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關于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文化教育學方面的思考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07日 00:19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促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

      和彩霞

      【摘 要】本文從文化教育學的角度重新審視了高職人文素質教育,分析了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原因,為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文化教育學;高職人文素質教育;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19-01

      一、文化教育學

      文化教育學,又叫精神科學教育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在德國的教育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狄爾泰、斯普朗格、李特等。文化教育學從歷史文化和生命哲學的高度研究教育,探討人與教育、教育與文化、教育與社會等問題,追求人格的解放與全面發展。本文采用的觀念有:

      (一)狄爾泰認為教育過程應成為生活體驗的過程,使傳統教育中的單一的“知的教育”變為知、情、意全生命的活生生的教育。強調人的心靈“體驗”,“人的王國,亦即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乃是經驗世界的最高現象”[1](P28)

      (二)斯普朗格認為,教育是文化過程,通過文化傳遞與文化價值體驗,培養能創造文化價值的人格。突出人格的“喚醒”。“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它是一個人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P73)

      (三)李特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價值觀。他還提出了“文化課程”理論,綜合社會、經濟、歷史、文學等文化,形成一種全新的人文精神的文化課程,以文化價值引導和激發學生的精神力量,完成“靈魂塑造”。他特別重視“陶冶”在完善人性中的作用。陶冶能協調“內在形式”和“外在世界”[1](P97),通過教育者的傳遞并為受教育者接受,啟發人的心靈的精神文化即“陶冶財富”。

      二、我國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迅猛發展,由于長期以來高職教育重專業技能,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導致高職畢業學生綜合素質不高,甚至有的學生價值觀、道德觀混亂,影響了人生道路,出現了不少社會問題,高職人文素質教育逐漸被重視。但就目前來看,高職的人文素質教育課大多以“兩課”為主,不同課程之間沒有聯系,缺乏系統性。比如“兩課”著重政治思想教育的灌輸,與其他人文課程缺乏內在聯系,學生也大多是為了學分而應付上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盡管有些高職學校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改革,但課程學時少、教學方法陳舊、人文知識零散的狀況并未得以根本改變,人文素質教育還需要大幅度的改革與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沒有把教育學生放到一個對待個體生命發展的高度,沒有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沒有重視文化價值的傳遞。

      三、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改革建議

      (一)以學生為主體改革人文素質課程。人文素質課程要發揮它的作用,必須打動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互動,使他們在“知、情、意”三方面提升。這就要以學生的理解水平為前提,與學生的經驗結合,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目前高職生生源素質差,文化課基礎不牢,要適應他們的特點,就要降低人文素質課程的難度,降低難度不代表降低深度,這就對人文素質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革人文素質課程,開發社會、經濟、歷史、文學等綜合性的文化課程,要使課程之間相互關聯,人文素質課程與專業課之間也要有聯系,相互滲透;教材編寫與內容講授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教學方法也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同時利用新媒體等科技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二)把社團活動納入人文素質教育途徑,重視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讓學生在社團活動實踐中體驗文化,提升人文素質。目前高職以三年制學習為主,還有定崗實習和課程實習任務。這個特點決定了人文素質教育課不可能占用學生太多時間,要求我們開發利用一切可以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社團活動是學生學習之外的主要活動,高職學校要充分重視社團活動,廣泛開設文學、美術、音樂、攝影、舞蹈、表演、辯論等文藝類社團,指派人文教師進行輔導,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人文素質。同時,也要開設與學校特色專業相關的社團,由專業課老師任指導老師,支持跨專業學生參加,在實踐中體驗學科的價值。

      (三)安排住宿教師,與學生同吃同住,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豐富成長的體驗。安排住宿教師與學生同吃同住,負責指導學生學習以外的一切生活,用身教傳習文化,讓學生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接受文化教育。

      (四)建造健康和諧的人文校園環境,在“不言”中傳遞文化。充分利用校歌、校訓等校園文化展開校風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媒體打造積極健康的人文校園環境等,使學生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

      (五)把學校當地的人文環境納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民族觀價值觀,建設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素質教育。中華文明歷經幾千年發展至今,已經滲透到中華大地的各個地方。地方高職應該把地方人文環境、地方傳統文化納入人文素質教育內容,讓學生親身體驗當地文化,讓中國傳統文化成為“陶冶財富”,成為未來社會棟梁們的精神文化之根。

      參考文獻:

      [1]鄒進.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計劃項目“現代職業教育管理模式及體系建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2400410029)。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文章 人文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bt天堂资源在线种子|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师的圣水女主小说网|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动漫精品动漫一区三区3d| 波多野结衣教师系列5| 亚洲综合色一区|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日本漫画之无翼彩漫大全|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ljr绿巨人地址|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国产福利第一视频|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 被两个同桌绑起来玩乳动态gif|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精品久久久影院|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成人av电影网站| eeuss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福利136视频导航|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456| 亚洲免费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