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代有著悠久的音樂史學財富,而對我國音樂史學起源和早起面貌進行研究,有利于未來音樂史學的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音樂史學的起源,然后對發展歷程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來展望,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中國音樂史學;起源;發展歷程;未來展望
中圖分類號:J60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88-01
一、中國音樂史學的起源
重視音樂史學起源和早起面貌的研究是音樂史學的重大課題,我國音樂史學的起源開始于《呂氏春秋》,在《呂氏春秋》的《古樂篇》中就出現了專門敘述音樂歷史的文章,是從零散音樂歷史記述向音樂史專門篇章的標志。《古樂篇》是利用文字寫成的音樂文獻,而在商代就出現了最初音樂史學的歷史記載,可以說是孕育之期,為《古樂篇》提供了大量資料。
在文字出現以前,音樂的傳承、記載完全依靠口頭傳唱,先人以耳聽、以身傳、以口說,創造了豐富的音樂傳說史學,這些音樂傳說故事都被寫成事跡記錄下來。傳說是歷史的一種反映,傳說時代的音樂雖然不能明確具體時間,但是屬于音樂史學的珍貴文化遺產,在音樂傳播方面具有歷史意義,而它們的出現大約可以追朔到人類具有歷史感的時代,當人們可以自如歌唱時,音樂就成為人類表達思維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成為社會化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可以說是社會的普遍心理。從《史記》等歷史記載中可以發現,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出現了伶倫作樂、士達作五弦琴的音樂事跡,為后世的音樂文化奠定了基礎。
我國音樂史學的起源屬于非常復雜的事件,基本上經歷了從口頭傳說階段向文字記載階段的發展,而文字出現之前的傳說史學已經在中國各個地方、各個民族中間出現,以一種文化形態存在;當文字出現之后,口頭傳說階段的音樂史學不再具有社會代表性,也不能占據社會主要位置。
二、中國音樂史學的發展歷程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最初的傳說階段可以說是我國音樂史學的起源階段,主要面貌以先人以耳聽、以身傳、以口說為主。進入文字時代后,出現了大量文字記載,《呂氏春秋》、《史記》等都是早期文字記載音樂史的代表作,口頭傳說不再成為主流。進入現代后,我國音樂史學迎來了春天,出現了大量代表作,比如葉伯和的《中國音樂史》、鄭建文的《中國音樂史》等,標志著新音樂歷史觀念的出現,音樂史成為人類精神需求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音樂史學學者注重考古,利用出土的文物來驗證史籍關于音樂方面的記載,補充了史料記載的不足之處。音樂史學目前是一門系統、科學的學科,出現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學術研討會也相繼召開,音樂史學呈現勃勃生機,也刺激了民間音樂的發展,音樂史學得以加強。另外,音樂史學研究者們也開始注重音樂史學的深層次挖掘,努力在音樂史實和存留的樂聲之間尋找某種關系,并且關注于音樂形態的流動性,特別是各民族之間音樂流變的關系,并開展專題討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說將音樂史學發展到了新的高度,逐漸成為科學的音樂歷史學。
三、中國音樂史學的未來展望
隨著我國音樂史學研究的更加細致,各種音樂史學出現了分支,并且成為相互獨立的學科,比如音樂考古學、樂律學、古普學等,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引入了史學文獻研究方法,要求學者在加強自身史學素養的同時注重新史學視角的研究,追求更加多元化、多層次的研究。社會生活成為新音樂史學關注的重點,將社會不同現象納入到音樂史學研究中,比如生活中的音樂、制度中的音樂、市民音樂等,而這些都在近幾年出現了大量成功,也開始注重對樂制、樂戶、樂籍等音樂現象的研究,可以說滲透到音樂歷史的各個層面。
另外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史料的信息來源也更加豐富,已經和文獻史料并駕齊驅,成為我國古代音樂史學發展重要的分支。隨著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發展,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以往沒有注意的歷史資料也開始逐漸關注,但是文獻史料依然是目前我國音樂史學研究的重點,而未來的音樂史學發展也一樣會將文獻史料最為最重要的參考。隨著考古手段的提高,大量的考古史料也開始出現,正處于動搖傳統音樂史學結構的階段,并建立一個新的文獻史料系統,并且在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下,更多體現時代特征的音樂史學研究會出現,而這也是我國音樂史學學者關注的側重點。
因此可以看出,我國音樂史學的研究會隨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而研究方法也會向多元化趨勢前進,這樣會更加有利于我國音樂史學的研究,從而形成中國音樂通史,建立全新的文獻史料和文物史料相輔相成的史料系統,在綜合國力形勢下響應文化強化的號召,最終實現文化繁榮。
參考文獻:
[1]陳永.中國音樂史學的近代轉型[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0.
[2]陳永.近代“中國音樂史學”之形成及其特點[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04):99-106.
[3]楊善武.中國音樂史學創新:觀念的更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04):33-38.
作者簡介:
賴大忠(1976-),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學歷,職稱:中級講師,研究方向: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