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嬌琳
【摘 要】隨著鋼琴演奏進入新世紀后漸趨活躍,社會基于鋼琴演奏者的關注與日俱增,人們對于演奏者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作為鋼琴演奏這一藝術展示過程而言,其需要演奏者兼具演奏樂感、演奏技巧及人文素養,在三者的有機融匯中全面把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及情感要點。本文從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作用功能分析入手,對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培養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鋼琴演奏;人文素養;樂感;演奏技巧;途徑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092-02
鋼琴演奏是鋼琴作品與鋼琴演奏者借助鋼琴這一中介,實現演奏內容、演奏情感上的交流,并使聽眾產生審美感知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演奏樂感及演奏技巧的融合貫通,從而使鋼琴演奏可以跳出基本的樂律范式框架,增強鋼琴演奏的藝術感染力。
一、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重要性及功能
(一)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人文素養的作用
鋼琴演奏從本質上看,屬于藝術上的二次加工或是二度創作。經由鋼琴演奏這一過程,能夠在對鋼琴演奏作品的旋律性及藝術性加以感知的同時,對鋼琴演奏者的人文素養情況加以審視及體會。而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中的樂理知識、人生經驗、價值觀念、藝術審美等多個方面會最終反襯到鋼琴演奏過程中,給予聽眾及觀眾一個立體全面的演奏認知。
(二)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樂感的功能及作用
鋼琴演奏是基于鋼琴作品,借助鋼琴來轉換及表達音樂內容,在此過程中既需要依靠樂感,同時又促進樂感的形成及生發。從鋼琴演奏本體上分析,樂感就是鋼琴演奏者對鋼琴作品及鋼琴藝術的一種較為直觀的認知體現,是鋼琴演奏者宣泄內心情感的主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在鋼琴演奏者對樂感加以熟稔的同時,可以在樂感的引導下,更加熟練靈活地運用其基本的音樂知識,調集演奏者的情感反應及靈感,使鋼琴演奏者能夠將鋼琴作品的結構范式、音符、音律、鋼琴譜等基本要素加以統一整合,給予鋼琴演奏者充足的情緒表達空間,增強鋼琴演奏藝術的感染力。
(三)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演奏技巧發揮的藝術作用
鋼琴演奏者在進行鋼琴作品演奏時,演奏技巧一方面是詮釋鋼琴演奏作品的必備要件,另一方面又是衡量及區分鋼琴演奏者演奏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2]。鋼琴演奏技巧是表達鋼琴音樂作品的藝術手段之一,通過演奏者演奏手法及演奏特色的參與,能夠給予聽眾及觀眾一種強烈的情感共鳴。西方浪漫主義前期出現的鋼琴炫技派,如李斯特等鋼琴家,善于運用連奏、半連音、跳音及裝飾音,在演繹鋼琴作品時,情感充沛有張力,集中體現出了鋼琴演奏技巧的藝術作用及功效。
二、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具體運用
(一)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基本運用
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作為一種無形品質,是鋼琴演奏者的個體魅力所在,也是鋼琴演奏者傳情達意的輔助藝術之一。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的運用,糅合到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彰顯于鋼琴演奏氛圍及效果上,是融合了鋼琴演奏者先天藝術天賦及后天努力的一種顯現,不僅在鋼琴演奏中“有跡可循”,在后續的鋼琴演奏學習中也不可或缺。
鋼琴演奏者在樂感的調集及運用上主要是通過鋼琴演奏者綜合運用其聽覺、視覺、觸覺等功能,來對鋼琴演奏的樂感進行培養及應用。借助于鋼琴演奏者的視覺,可以對鋼琴演奏曲譜的調式、段落、起承轉合等加以熟悉及了解,構建其鋼琴演奏的基本框架,使鋼琴演奏的音樂樂感能夠找到適宜的依附載體[3]。而在鋼琴演奏曲譜的旋律、曲式、結構、線條、節奏等諸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上,需要以鋼琴演奏者的聽覺功能為依托,在對鋼琴音樂作品的段落及各段落的銜接層次加以把握后,最后使鋼琴音樂作品的樂感運用更加清晰精準,賦予鋼琴演奏者獨居魅力和韻味的演奏風格。在鋼琴演奏的曲目及整體感知上,鋼琴演奏者的觸覺功能會得到有效調動,從而使鋼琴音樂作品能夠在流暢細膩中展示出其情感層次跌宕有序的樂感層次。
在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演奏技巧的運用上,往往會由演奏者的關鍵演奏技能生發延伸出去,形成一種富于個人魅力的演奏技巧及演奏風格。在運用鋼琴演奏技巧時,鋼琴演奏者應在手指的使用、手臂的力度操控、手腕的靈活駕馭等方面進行鉆研及觀摩,然后通過鋼琴上的顫音、雙音及裝飾音的插花式及即興式運用,展示出鋼琴演奏者豐富多變的演奏技巧。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技巧的運用不能脫離鋼琴演奏的樂譜而單獨存在,應將演奏的技巧與演奏樂譜加以結合,明確鋼琴演奏樂譜的音樂主題后,再創作性地通過節奏的間隔,節拍的銜接等,給出鋼琴演奏者自身的詮釋及表達。
(二)個性化演奏,鋼琴演奏藝術魅力的另一途徑及體現
鋼琴演奏過程中,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運用不應過度拘泥常理,而應推崇鼓勵鋼琴演奏者的個性化演奏。不同的鋼琴演奏者在鋼琴作品的基本認知、個體情感經驗及藝術思維方式上不盡相同,這就給鋼琴演奏的個性化宣泄及表達提供了可能。不循常理,注重個性的演奏方式不僅不會對鋼琴演奏效果造成影響,反而使其鋼琴演奏生成另一種藝術上及視聽上的審美享受。
在鋼琴個性化演奏歷史上,從肖邦鋼琴演奏本體特征上看,其大量使用的裝飾音及顫音等演奏技巧,在彰顯出標新立異特色的同時,更多地呈現出肖邦基于鋼琴演奏的獨到理解及藝術感悟,如單純的遵循樂式常理,其鋼琴演奏作品的藝術魅力無疑會大打折扣。在肖邦的個性化鋼琴演奏特色的理解及領悟上,上世紀南斯拉夫鋼琴演奏者波戈萊里奇在肖邦鋼琴演奏比賽中創造性地融入了其自身的見解及演奏風格,在當時被諸多資歷較老的評委所反對,但鋼琴演奏在歷經多年發展后,其當時的個性化表達被更多地演奏者所推崇,最終形成了鋼琴音樂作品理解無對錯,但有高下的演奏表達模式,凸顯出個性化演奏在鋼琴演奏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三、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培養途徑探究
(一)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提升路徑
在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提升上,應注重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作為鋼琴演奏者而言,其人文素養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在文化素養的積淀及提高上,鋼琴演奏者應對古今中外音樂作品的創作史及主要鋼琴作曲家的藝術創作思想和方法等進行全面了解及掌握,增強樂理基礎知識及鋼琴演奏專業知識的儲備,在眾多的音樂史料中梳理各階段音樂創作及鋼琴作品的基本特征,深挖作品背后的時代特點和作者的藝術表達趨向,從而在增加其專業素養積淀的同時,從側面拓展其音樂思維。其次,鋼琴演奏者要在文學修養及文化知識積淀上下功夫,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培養其觀察及感悟事物的敏感性,升華其文學修養乃至藝術氣質。而在文化知識的積累上,鋼琴演奏者應注重文化知識的活用,提高其藝術想象力、知識記憶力及思維的發散力,從而增添鋼琴演奏者的人文素養底蘊[4]。第三,在鋼琴演奏者的思想道德素養的養成上,鋼琴演奏者要注重在三觀觀念、個人品德、精神追求上加以完善,提高其道德情操水平,使聽眾及觀眾能夠在欣賞鋼琴演奏作品的同時,認同及贊賞其個人道德素養。
以我國鋼琴演奏家傅聰為例,其對古典詩歌、小說、戲劇的熱愛,貫穿延伸到其鋼琴演奏過程中,獲得“鋼琴詩人”的贊譽,傅聰的鋼琴演奏能夠引導聽眾及觀眾的審美趨向,在優雅的鋼琴情調及演奏氛圍中達成演奏者與聽者的情感共鳴,可以視為傅聰超高個人素養的展示及作用。
(二)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樂感的培養途徑及方法
鋼琴演奏中,樂感這一概念較為籠統和模糊,但其作用及地位不可小覷。從樂感這一音樂要素的功能上看,其可以被視作音樂表演及鋼琴演奏的核心。在鋼琴演奏者樂感的培養上,要調用鋼琴演奏者的個人文化素養,在音樂鑒賞及音樂表演等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及探究,一方面借助音樂鑒賞,尤其是優秀鋼琴演奏作品賞析,來體會其中的意境及內涵,另一方面通過音樂表演,如鋼琴演奏訓練及鋼琴演奏比賽等,提高其樂感的運用能力。另外,在培養鋼琴演奏樂感的過程中,要綜合采用演奏者的視覺、聽覺及觸覺,對樂譜的情感層次、段落調性、節奏轉換等進行細致梳理,掌握其基本規律[5]。例如,在鋼琴演奏曲譜中,在表現憂傷情感時,鋼琴演奏者要對憂傷的程度、憂傷的緣由、憂傷的表現等進行揣摩,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其感知及表現鋼琴演奏樂感的能力。
(二)鋼琴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培養及提升方法
鋼琴演奏技巧涉及到連奏、雙音、音階、斷奏、和弦、八度等多個層面,要提高鋼琴演奏技巧,應在個人素養提升及樂感培養的基礎上,做好日常的演奏技巧訓練及鞏固。在鋼琴演奏技巧的培養及提升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于鋼琴練習曲,在對不同的鋼琴演奏技巧進行熟練掌握的前提下,使鋼琴演奏者能夠在多種演奏技巧的使用及切換中更加靈活,從而使鋼琴演奏者在頭腦中對各種類型的演奏技巧加以印證,在每日的日常訓練中將其內化為個體自然反應的一部分。
在借助鋼琴演奏練習曲進行演奏技巧的訓練時,要注重做好以下兩點:首先,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對演奏者演奏注意力的要求較高,鋼琴演奏者應在保障自身精神狀態豐滿充沛的基礎上,做好練習時間的合理統籌及安排,提高練習的效率和質量。在練習間歇時間上,如練習30分鐘,可以休息5分鐘。其次,在演奏技巧練習曲的使用上,可以多進行片段式練習及分聲部練習,但最后要將各練習部分合為一體,讓鋼琴演奏者能夠熟練掌握整個樂章的演奏技巧,做好整體與部分的分工及銜接。
四、結語
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其人文素養、樂感、演奏技巧占據重要地位,發揮其各自的功效。在鋼琴演奏者人文素養、樂感及演奏技巧的培養上,鋼琴演奏者應做好三個要素的綜合及協調,在個體道德水平、樂感揣摩、演奏技巧靈活運用上做足功夫,從而彰顯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個人魅力及藝術張力。
參考文獻:
[1]李毅.試探人文素養、樂感與演奏技巧對鋼琴演奏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3,(1):67.
[2]程超.培養鋼琴演奏者綜合素質的思考與建議[J].音樂時空,2015,(11):108-109.
[3]劉海峰.加強人文教育提升鋼琴教育的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4,(7):243.
[4]陳其生.質地·技術·認知——鋼琴演奏音色差異性問題的實踐解析[J].藝術百家,2013,(z1):277-280.
[5]崔鴻源.鋼琴演奏中的音色審美[J].藝術百家,2011,(3):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