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艷
【摘 要】微課是以多媒體為載體的教學新形式,教師通過微課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師生的互動性,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水平。文章針對微課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將微課在中學音樂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微課;音樂課堂;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41-01
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當前我國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通過對微課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互動性,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更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音樂知識。
一、微課在音樂教學中所具備的優勢
(一)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討論的空間。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是通過影像的方式來展現教學內容,影像包含的教學材料都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和精髓。而且,影像播放的時間通常較短,往往幾分鐘就完成了視頻的播放。剩下的時間就能夠結合影像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并及時為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
(二)將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濃縮。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往往整節課都是教師在講解,教學效率十分低下。通過微課的應用,就能夠有效地將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濃縮,通過視頻的形式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直觀地展現出來,而且視頻播放的時間較短,能夠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重要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三)為情景教學的開展創設條件。微課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提供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從而為情景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通過微課的應用,借助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能夠讓學生主觀地學習音樂知識,提升音樂課堂的生動性和師生的互動性,從而為情景教學的開展創設條件。
二、微課在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微課來進行課程導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導入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率。在對微課進行應用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將微課的教學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比方說,教師可以通過才藝表演的形式來進行課堂導入,教師的多才多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認同感。因此,作為音樂教師,要充分地發揮這一優勢。例如在學習到《華夏古樂》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古典舞,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做簡單的表演,同時借助視頻的形式將《念奴嬌·赤壁懷古》《流水》《陽關三疊》這些音樂視頻播放出來,讓學生們對這些音樂視頻進行欣賞,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二)通過微課的應用,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微課在音樂教學中最大的優勢在于教學資源獲取方面,內容精簡。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具體內容對微課教學環節進行靈活安排。比方說,在引導學生學習《茉莉花》的口風琴演奏課程時,教師可以先對口風琴這種樂器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然后再為學生們進行簡單的演奏示范,同時讓學生掌握演奏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應該通過網絡平臺搜集一些口風琴演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們進行學習。視頻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生們在課下也可以自己進行觀看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音樂學習的信息,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情感。
(三)利用微課進行考查,提升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音樂教學的考查環節是音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能夠讓教師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比方說,在學習到《八音之樂》這一教學單元時,讓學生自己制作一些簡易的樂器,比如用紙皮等制作小鼓、礦泉水瓶子裝進豆子作為沙錘等,并讓他們以學過的歌曲,例如《小鳥小鳥》《阿里郎》等,用自己的樂器伴奏,然后在課上,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樂器,并為同學們介紹樂器的制作方法。
三、結語
總的來說,微課是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綜合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為音樂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還能夠通過視頻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從而為學生們的音樂學習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效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該加強對微課教學的研究和應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微課應用在音樂課堂中,將微課教學模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鐘燕.微課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6,(10):376.
[2]韓雅楠.微課在銀川市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6.
[3]李煒.數字音樂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5.
[4]何湘華.多媒體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