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湖北民間舞蹈課程體系的建構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4日 07:03

      省級課程專家蒞臨我校指導課程體系建設

      王莉

      【摘 要】湖北省是一個民間舞蹈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的大省,而省內高等藝術院校的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中,幾乎沒有設置專門的湖北民間舞課程,也沒有現行的民間舞教材。作為地方舞蹈專業院校,應以突顯本地域文化特色為核心,以傳統舞蹈文化和創新理念為基準,建設和完善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民間舞教學體系,推動高等藝術院校舞蹈教學的特色化發展,同時也在傳承與保護本地域民族民間舞蹈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湖北民間舞蹈;課程結構;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83-03

      湖北民間舞蹈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據《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卷》省卷編輯部統計,湖北不同稱謂的民間舞蹈有近400種。但是目前省內高等藝術院校尚未設置專門的湖北民間舞蹈課程,也沒有現行的湖北民間舞教材。作為湖北地區最早成立舞蹈表演與教學專業的高等學府,建構具有湖北地域文化特色的課程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湖北民間舞課程體系的沿革

      湖北民間舞蹈流傳范圍廣泛,大體分布為兩大地區:一是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的鄂中地區,二是鄂西山區。江漢平原一帶由于交通方便,又是漢族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受外來的影響較深,這里的民間舞蹈多是常見的“龍燈舞”、“獅子舞”等。但鄂西山區就不一樣,這里交通閉塞,受外來影響較小,各種民間舞蹈都非常流行,素稱湖北“歌舞之鄉”,其民間舞蹈大多具有湖北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人們一般談起湖北民間舞蹈的特點時,都以鄂西山區為代表。在鄂西山區流傳較廣的有“擺手舞”、“滾龍蓮湘”、“撒葉兒嗬”、“耍耍”、“八寶銅鈴舞”等民間舞蹈,內容古樸、形式多樣。

      湖北民間舞蹈從整體上看,表現出一種色彩紛呈而又和諧交融,兼收并蓄而又自成風格。承傳獨具特色的湖北民間舞蹈應該建設和不斷完善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民間舞教學體系,令人遺憾的是,在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發展歷程中,各專業院校仍然沿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以漢、藏、蒙、維、朝五大民族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地處湖北最早建立舞蹈高等教育的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自1998年建系以來,開設中國民族民間舞課程,主要教學內容也是沿用北京舞蹈學院的民間舞教材。作為民間舞教學最為核心的兩個環節,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主要就是指教材,教材建設是民族民間舞課程體系的核心,是開展教學的關鍵。現行的教材以五大民族為主體,在不同的地域中,新疆主要以維吾爾族舞蹈為代表,西藏主要以藏族舞蹈為代表,內蒙古主要以蒙古族為代表,延邊主要以朝鮮族為代表,云南主要以傣族、云南花燈兩個舞種為代表,安徽以花鼓燈為代表,山東以膠州秧歌、海陽秧歌、鼓子秧歌為代表,東北三省,主要以流傳遼寧海城等地的東北秧歌為主。應該肯定這套教材經過多年實踐、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舞蹈人才。但我國有56個民族,現存的民間舞蹈達一萬余種,僅以五大民族、八大地區的民間舞蹈作為教材主體,培養全面優秀的舞蹈人才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構建具有湖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舞蹈課程體系。

      二、湖北民間舞蹈課程結構的設計

      湖北民間舞蹈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執著地、充足地富于實質性地表現出某一地區、某一民族、某一人群的物質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然而,從湖北近400種民間舞蹈中如何構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舞蹈課程,是一個相當龐大的課題。

      (一)課程結構要適應湖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選擇

      湖北,地處中國腹地,位于長江中游,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看,又分為鄂西北地區、鄂西南地區、鄂東北地區、鄂東南地區四大區域,各區域的經濟文化發展有著不同的結構特征。就民間舞蹈課程設置看,應當允許各區域、各院校,根據不同地域文化發展的現實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以適應這種區域文化和社會差異。從民族文化看,我省鄂西武陵山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聚居著土、苗、漢等不同民族,不同民族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課程結構應適應不同民族的文化認同需要,如建構土家族民間舞蹈課程、苗族民間舞蹈課程等。由此看來,課程結構需要具有充分的變通性,有利于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如規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課、每門必修課程的課時,為地方課程保留一定的開發空間。

      (二)課程結構要適應不同教學層次的特點

      1.中等專業學校在課程結構上,應增設湖北民間舞蹈的教學內容,從基礎訓練入手,由單一元素到短句及組合的訓練,首先從身體上確立湖北民間舞蹈的文化符號,每學期進行一個不同類別的訓練組合。附中階段民間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對身體各部位的開發,對某一民族或地區風格審美的基本確立。湖北民間舞蹈的動律特征表現為下沉、屈膝、順拐,藉此,附中階段的教學內容以下肢訓練來進行優化。

      2.本科湖北民間舞蹈課程結構由兩大知識模塊構成:其一,理論知識模塊由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組成,基礎理論課程應開設《湖北民間舞蹈概論》、《土家族舞蹈簡史》、《苗族舞蹈簡史》等,應用基礎理論由《湖北民間舞動作分析》、《湖北民間舞教學法》等課程構成;其二,實踐技能模塊由《撒葉兒嗬動律分析》、《擺手舞形態分析》、《耍耍動態分析》、《滾龍蓮湘技術分析》等課程構成,它們之間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從課程設置上具有層層遞進的階段性特征。

      3.研究生教育主要以研究湖北民間舞蹈為主體,多元舞蹈文化相融合,兼具本土地域特色的舞蹈課程。課程設置應分層次地圍繞學科前沿領域展開,著力培養應用型、開發型、學術型人才,既注重湖北民間舞蹈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更強調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科學地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教育階段,需要重新考量研究生課程與本科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確立以研究湖北民間舞蹈為主體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價值。同時,加大研究生任選課程的比重,重視與民間舞蹈文化相關的民族學、人類學等交叉學科相切合,形成個人研究主旨的課程結構,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水平。

      (三)課程結構要適應教學對象的個性差異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內在價值是促進每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衡量課程結構是否合理的基本標志是看它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湖北民間舞蹈課程結構必須具有選擇性,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依據學生的知識背景、專業基礎、理論分析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來進行課程結構的調整。

      三、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建設分析

      長期以來,湖北民間舞蹈教材的建設一直是我省各專業院校不斷探索的課題。筆者對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湖北藝術職業學院進行調研,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直至今日還沒有一部正式出版的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因此,加快湖北民間舞教材建設,推動高等藝術院校舞蹈教學特色化發展,乃當務之急。

      (一)教學素材的收集

      就教材建設來看,收集素材是第一步。準確、廣泛地掌握素材,是整理教材的基礎。關于舞蹈素材的采集方法,潘志濤教授曾在他的《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一書作出總結,主要有以下幾種:1.從文獻、壁畫、雕塑、彩陶等記載歷史的媒介中建構(逝去的歷史活化);2.從現存中國民族民間歌舞中收集整理;3.在民族、地區特定的生態場景中凝結升華;4.現有教材梳理、改造、細化。根據湖北民間舞蹈保存和流傳的特殊性,同時結合現實條件的可能性,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縱向梳理湖北民間舞蹈的歷史原貌,從湖北民間樂舞遺存、民族遷徙、圖騰崇拜、信仰習俗等方面對舞蹈形態進行探究;其二,在橫向上根據湖北地域民族文化區域進行田野調查和舞蹈動態元素提煉,對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民間老藝人進行采訪,跟蹤學習;其三,教材最終是為了建設和完善湖北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體系和課堂教學實踐,在依據歷史和區域進行元素提煉后,應進行分門別類的動作整理和組合編排,以“表演性”、“風格性”、“訓練性”為歸類原則,形成具有不同訓練價值的組合;其四,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在本質上還應當具有實用性和靈活性,元素和元素之間的組合與銜接應與湖北地域文化及歷史緊密貫穿,使得教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過教材在課堂的實踐應用,最終實現從課堂到舞臺的延伸。

      (二)教學素材的選擇、提煉、加工

      在收集了大量的湖北民間舞蹈素材之后是否就可以直接拿到舞蹈課堂上來進行教學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民間,很多舞蹈的形式都是為了自娛或表演,有著很強的即興性和隨意性,而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則不同,它既不是為了表演,更不是為了自娛,它是提供課堂教學,以培養舞蹈專門人才。舞蹈教材不是舞蹈素材的堆砌,而是從眾多的原始素材中,找到最有本質意義、能反映民族風格的典型的舞蹈語匯。同時,作為教材,就要以實現教學目的為前提,以現實可行、優化實施為宗旨,使其具備科學性、訓練性、系統性。這就需要我們對搜集而來的湖北民間舞蹈素材進行有效選擇、提煉、加工。

      (三)教材的整理編排

      對湖北民間舞蹈的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加工,接下來就需要對其進行整理編排使其最終形成教材。民族民間舞蹈教材是教師經過長期學習實踐探索,根據一定的科學性原則整理編排出來,可以直接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的教學內容的整合和依據。它的功能與價值在于,通過教材的實施,使最初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因此,教材的整理和編排應以實現教學目的為基礎,圍繞以實現教學目的為中心而展開。馬躍教授曾經在《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目的》一文中指出:“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目的決定著每一個教學組合所應包括的內容及各自所應采取的結構形式;如果把基本動作比做教材的血肉,把組合結構比做教材的骨骼,那么訓練的目的就是教材的靈魂。在編教材時,指定大綱、選擇材料、設計動作、安排組合的結構和層次、選擇音樂等等,都應該緊緊圍繞教材的不同訓練目的進行統籌安排。”那么什么是訓練目的呢?教師在選擇任何一個動作、設計任何一個教學組合時,都會有一定的意圖,這種意圖就是教材的訓練目的。“訓練目的實際上也就是教學工作全部環節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

      在此筆者歸納出湖北民間舞蹈教學組合整理編排的基本原則:

      首先,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是從微觀角度對單個教學組合的整理和編排,即每一個教學組合都應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及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同任何一部專業舞蹈教材一樣,具有嚴格的科學性和特定性。教材中每一個教學組合的訓練目的突出,教材內容始終圍繞著訓練目的進行。其中,任何一個教學組合只能承擔一個或某一方面的訓練任務,適當兼顧其它。倘若每一個組合都面面俱到,既強調這個又突出那個,教材必然臃腫繁雜,訓練目的必然分散。這種教材,教師無法把握其中心,學生亦難以將其吃透,結果只能是走走過場,起不到真正的訓練作用。因此,不同的教學組合應具備不同的訓練目的,每一個教學組合都有其針對性,同時力求訓練目的的單純與集中,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是從宏觀角度來把握湖北民間舞蹈教材的整理與編排,它是教學當中的普遍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教材的整理與編排,就要求我們依循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依據學生對知識技能接受和消化的程度,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從單一到綜合,逐步深入、逐層升級。只有這樣才能使教材在實踐過程中便于學生的接受與消化,從而使所學的知識能夠被學生充分全面地掌握。

      結合以上論述,湖北民間舞蹈教材的整理與編寫經過了舞蹈素材的采集,教學素材的選擇、提煉、加工,教材的整理與編排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規律與目的。唯有遵循這些來進行實際操作,才能編寫出科學、合理、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湖北民間舞蹈教材,并最終促進省內高等藝術院校湖北民間舞蹈課程體系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5.

      [2]潘志濤主編.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3]馬躍.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目的[M].北京舞蹈學院舞蹈教學參考資料,內部發行.

      作者簡介:

      王 莉(1983-),女,漢族,碩士學位,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與表演。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民間舞蹈 民間舞 教材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乡村|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欧美videos另类极品| 亚洲成年人专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粉色视频成年免费人15次|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18到20岁美女毛片| 穿透明白衬衫喷奶水在线播放| 全彩口工彩漫画无遮漫画|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法国性经典xxxxhd|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污视频网站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风间由美中出黑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午夜黄色一级片| 波多野结衣456|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人与禽交另类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www.av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