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發明及應用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1日 12:28

      賀倩

      【摘 要】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是一項手風琴新結構制造發明,發明人是四川手風琴協會余烈老師,這項發明在2010年5月18日成功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這類新結構手風琴與傳統手風琴的區別在于,左手貝司部分的和弦配置不同,新型低音結構的手風琴將原來的和弦改為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和純四度和聲音程,豐富了手風琴的和聲效果和表現手段。各種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各種非三度疊置的和弦皆可方便組合,可以將古典和聲、民族和聲、現代和聲進行組合演奏,成為一個特殊的異于傳統和自由低音的新型和聲音程系統,拓展了手風琴獨奏、伴奏的曲風范圍,增強了音樂表現力,給作曲家留下廣闊的創作空間。

      【關鍵詞】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

      中圖分類號:J6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062-03

      一、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設計理念及專利介紹

      (一)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發明人的設計理念。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是由中國音協手風琴學會理事、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顧問、成都市群眾音樂創作研究會副會長余烈老師設計發明,據余老師描述,此構想是源于對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的自由低音結構手風琴的思考。

      自由低音手風琴的左手貝斯部分是打破傳統固定和弦的配置,從和弦中完全解脫出來,成為高低四個八度內獨立自由的樂音,可以表現單旋律聲部、復調多聲部,完成任意和聲音程組合,分解和弦伴奏。其中音程的伴奏織體給他的創造發明帶來很大的啟發。自由低音的雙音需用兩根手指彈奏,三和弦用三根手指彈奏,七和弦用四根手指彈奏,能不能發明一種和弦體系,既能滿足二度、三度、四度音程,又能滿足音程兩兩疊加后形成的五度、六度、七度、九度、十一度和弦音的構成,在演奏手指控制上更加簡單便捷。自由低音四個音以上的和弦、雙震音、雙顫音的奏法,用新結構手風琴演奏將大大降低難度。

      此外,現代音樂作品和民族音樂作品多使用非三度跌至和弦,此新結構琴貝斯可以進行任意和弦組合配置,達到豐富的和聲效果,增添樂曲的色彩,為表達多種音樂風格、提升音樂表現力提供了重要的音程排列基礎。

      (二)成功改造第一臺新型低音結構鍵盤手風琴。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制作是一種創新,這種全新的大膽的設計理念,在手風琴樂器制造史上是一個先例,也是重大突破。

      第一臺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是由西南地區一位有著三十多年手風琴修理經驗的陳永忠師傅改造完成的。因為專利的獲得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第一,提出新的理念,必須被理論證明是可行的、有突破性的,國內外無先例;第二,有制作設計圖;第三,有實體琴。三者缺一不可。陳師傅成為了設計思想、設計理念的具體實施者,協助余烈老師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后續工作,并獨立完成了圖紙的設計,改出實體樣琴,為專利的成功申請做出了努力,創造了條件。

      新結構手風琴是貝斯機內部組合的改造,它的外觀仍然和普通琴無異,只是奏法有所改變,新琴的貝斯結構第一縱列和第二縱列仍然維持原樣,分別為輔助低音和基本低音,以第二縱列的基本低音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縱列為大三和弦的第三和第五音;第四縱列為小三和弦的第三和第五音;第五縱列為屬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縱列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純四度。從第三縱列到第六縱列都是以音程的排布方式,這樣讓音程之間的組合排列有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通過和弦的配置、和聲的組合變化樂曲的風格特點。

      (三)實用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專利介紹。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名稱為“新型低音結構的手風琴”,于2010年5月18日申請,2011年1月26日生效,余烈為專利權人和發明人。這種新型低音結構的手風琴,增加了和弦種類,自由組合伴奏和弦類型,使和聲變化豐富,增強樂曲演奏的表現力,尤其是傳統手風琴很難表現的民族風格與現代風格的作品,使用非三度疊置的和弦可以呈現出來。

      在此基礎上,還將提供一種可在上述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與目前傳統低音手風琴間的轉換,以滿足不同演奏、使用習慣的需求,這樣一臺自由低音琴在重量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載入三個不同的貝斯組合系統,一舉三得,擴大了不同風格手風琴曲目的演奏范圍,降低了演奏難度,增強了手風琴的功能與特色。

      下圖是采用120貝斯形式的實用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中,部分基本低音各縱列鍵鈕由內到外的排布方式示意圖。

      二、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實用功能特征

      (一)異于傳統低音貝斯手風琴的和聲特征

      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是在傳統低音貝斯手風琴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獲得成功并申請專利,它的創新是在第三縱列和第四縱列傳統三和弦的基礎上省略了基本低音;第五縱列屬七和弦中保留根音(高八度)和七音,省略三音、五音;第六縱列由高八度的根音和下方純四度構成。

      以C為基本低音的橫向鍵鈕排列用數字1、2、3、4來標示代替,第三縱列為1縱列,第四縱列為2縱列,第五縱列為3縱列,第六縱列為4縱列。這樣以C為基本低音六縱列貝斯音列依次為E,C,C1,C2,C3,C4。

      此結構排列以巧妙地省略和弦音,留出空白,給新的和弦組合、和聲構成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由此可以自由地進行和弦組合,不再局限于傳統和弦模式,既保留傳統和弦,又增添了現代和弦、流行、爵士和弦等種類,創造性地增添了手風琴作品的風格魅力。

      (二)多種常見和弦組合及運用

      1.三和弦的構成。大小三和弦的組合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加入基本低音即根音,以C為基本低音,C+C1構成大三和弦,C+C2構成小三和弦。第二種是A2+C1構成C的大三和弦,bA1+C2構成小三和弦。

      此兩種組合方式中,第一種加入低音貝斯,距離較近按鍵操作簡單;第二種A和C、bA和C的距離較遠,縱向上跨四行,運用5指和2指組合。

      增三和弦以C為根音舉例,A2+#C2構成C的增三和弦,縱向相隔五行,以5指、2指組合。 C的減三和弦由bA1+bC1構成,相隔四行,以5指、2指組合。

      2.七和弦的構成。以C就近的橫向縱向七和弦組合,C2+G2構成bE的大七和弦;C1+G1構成E的小七和弦,E3+E2也構成E的小七和弦;C1+G2構成E的減小七和弦; C1+C3構成C的屬七和弦;bA1+D1構成C的減七和弦。

      3.九和弦及十一和弦構成。最簡單的九和弦是在七和弦的基礎上,加入相對應的基本低音作為根音位置,C+C2+G2,C+C1+G1,C+C1+G2,C+ C2+G1。十一和弦由1、2兩縱列上中下三個相鄰鍵鈕組合而成,共有8種組合方式,即 C1+G1+D1;C1+G1+D2;C1+G2+D1;C1+G2+D2;C2+G2+D1;C2+G1+D2;C2+G2+D2;C2+G1+D1。由4指、3指、2指組合完成。

      4.爵士和聲。Cadd2:D3+C4或D3+E2;Csus4:C+G3或F4+C4;斜杠和弦bB/C:C+G2+bB1、D/C:C+B2+D1。

      (三)和弦結構的特征及功能

      以上對常用和弦結構排列分析后,不難看出和弦的種類明顯增多,千變萬化,且在演奏上易于操作,游刃有余。通過舉例說明,同基本低音一樣,所有和弦平行上移或下移一位,上升或下降五度,舉一反三。兩個鍵鈕同時按鍵操作就能得到七和弦四個音的音效,三個鍵就能構成九和弦、十一和弦的音效。手指間的不同組合方式長期訓練還能增強手指的靈活性,對鍵鈕的位置把控更準確,同時掌握更多的音樂理論知識。

      該項發明是在傳統和弦結構上的新發現,較傳統固定和弦配置更具有發散性、延展性,通過豐富多樣化的和弦組合處理,讓音樂表達更深刻透徹,沒有固式和弦的束縛,讓音樂自由發揮。

      (四)譜例分析

      該舞曲由劉鐵山、茅沅作曲,余烈老師改編成新型結構低音手風琴曲。此曲在左手貝斯部分廣泛采用四度和聲音程的伴奏織體,突出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富有東方色彩和韻味,節奏歡快,第12-16小節樂譜伴奏聲部以十六分音符的音程密集連接,意在表達瑤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的場面,此時用新型結構手風琴系統演奏,相當于8個鍵鈕獨立排列,演奏上更加快速簡便。

      該曲描寫的是沙皇統治下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邁著沉重步伐勞作的場面。本曲和聲部分運用小二度,減三、半減七、減七和弦等極度不和諧的音程和和弦,營造尖銳刺耳的音響效果,左手靈活采用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音程配置和性能特點,以方便簡潔、快速跳躍的貝司組合填充快節奏織體,豐富歌曲的和聲效果,刻畫出船夫既痛苦掙扎又沉默隱忍的內心情感。

      三、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實用性和開拓性

      對目前國內外手風琴現狀進行考察,能夠將多個貝斯系統融入一臺手風琴的只有MIDI電子手風琴技術能做到,但它跟傳統古典手風琴在物理發聲和演奏控制上比較,有很大的失真性,因此自由低音結構手風琴就成了古典手風琴種類里的王者,具有專業品質效應,成為國內外高等音樂學府專業用琴的首選,它的貝斯部分同時存在古典自由低音和傳統固定和弦伴奏兩個系統。如果將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技術作為第三系統加入自由低音手風琴中,勢必會掀起一股新的手風琴專業用琴的浪潮,國際比賽用琴在選曲范圍和室內樂配器上的選擇會更加寬泛、更具特色。其重要原因在于新增加的系統在傳統低音琴的基礎上巧妙地移動了杠桿軸的位置,在不增加琴體自身重量的情況下轉換系統,保持原有的簧片裝置,在傳統琴的固定和弦上作減法,減去樂音的填充增加音程的組合。再則,新型琴的和弦種類豐富,最具特色的是二度、四度、五度音程的排列體現了中國獨有的民族和聲特點。早年手風琴的發聲制作原理來源于中國的笙樂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作為俄羅斯的民族樂器傳入中國,新型琴的發明為手風琴作為西方樂器融入中國民間音樂色彩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意味著手風琴的種類和演奏風格更豐富多元化。

      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發明和創造,凝結了中國手風琴教育家余烈老師畢生的心血,創下了手風琴樂器制造史上的新紀錄,是手風琴事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標志,手風琴業界人士對此壯舉贊嘆不已。這一套新理論和樂器的發明是成功的開端,還需要手風琴制造商、作曲者、教育工作者、演奏家和熱愛手風琴的同行們共同努力研究開發。新型手風琴從研發、生產、宣傳到投入使用,包括樂譜的編輯出版等,還有一段路要走,希望更多的手風琴專業人士及愛好者進一步了解新型低音結構手風琴的先進性和優勢,為新時代手風琴樂器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賀 倩,手風琴演奏碩士,四川音樂學院手風琴電子鍵盤系手風琴專業教師,助教。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手風琴 和弦 低音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国产在线短视频| 免费a级毛片大学生免费观看| 精精国产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成人18在线观看|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一本大道一卡二大卡三卡免费| 天堂а√在线地址|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18videosex性加拿大|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 99heicom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5卡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新婚之夜女警迎合粗大| 中文字幕国产剧情|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99热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 久久精品这里有|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www一级黄色片| 国产精品刺激好大好爽视频| 韩国三级最新理论电影| 国产一级在线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