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探源與審美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1日 16:39

      鄭磊

      【摘 要】從手風琴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從傳入到發展至今也不過80多年的時間,但是手風琴作為一種藝術流派,在我國的形成和發展卻經歷了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受社會基礎和文化背景的影響,使得手風琴作品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審美走向。為此,本文圍繞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探源和審美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審美

      中圖分類號:J6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97-01

      作為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手風琴在我國歷經長時期的發展之后,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且為了滿足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已成為我國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作品創作上更是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為了促進手風琴學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其作品創作和審美進行探源,從而得到更好發展。

      一、20世紀20年代初期-1949年的傳入

      手風琴傳入我國的時間約為20世紀20年代初期,其主要用途,是在華的外國人用來自娛自樂,因此,這期間對中國手風琴音樂的形成并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俄國十月革命之后,較多的俄國貴族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以賣藝為生,使得少數國人也開始練習手風琴,后來手風琴成為青年知識分子宣傳抗日救亡的重要武器,是從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整體結構為出發點而進行的一種藝術再創造,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如在《義勇軍進行曲》《解放區的天》《在太行山上》《游擊隊之歌》,以及《黃河大合唱》等作品中都有手風琴伴奏。

      在20世紀40年代前后,涌現了李煥之和李遇秋等青年手風琴藝術家,其所創作的作品主要表達的是呼喚正義和和平的人文情懷。

      二、1949-1966年的普及

      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對藝術文化領域采取了積極扶持的態度,為我國手風琴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社會環境。手風琴在部隊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特別是群眾性歌詠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的蓬勃開展,更是為中國手風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藝術家們已經不再滿足于演奏國外樂曲和單純的歌曲伴奏,在樂曲風格的構思上開始尋找手風琴中國民族化的途徑,其中的代表作有《花兒與少年》《我是一個兵》《花好月圓》以及《彩云追月》等,作品的創作緊緊圍繞時代的審美要求,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前期的手風琴作品創作還只是局限于對一些小型樂曲的改編之上,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以《牧民歌唱毛主席》為代表,利用藝術的語言,對祖國萬物的勃勃生機進行了充分體現。在創作手法上,手風琴左右手的藝術表現更加多樣化,其在整體結構和審美觀念上都發生了歷史性的突破。

      三、1966-1979年的“文革”

      這段時期是我國手風琴創作起步初期和成熟期的交替過程。為了政治的需要,在我國范圍內掀起了群眾性的歌詠活動,由于手風琴的表演形式和當時的“烏蘭牧騎”的文藝方針相吻合,因此再一次促進了手風琴伴奏的發展。韋福根、儲望華、尤大淳等藝術家的出現,使得手風琴的伴奏水平提高到一定的層次,以士兵和領袖作為題材,代表作品有《連隊生活歌曲六首》《空降兵之歌》《師長有床綠軍被》等。

      受到“文革”的影響,藝術的自由創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時期的手風琴作品創作主要是對革命歌曲和樣板戲音樂的改編,其中有《打虎上山》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紅太陽照邊疆》等,其中都大膽地加入了中國民族化的元素,使得手風琴和我國古典戲曲藝術之間實現了融合,使得手風琴的表現技巧得到了拓寬,同時還充分利用話筒功能來豐富音響和表演效果,符合我國廣大聽眾的審美要求。

      四、1979年-20世紀90年代的新發展

      “三中全會”之后,我國進入到文藝發展的新時期,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使得中國手風琴的創作出現了新局面,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民歌加和聲”和“主題加變奏”的固有模式,藝術家們陸續創作了獨奏曲、組曲、重奏曲、協奏曲和奏鳴曲等體裁的作品。

      這期間,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的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改編移植優秀的樂曲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追求審美的通俗化和音樂語言的群眾化;第二,以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第三,借鑒西方現代作曲技巧。

      五、結語

      綜上所述,手風琴自20世紀20年代初期傳入我國之后,經過藝術家們的不斷努力探索,已經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更是迅猛發展,一方面積極學習和借鑒西方創作技法;另一方面又對其在我國的發展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從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未來,還應該加大對手風琴中國民族化的發展研究,從不同角度吸取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精華,使手風琴的作品創作風格和審美日漸完善。

      參考文獻:

      [1]宋正.中國手風琴藝術的發展與創作特征[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155-157.

      [2]劉健婷.手風琴在音樂文化市場變革中的生存窘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4,(3):138-142.

      [3]趙亮.簡述中國手風琴的藝術發展和創作特征[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6):106-107.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手風琴 文章 生活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caoporn地址|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1313苦瓜网在线播| 国产特级淫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66页| 天天干天天色天天干|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麻豆91在线视频|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乱码免费|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黄色一级片| 波多野结衣欲乱上班|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欧洲美女与动zozo|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CAOPORN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欧美大片全黄在线观看|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两个人的视频www免费|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