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放牛》在漢族地區廣為流傳,是我國民歌、戲曲、民間器樂曲及歌舞中廣泛運用的曲牌。《小放牛》版本繁多,僅河北地區就有冀中版、尚義版與贊皇版三種,本文試從流行最為廣泛的冀中版《小放牛》在民間歌舞領域入手,進一步分析其音樂特點及藝術價值。
【關鍵詞】冀中版小放牛;民間歌舞;河北民歌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74-01
提起河北民歌,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小放牛》與《小白菜》,這兩首作品被稱為河北民歌中的“二小”,是河北人民引以為傲的民歌作品。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北卷》中,記錄有冀中、尚義縣、贊皇縣三種不同版本的《小放牛》,本文只分析流傳最廣的冀中版《小放牛》。
一、冀中版《小放牛》
音樂作為人類的實踐活動之一,它與地理環境之間有著最為密切的關系。冀中位于華北平原,河北中部地區,該區域河流縱橫,交通發達,物產豐富,其千百年來悠久的文化積淀,對該地各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放牛》是男女對唱的民間歌舞,因其中主要人物是一名放牛的牧童而得名。內容表現的是一位村姑向牧童問路,二人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生動、俏皮地進行對話,邊舞邊歌。歌詞中包含了當地景象與神話傳說,表演形式極為清新活潑。該曲旋律優美,內容豐富,貼近生活,深受人民喜愛。冀中版《小放牛》分為六個樂段,總共包含246個小節。以民族五聲調式為主,每個樂段為一段體結構。
第一段描寫的是村姑買酒途中看到的美景。村姑的歌聲猶如百靈鳥鳴般愉悅婉轉,桃花、杏花、月季、芍藥、牡丹開的正艷,描繪了一派鄉間美景。在大量的唱詞中,常以更為直接的形象化的語言反映出音—地關系的某些內容[1]。樂段最后采用了具有濃厚華北地區色彩的襯詞“啊,那呼咿呀咳”,給樂曲標明了顯著的河北烙印。
第二樂段最大的亮點在于旋律。該段依舊使用了“垛句”[2],并且連續出現了五次,在第六次出現時,第二小節才做稍微變化,使樂曲變得風趣,抓人耳朵,讓聽眾對牧童的外貌有了清晰的認識,使樂曲變得惟妙惟肖。
第三樂段為村姑詢問牧童到哪里去買酒的“對唱”,分為女問男答兩句。牧童“用手一指,(就)南指北指,前面的高坡……”歌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牧童給村姑指路的動作,表現了牧童的頑皮可愛。
第四、五、六樂段結構相同,為四句體樂段結構分節歌,曲調與前三段不同,為民族五聲徵調式,富有河北特色的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的“息板”的使用,賦予了歌曲“口語化”的特征,更加自然簡潔。這三段總體結構規整,歌詞詼諧活潑。在歌詞內容上,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與趙州橋的問答體現了民間文化知識的教習與口頭傳承的方式。
二、民間歌舞中的《小放牛》
《毛詩序》記載:“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舞也”[3]。由此得知,當唱歌不能表達我們心中的情緒時,就用舞蹈來助以表達。通過《小放牛》的歌詞我們不難發現,該曲有很強的敘事性,前兩樂段村姑的所見所聞與頑皮可愛的牧童形象,給觀眾極強的畫面感。樂曲從第三段開始,男女主人公開始對唱,二人在問答過程中,故意逗趣的場景,增加了該曲的喜劇成分,使故事發展極具表現力。
民間歌舞主要在傳統節日和民俗廟會場合表演,其表演形式熱情奔放、獨具地方特色。它將藝術化的肢體動作融匯于音樂的字里行間,是藝術表演者們內心真誠的顯現。
三、結語
《小放牛》經久不衰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旋律優美簡潔,地方風味濃厚,易唱易記;
(二)歌詞內容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自然景色、神話傳說與人物事跡等都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
(三)《小放牛》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與其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密不可分。民歌、戲曲、器樂曲,在民間常以歌舞形式出現,受眾面廣,傳播更為廣泛。并且采用男女對唱、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更容易感染觀眾,有利于樂曲的傳播。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應該對其文化的起源、歷史及發展有自覺的了解。當今世界,歐洲音樂、流行音樂沖擊著我國大學與平民百姓生活的各個角落,中國傳統音樂的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對于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我們義不容辭。本文旨在探究河北音樂的特點,促進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對河北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喬建中.中國傳統音樂[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2]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3][明]孫鼎.新編詩義集說讀風臆補毛詩原解毛詩序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伍國棟.中國民族音樂[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王耀華,杜亞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6]喬捷.河北民歌<小放牛>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劉楊揚(1991-),男,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單位: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