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與文化是一種相互交織、不可分離的組合體,一首經久不衰的音樂作品一定深深地根植于豐厚的文化之中。本文以電視劇《木府風云》主題曲《凈土》為例,從音樂、文化、市場助推三個角度論其成功之道。分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將音樂創作與納西族歷史文化相結合,用音樂來闡述文化,用文化來理解音樂,并通過現代化的市場推助手段迅速紅遍大江南北。
【關鍵詞】凈土;音樂;文化;市場助推
中圖分類號:J64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048-02
歌曲《凈土》為電視劇《木府風云》①的主題曲,由化方作詞,李杰作曲,孫楠演唱。《木府風云》一經播出,奪全國同時段收視冠軍,獲收視與口碑雙豐收,其主題曲《凈土》更是先聲奪人,讓人不禁哼唱,久久難以忘懷,并被選入201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歌唱類節目。本文將從音樂中的文化、文化中的音樂以及音樂的市場推助手段逐一論述歌曲《凈土》迅速躥紅的成功之道。
一、音樂中的文化——用音樂闡述文化
(一)吸收民族音樂中典型的音調與樂器
電視劇《木府風云》講述的是麗江納西族木土司的家族故事,《凈土》作為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旋律音調便源于納西族曲調。
歌曲引子部分由人聲加器樂曲組成,人聲為一位老婦人演唱的原生納西民歌——谷妻(器)調,聲音凄涼而悲傷,演唱時運用了納西谷妻調常用的風格性唱法“吉令者勒”(即連續慢速下波顫音,俗稱仿羊咩聲),音調如訴如泣,為全曲鋪墊了一個久遠、神秘但又充滿濃郁民族氣息的意境,其骨架音為do re mi。之后鏈接的器樂曲,是將谷妻調的結束音化作器樂曲的起始音,二者間形成一個無痕的巧妙銜接,由納西族豎笛(開三孔)演奏,骨架音為sol la do,僅2小節,但節奏舒緩,曲調悠長,為谷妻調與主歌的兩種人聲建立一座過渡的橋梁。
主歌部分的創作與納西曲調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主歌前兩小節(如譜例①前兩小節)的旋律源于引子部分納西谷妻調的骨架音do re mi,主歌部分第三、第四小節(如譜例①的第三四小節)的旋律源于引子部分納西豎笛的旋律骨架音sol la do。這樣的創作不僅是對原生民族音樂的引用,更是對其一種合理的、科學的創新。
(二)旋律簡明,巧妙的移宮范調
歌曲《凈土》(除引子外),全曲調式風格明朗,旋律音調簡潔,調式由B宮—B商—B宮,為異宮同主的范調。主歌部分由一個4小節的樂句變化重復構成,調式音列do re mi sol la do為不帶偏音的民族五聲調式,結束于B宮。副歌分為兩句(如譜例②所示),第一句由4小節組成,結束于#f徵,與主歌是異主同宮系統調;第二句也由4小節組成,因同時出現了fa音和?si音(首調唱名),調式開始變化。在副歌的第二句中,首調唱名的?si在固定調中實則為?la,因la音被還原,可視為主音趨于穩定,因而旋律巧妙地將調式進行下方大二度移宮(A宮)②,結束音落在B商。副歌結束后,旋律調式又回到原來的B宮,形成收尾呼應。
二、文化中的音樂——用文化來理解音樂
(一)歷史背景與音樂創作相結合
電視劇《木府風云》講述的是明朝時期云南麗江統治者木氏土司家族內部的故事。當時,木府長子以及長孫作為未來的土司,都熱愛漢族文化,渴望和平,崇尚文治。他們繼位土司后,帶領麗江大膽引進各方文化,經幾任木氏土司的努力,麗江成為各族文化的匯集之地,促進了麗江的文化融合,在麗江各民族真正成為兄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木府為祖國邊疆的安定團結、繁榮昌盛做出了貢獻,讓戰爭遠離了這片凈土。正因這樣的歷史背景,成為電視劇主題曲《凈土》名字由來的原因之一,也為歌曲調式風格的創作設定了框架。《凈土》的旋律簡潔明朗,曲調舒緩悠揚,主歌調式音列do re mi sol la do為不帶偏音的民族五聲調式,副歌第一句加入偏音fa,但轉調后調式音列回到無偏音的民族五聲調式。
(二)內心所望與歌詞形象相交融
《木府風云》主題曲的出世,僅“凈土”二字便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呼喚出人們內心最向往并一直在尋找的地方。歌詞“傳說中,有一片凈土”給“凈土”塑造一種久遠而又神秘感的形象,好似“凈土”難以尋求;“每個人都能歌善舞,他們從不孤獨”刻畫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有嘴就會唱,有腳就會跳,人人都樂觀,音樂與此相伴,其樂融融,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而“白云”、“雪山”、“太陽”、“小屋”得景物又將“凈土”的美好形象再次清晰刻畫,告訴人們“凈土”難求但卻真實存在,一次又一次的喚起人們內心強烈的渴望。整首歌的歌詞畫面感極強,歌詞內容與人們內心所渴望的“凈土”模樣遙相呼應,被網友譽為“現實版的桃花源”。
三、音樂的市場助推手段
(一)演唱者的選擇
《木府風云》主題曲《凈土》由孫楠演唱。孫楠的嗓音干凈且富有穿透力,開腔聲音一出來,不含任何雜質,讓人聲與歌詞意境以及旋律進行相互間的交流,為“凈”賦予聲音,為“境”述說形象,句句都流進聽者的心里。在副歌的轉調處,顱腔的共鳴將民族唱法中的真假嗓結合得恰到好處。除了唱功,孫楠的音色具有個性化的魅力,適合演唱這種風格的歌曲,若是換一位唱功好但音色相異的歌手(如音色粗狂渾厚的搖滾歌手)去演唱這首歌,其“凈土”的韻味就截然不同了。而且,孫楠本是明星,具有一定的名人推助效益。
(二)影視、網絡等多媒體的助推
現今,在網絡覆蓋全國的情況下,為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需求,以電腦、手機、電視等多媒體設備為主體的數字傳播(網絡傳播)方式已經普及,傳播內容涵蓋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凈土》作為《木府風云》的主題曲,在CCTV—8(電視劇頻道)首發后,觀眾還可以在電腦、手機上進行檢索,從而再次欣賞,并可對其音頻、視頻下載儲存、再利用。除音頻外,視頻(MV)畫面更加豐富的補充了單一音頻所無法涵蓋的信息和內容。數字化的傳播方式不僅“縮短”了地球的距離,而且方便快捷,傳播的力度更大,為《凈土》迅速紅遍大江南北提供了由有利的途徑,也為《木府風云》收視率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電視劇收視率的提高,從某一方面講,聽主題曲《凈土》的人相對而言也增加了。
注釋:
①《木府風云》由于榮光執導,秋瓷炫(韓國)、于榮光、呂良偉、潘虹等演員主演的民族古裝影視劇。于2012年6月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套電視劇頻道(CCTV—8電視劇)正式上映,講述了明代云南納西木氏土司在當地(麗江)統治時期,木氏家族內部腥風血雨的爭權奪勢和權力更迭的恩怨情仇。“在央視八套首播時,《木府風云》全劇平均收視率1.51%,單集最高收視率2.92%,居同時段全國第一。”摘自鳳凰網娛樂http://ent.ifeng.com/tv/news/mainland/detail_2012_08/29/17177470_0.shtml。
②若將固定調中?la視為調號中的la被還原,很容易判定為由B宮—E宮,當把E宮旋律化作首調唱名后會發現,出現了“偏音成為長音”且“宮音不穩,宮音不常在”的現象,不符合我國民族音樂調式“宮音要穩,宮音常在”的律學審美原則。
③歌譜引自歌譜簡譜網http://www.jianpu.cn/pu/21/211514.htm(五線譜由筆者根據簡譜譯譜)。
作者簡介:
曾慶圓,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