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蒞菡
摘 要:聲樂是一門以聽覺為基礎的藝術形式,它是眾多表演藝術中表現形式最具特色、最具個性的藝術種類。聲樂藝術表演是在領會原作思想情感,結合自身特點以及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聲樂作品的演繹,因此聲樂表演藝術也通常被認為是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本文從聲樂與美學理論的聯系出發,探究美學理論在聲樂表演藝術欣賞中的表現,并對如何提高聲樂表演的藝術內涵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聲樂;表演藝術;美學表現
0 引言
聲樂表演藝術是人類社會實踐中最早誕生的藝術種類,它以表演者的聲音這種獨特的“樂器”為基礎,結合個人情感、創作者情感與受眾進行溝通,從而表達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所有的藝術形式一樣,聲樂表演藝術也以一定的美學原理為基礎。因此,我們要想衡量、判斷一個聲樂作品是否具有美學價值,就應該在聲樂表演藝術與美學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并樹立一個評判的標準。而這不僅有助于人們對聲樂表演藝術的美學原理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豐富聲樂表演藝術的美學內涵。
1 聲樂美學的概述
1.1 聲樂美學的意義
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聲樂表演就是其中之一。聲樂是一種最原始的藝術形式,在樂器沒有出現之前,嗓音就是一種最便捷的樂器,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聲樂的呈現形式與欣賞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人們開始將聲樂視為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并賦予其獨特的審美內涵,因此便形成了聲樂美學。在聲樂美學的探究中,人們將音樂歸納為行為、形態、觀念這三個要素的集合體,其中行為是表演者的表達方式,形態是音樂的音響效果,而觀念則是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感。從這一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聲,樂美學的意義就在于人們從思想到行為上所進行的一種藝術性的探索和表達。
1.2 聲樂美學的本質
任何藝術創作都是創作者主觀意識的表達,聲樂的創作也不例外。聲樂與其他藝術創作的不同點在于,它的創作不僅包含了詞曲作者的主觀意識,也包含了表演者的主觀意識,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聲樂美學是多重主觀創作的集中體現。詞曲作者對聲樂題材和音樂表達形式的選擇是影響聲樂美學的第一層主觀因素,而表演者對聲樂的表現則是影響聲樂美學的第二層主觀因素,而一階段的表現藝術不僅受到前一個主觀因素的制約,還受到表演者自身對聲樂作品的解讀的影響,因此,聲樂表演藝術只有在兼顧創作情感和演繹情感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聲樂的完美呈現。
2 美學理論在聲樂表演藝術欣賞中的表現
首先,在聲樂表演藝術中,演唱者利用專業的表達技巧,將作品中的情感基調以一種能夠體現個性特征,展現情感層次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表達既來自于表演者對作品的專業理解,也來自于自身的情感體驗。而用美學觀點來分析,這種藝術表達方式不僅包含了聲樂的形式美,也體現了人們對于某種情感的真實反映,既實現了理性與感性的高度統一。
其次,聲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通過人們對某種聲音的模仿和演繹,使表演者與模仿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通過這樣的溝通,一方面表演者可以進一步了解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豐富聲樂表演藝術的形式和內容,另一方面它也能激勵表演者融入音樂之中,激發創作靈感,并從中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而從美學角度分析,這樣的藝術表達充分體現了聲樂表演藝術的創造美。
最后,由于表演者在生活環境、個人經歷、知識結構、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審美水平必然會有所不同,進而也導致了他們在作品創作和藝術表達方面的差異。美學理論在聲樂表演藝術欣賞中的表現主要通過聲樂的真實性和創造性體現出來,即一方面詞曲作者和演唱者收集真實的聲樂信息,并進行藝術加工完成作品創作,另一方面又利用創新思維突破傳統,甚至自身的局限,來完成藝術的表達。
3 如何實現聲樂表演藝術與美學理論的結合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要求表演者能夠熟練地運用表演技巧,還要求其實現對聲樂作品情感的完整解讀與呈現,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表演者就應該在聲樂理論、演唱技巧、藝術理念以及演出經驗等方面不斷積累并實現突破。
3.1 真實性與創造性的結合
表演者要想在表演過程中體現聲樂的藝術性,不僅要充分理解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情感內涵,還要結合自身的個性特征進行二次創作。現代聲樂表演藝術的系統性越來越強,即一個完整的聲樂表達藝術不僅包括藝術創作的靈感,表演者的形態、表情、動作,還包括各種樂器的伴奏,而在這一表達的過程中,聲樂結合樂器實現聲音、情感的傳遞,進而實現了聲樂表演藝術真實性與創造性的結合。
3.2 傳統理念與創新理念的結合
任何聲樂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它不僅體現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更體現了某一發展時期的社會情感,因此表演者在挖掘聲樂情感內涵時應該從創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所屬的藝術流派以及其生活經歷進行把握,并努力將自己置身其中,重現其當時的內心情感,從而深化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在面對聲樂表演藝術中傳統理念與創新理念的沖突,我們應該辯證地進行思考,以保證傳統理念與現代聲樂創作的和諧統一。
3.3 藝術表現與聲樂技巧的結合
技巧是聲樂表達藝術的基礎,再準確的情感理解如果沒有聲樂技巧的支撐,也會變得毫無意義。然而聲樂表演藝術是表演者聲樂技巧與聲樂情感的統一,因此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一方面要注重對聲樂理論的解讀,聲樂技巧的掌握以及演出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聲樂情感的融入,即重視個性表達,體現個人風格,利用充沛的情感,提高作品的藝術性。
3.4 重視欣賞者的反饋意見
前面已經說過,聲樂藝術是創作者和表演者主觀意識的體現,而在聲樂表演藝術欣賞的過程中,由于欣賞者在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差異,對同一作品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這時他們就會在欣賞表演者藝術表達方面出現分歧,因此,表演者不僅要重視個人的主觀藝術理念,還應該重視欣賞者的反饋意見,以便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進行創作性的改進。
3.5 注重聲樂表演藝術的留白
留白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是指表演者在藝術創作中留有一定的表達空間,以供欣賞者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聯想和補充,而這樣的補充不僅調動了欣賞者的欣賞熱情,還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內涵。聲樂在表演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留白的作用,并以一種開放的態度來激發欣賞者的藝術想象,從而實現對聲樂作品美學價值的而進一步挖掘。
3.6 推動表演者與欣賞者的互動交流
聲樂表演藝術要想調動欣賞者的積極性,不僅要有熟練地表達技巧,還應該注重與欣賞者的互動,從而活躍舞臺氣氛,增強舞臺效果。對于一個優秀的聲樂表演者而言,在與欣賞者的互動過程中,不僅要實現語言、動作的互動,還要實現情感的互動,從而滿足欣賞者的藝術體驗。
4 結語
要想提高聲樂表演的藝術水平,我們首先要保證表演者對作品的領悟能力,創作能力和欣賞能力,并在準確把握作品情感的基礎上,結合創作的背景以及創作者的經歷等信息,發揮自身的表演優勢,與欣賞者實現互動溝通,將真實的情感與藝術創作相融合,進而引起欣賞者的情感共鳴,并實現聲樂美學與聲樂表演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 孫偉.談聲樂表演藝術欣賞的美學角度思考[J].戲劇之家,2015(03):40.
[2] 呂相宜.聲樂表演藝術欣賞美學問題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5(22):86+91.
[3] 虎翼.基于美學角度的聲樂藝術分析[J].音樂時空,2016(08):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