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北政法大學南山劇社自2010年成立以來,以公演原創劇目為主,并且演出的劇目在題材與內容上是大學生熟悉和喜歡的。南山劇社參加第五屆西安國際戲劇節的原創劇目《過把癮再死》最具代表性。這次演出在導演、舞美、表演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水平,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過把癮再死》;校園戲劇;南山劇社;戲劇社團;劇場藝術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22-02
2015年11月6日晚,西北政法大學南山劇社參加第五屆西安國際戲劇節的劇目《過把癮再死》(劉媛、樊昊導演)在西安文理學院小劇場舉行公演。該劇的編劇是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2013級本科生龔成。故事主要講述了阿塔(李科飾)在父母死后因為對復仇的渴望而瘋狂迷戀上暴力。姐姐阿碧(王靜萌飾)為了弟弟操碎了心,可仍然無法使他有絲毫改變。阿塔幻想有一個叫阿萬(楊一帆飾)的殺手和他一起殺人,一起復仇。可是在一個詭異的夜晚,阿塔稀里糊涂成為了一宗殺人案的嫌疑人,而他幻想出的阿萬,居然有可能真實存在。
《過把癮再死》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戲,它把幽默與哲理有機結合起來,能讓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欣賞完整部戲。在深刻的哲理中表達幽默的美感非常不容易,但《過把癮再死》在這方面表現得十分成功。
一、精彩的表演
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演員們演得都非常好。特別是男主角李科表演得很出色。李科的全程表演都感情飽滿,與其他演員配合默契,可以看出他具有很豐富的舞臺演出經驗。而且,他在人物的表現和情感的呈現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科略帶夸張的表演,把阿塔塑造得入木三分,讓觀眾無不稱贊。楊一帆在同一幕中飾演兩個角色——阿萬和警察甲。但他表演時能在兩種角色之間進行快速轉換,不僅顯示其具有很強的表演能力,也達到了編導所想要的懸疑效果。楊一帆的表演還讓觀眾產生了一種緊張感。王靜萌飾演的阿碧,開始的溫柔善良和最后真相浮出水面時自私冷酷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但王靜萌把阿碧這個人物性格的兩面都表現出來了,可以說她很適合演這個角色。
對細節的把握到位也是演員與導演共同努力的結果。劇中金牙(郝文馳飾)與阿炳(譚子熠飾)的眼神交流是通過有點夸張的舞臺動作表現出來的。一些演員獨特的創作也給這部戲增添了不少色彩。例如飾演警察乙的唐大柱,從口音可以聽出,他是一位來自陜西南部的同學,而他的口音也為這部劇增添了不少喜劇效果。還有飾演阿炳的演員譚子熠,呆萌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邪惡的靈魂,反差強烈,這也說明他的表演能力很強。劇本內容和演員就像人的肉體和靈魂,當這兩者相結合的時候才是最完美的。
二、巧妙的戲劇結構
《過把癮再死》的結構也很巧妙。首先,每一幕留給觀眾的審美感受不一樣。第一幕是恐怖;第二幕是輕快;第三幕是迷惑;第四幕是緊張;第五幕是悲哀。每一幕之間的安排也別出心裁。故事情節在懸念和延宕間交替進行,把觀眾的精神忍受力先推至極限,又在合適的時機使之得以暫時緩解。觀眾在看戲過程中,不得不反復調整情緒,為下一步的緊張或者幽默做好心理準備。比如,由唐大柱飾演的警察乙,用搞怪的言語和夸張的動作,將第二幕的情節生動表現出來,不僅讓這一幕的情節更有趣味,也從側面襯托出了阿萬的老成持重和阿塔的孩子氣。第二幕既緩解了第一幕留給觀眾的陰冷氣氛,又為下一幕留下細節鋪墊。
該劇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其獨具特色的時空交錯結構。編劇對于意識流的認識,以及在舞臺中如何體現這種意識流,都做得很到位。阿塔的幻覺,阿萬的被殺,現實、幻覺和回憶間相互交錯。但編導把三維時空相互穿插,交替運用,從而達到追求主觀真實的效果。在時空過渡上,導演使用了很好的方法。比如阿塔通過笑聲把舞臺時空閃回到過去,然后被第三者打斷又返回現實。舞臺上如此反復地展現了阿塔悲劇式命運。
三、讓人深思的主題
在觀看完《過把癮再死》后,筆者最大的感觸就是,該劇是一個多主題的戲劇。戲中有親人之間的相互扶持,有理想和現實的沖突,也有對現實社會的批判。盡管在戲的最后一部分,許多觀眾沒有看明白阿碧為什么死亡。但這不影響一般觀眾對該戲主題思想的理解。該戲主要想表現一個當代青年面對殘酷社會現實時的心理境遇及極端表現,并由此衍生出姐弟之間愛恨交加的情感。最后姐姐的死象征著親情的偉大。
主角阿塔被設定為一個活在自己虛幻世界的人。他不務正業,沉迷于電腦殺人游戲,并幻想成為殺手。盡管觀眾最后明白了一些人物、事件是由男主角阿塔幻想出來的,但這也表達出了這樣一個深刻主題,即當代年輕人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時,總會感到迷茫、失落,這與他們急需自信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終導致自我人格分裂。正如戲劇中的主角阿塔和蒙面黑衣人為同一角色,體現了當代年輕人面對社會現實的心理狀況,或如阿塔一樣叛逆、逃避現實,或像蒙面黑衣人一樣學會用智慧處理問題。
在該劇中,還很明顯地存在著另一個主題——親情。一個非親生的姐姐對弟弟的關愛,象征著親情的偉大。當然,劇中這兩個主題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姐姐因為弟弟的謀生問題而與其屢屢發生爭執,這說明親情在面對現實社會中的具體問題時也會受到傷害。但最后還是以姐姐的死表達了親情的偉大。
該戲的藝術手法可以叫做心理具象化,或者精神實體化。劇中主題思想所表達的對于生與死、成與敗的看法,也容易引起觀眾的思考。
四、舞臺美術
舞美也是《過把癮再死》的精華所在。《過把癮再死》是在西安文理學院小劇場演出的,導演通過劇場的燈光配合,以及場上道具的配合,來達到很好的舞美效果。這部劇需要將人物的心理和幻想呈現在舞臺上,對燈光和音樂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但導演處理得很好。比如,在阿塔幻想出的殺手阿萬出場時,整個劇場燈光全部熄滅,再加上追光配合音樂《亡靈送葬曲》營造出的氣氛,讓觀眾感到恐怖緊張。當燈光一亮,劇情也就開始進入下一段輕松環節。可以說,這部劇的燈光與音樂的完美配合,使其大放異彩。
在化妝及服裝方面,《過把癮再死》也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主人公阿塔是一個沉迷殺人游戲的宅男,所以他的服裝、面容給人一種很頹廢的感覺。而阿塔的姐姐阿碧的前后性格反差,也是通過服裝及化妝得到體現的。在最后真相浮出水面,阿塔沖回家的時候,姐姐不再是甜美的樣子,而是一襲黑衣,涂著艷麗的口紅,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壞的姐姐。這一點也剛好配合了阿碧性格前后反差所需要的舞臺效果。
另外,面具的使用也是該戲舞美的特色之一。面具不僅有利于表現一個人分裂心理所帶來的雙重身份,也便于導演選用演員。面具的使用也與劇情氣氛協調一致,達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五、結語
《過把癮再死》的導演劉媛、樊昊,都具有一定的舞臺經驗,他們嘗試以隱喻以及注釋方式來表達該劇的主題頗為精彩。整部劇得以流暢演出,足見兩位導演的深度配合效果良好。由于這是一部具有藝術實驗性質的劇作,為了避免觀眾看不懂,導演在視覺細節上也下了一番苦功。特別是在阿萬出場的時候,以及派出所所長被阿萬謀殺而警察又再次出現在劇中時,導演在細節方面做得很到位。阿萬出場的時候有一個習慣性動作,就是摸自己的戒指。而警察被殺又再次出現的時候,也有摸戒指的習慣性動作。可見,這就是導演在用道具做線索,讓觀眾明白,被拖下臺的警察已經死了,而再次登臺和死掉的警察一模一樣的那個假警察,便是阿萬。
總之,《過把癮再死》是南山劇社的編劇龔成的代表作,該劇的兩次公演也使其成為南山劇社的代表劇目。不論從主題思想,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該劇也是較典型的校園戲劇。
在西北政法大學的幾個戲劇社團中,成立于1999年的西法大劇社演出的劇目最多,但這些劇目主要是中外戲劇經典和一些改編劇目。外國語學院的太乙劇社2015年成立,主要用于教學演出。而南山劇社自2010 年成立以來,就以演出原創劇目為主,也以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而聞名。南山劇社的演劇活動和西北政法大學其他劇社的戲劇演出活動,“不僅有利于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演職員和大學生觀眾的人文素質,也為我校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實踐平臺……校園業余演劇活動不僅僅是文化娛樂活動,也是戲劇教育。校園戲劇不僅可以培養編劇、導演、舞臺美術和演員等專業人才,也可以培養大批觀眾。這有利于戲劇生態的良性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和支持校園戲劇活動。”筆者希望能有機會再次看到南山劇社演出的劇目。
參考文獻:
[1]王毓晨.評西北政法大學太乙劇社演出的話劇《夢醒》[EB/OL].http://huangshizhi05.blog.163.com.2016-6-6/2017-5-7.
[2]黃世智.評西北政法大學話劇社演出的話劇《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編[J].戲劇之家,2016,(01):8.
[3]張琪.新媒體時代下的網絡傳播與輿論[EB/OL].http://blog.sina.com.cn/huangshizhi05.2012-12-14/2017-5-7.
[4]郝建都.病態社會的畸形兒——評南山劇社演出的話劇《孔乙己》[J].藝術科技,2016,(2):166+127.
[5]西北政法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與發展報告[EB/OL].http://huangshizhi05.blog.163.com.2013-9-17/2017-5-7.
[6]朱怡帆.跳河的目的是為了重新開始——話劇《蘇州河》創作闡釋[EB/OL]. http://huangshizhi05.blog.163.com.2016-6-17/2017-5-7.
[7]胡星亮,洪宏等.中國電影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78-115.
[8]董健,馬俊山.戲劇藝術十五講(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358-376.
[9]于敏.王濱早期的藝術活動[J].電影藝術,2013,(02):123-133.
作者簡介:
汪精康,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