體系經過將近七十多年的發展,不僅已經成為20世紀全球范圍內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音樂教育體系,并且也是中國當代音樂教育史上已經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被接受,較具影響力的一種外國音樂教育體系①。首先,它不是一種具體的學習方法,而是一種對待音樂教育的思想與態度,其非常強調“原本性”,原本的音樂是接近自然的、機體的,是最原始、最簡單的,也是能被每個人所習得的,非常適合中小學生,它從最基本的元素開始教學,通過體態律動、游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提高音樂修養和創造力。
三、奧爾夫教育體系奏響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新篇章
(一)節奏教學——奧爾夫教學體系的中心
奧爾夫教學體系一直秉承著“節奏第一”的理念與“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不是旋律而是節奏”的觀點,強調音樂教育從節奏入手,可使學生有節奏感地誦讀、演唱來擺脫死板的一字一音的學習,節奏教學尤其適用在雙聲部乃至多聲部的訓練中。
節奏訓練通常分為語言節奏訓練和動作節奏訓練。語言能力是人人都具備的,是人與人交往的紐帶,其作為節奏教學中的應用亦是非常豐富的。如: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 耳朵|豎起來|愛吃 蘿卜|愛吃菜|蹦蹦 跳跳|真可 愛||
通過這首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歌謠,能更好地體會2/4拍的節奏,并且可以把它分成二聲部進行論說,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節奏與二聲部的學習技能。
(二)樂器教學——奧爾夫教學體系中的一大特色
奧爾夫曾這樣描述他創造樂器的過程:“我擺脫了動作訓練,只用鋼琴的方法,而我追求的卻是要學生自己奏樂,即通過即興演奏并設計自己的音樂,以達到學生的主動性③。樂器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另一大特色,讓學生動手操作奧爾夫樂器,通過樂器的發聲,感受不同樂器的特點,演奏出各異的節奏與風格,并主動探索其規律。
(三)聲勢教學——奧爾夫教學體系的重要方法
聲勢是用人的肢體作為樂器,是奧爾夫教學體系中最常用的應用手段,如“擊掌”“拍肩膀”“拍腿”“跺腳”等。奧爾夫將人體作為樂器,更是本著“原本性”的原則。聲勢教學非常適合小學的音樂課堂,它們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操作簡單且技巧難度相對較低,學生可通過拍打身體的不同部位發出不同的聲音而區分出聲音的高低強弱,感受其中的奧妙,打破學生心目中音樂高高在上的形象,使得學生參與度更高,情感投入更真切。
(四)游戲教學——奧爾夫教學體系的特殊功能
從學生角度而言,當學生把歌唱與欣賞當成做游戲時,更有了自由的發展空間,個性、情感才能得以充分表達與釋放。從教師角度思考,運用游戲教學,學生邊玩邊學,積極配合,降低了教學難度。如小學三年級作品《龜》與《地獄中的奧菲歐》中,讓學生戴上頭飾扮演“烏龜”和“兔子”,根據音樂的特點設計故事情節,輪流扮演此兩個角色,根據音樂的變化進行表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中能對比出《龜》和《地獄中的奧菲歐》速度的不同,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在如今注重素質教育的前景下,音樂教育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經過歷史長期的驗證,已經被世界各個國家證明了其正確性并認可,即便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瓶頸與障礙,但是只要能促進我國音樂教育發展,我們就要積極的實現它。此外,在現代社會中,家長除注重孩子的成績外,對于其精神狀態也非常關注,奧爾夫音樂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音樂知識量,亦能調節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奧爾夫教育思想非常適合當今小學生的音樂教育,對于祖國花朵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筆者從節奏教學、樂器教學、聲勢教學、游戲教學等方面闡述奧爾夫音樂是如何奏響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新樂章,希望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能在我國不斷傳播并發展壯大,推動國家的小學音樂課堂教育的發展。
注釋:
①③李妲娜 修海林 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②李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小學課堂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06(08).
④方少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實用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