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音樂
      藝術科技
      2017年08月17日 15:54

      摘 要:表現手法是藝術品內涵得以展現的一種創作技法,其變化是與時代進步、藝術發展息息相關的。今天隨著商品經濟的席卷而來和傳媒技術的飛速提升,消費文化強勢介入并蔓延滲透到文化藝術的方方面面,藝術存在樣態異彩紛呈,藝術表現手法也日趨豐富多樣、靈活多變。拼貼、挪用、戲仿和復制等手法備受藝術家的青睞,使用頻繁,曝光率很高。這不僅是表現技法的提升,也是創作者在思考方式與藝術觀念上所展示出來的開放性、多元化的轉變。

      關鍵詞:消費文化;表現手法;藝術;視域

      以消費文化為視域,觀察當今藝術作品之時,人們不免會發現藝術家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更為靈活多樣,其中最明顯的手法就是拼貼、挪用、戲仿、復制等。

      1 拼貼

      “拼貼”一詞源自繪畫藝術,“拼貼技法”在《辭海》中被界定為:“一種作畫技法,將剪下來的紙張、布片或其他材料粘貼在畫布或其他底面上形成畫面。法國立體派畫家勃拉客1911年所作《葡萄牙人》首創此法。畢加索、馬蒂斯等也喜此法作畫。”[1]這里對拼貼所做的解釋是狹義層面的,所強調的是作為一種繪畫技法,它的技術操作和物理形態等。隨著歷史的發展,今天拼貼已經被運用到很多領域。就廣義而言,拼貼從繪畫延伸擴展到雕塑、設計、電影和音樂等領域,已經從一種技術被提升為一種思考方式與多元化的理念,并為人們所認可。拼貼技法自被提出確立后,經由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的使用,逐漸獲得發展,并以其靈活自由、多畫面、多中心等特點贏得了非現實、無條理、甚至時間概念失效的后現代藝術的青睞。它從拼接、平面、技法以及有形等分別延伸擴展到組合、立體、觀念乃至于無形等。它的核心是不同內容、材質、想法的并置、拼接結合。在后現代消費社會,商品市場與大眾傳媒所制造出的樣式繁多、光鮮漂亮、數量龐大的人工制品,震撼沖擊著藝術家的神經,在他們眼中整個世界就是由琳瑯滿目的商品、激發人們購買欲望的廣告和迅捷傳遞視像訊息等的傳媒所組合而成的巨大拼貼。中西方的波普藝術家采用拼貼的表現手法把大眾流行的文化符號、日常生活之物或其他政治元素等拼接并置而成為藝術品。行為藝術家把行為、文字、影像、聲響、實物、形體等組合成一體,使之成為“行為的拼貼”。隨著今天數字技術的發展,拼貼又被廣泛地使用到平面設計等實用藝術中。

      2 挪用

      “挪用”是20世紀以來最為引起人們關注的表現手法之一。1917年馬塞爾·杜桑打破了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將現成品——小便器挪用為藝術品,放到博物館展出,引起了藝術界的轟動。隨著消費時代的到來,可以利用的藝術資源越來越多,被挪用的對象已經由波普藝術擴展到大眾文化領域。以前人們需要具有純熟的專業手法才能展現藝術品的精神意蘊,現在則可以通過挪用大眾圖像符號或現成品來實現藝術作品中意義的傳達。這樣,在時下的消費社會中挪用與復制呈現為快速流行與普遍推廣之發展態勢。漢密爾頓以流行圖片等為對象,將其直接剪貼挪用在其標志性的波普藝術作品中;安迪·沃霍爾以大量知名人物照片等為對象,對其進行挪用復制;利希滕斯坦則以卡通印刷品等為對象,對其進行放大和反復復制;勞申伯格則以破舊的紙箱、輪胎等現成品為對象,對其進行挪用,等等。中國對挪用表現手法的大量、有意識地使用,可以說是在1985年以后。因為正是在那一年,勞申伯格的作品于我國展出,其大膽熟練的挪用手法令我國中青年藝術家驚奇愕然、癡迷神往。此后,該表現手法被許多藝術家嘗試和使用。他們主要以中國的社會現實、歷史文化、政治事件等文化圖像與符號以及西方大眾消費文化的流行符號與圖像等為對象,對其開始進行挪用、混合、組裝以獲取新的藝術形象。中國波普藝術、艷俗藝術和后生代藝術等都大量挪用這些文化元素進行創作,在20世紀90年代乃至于21世紀初,藝術家們對挪用表現手法的使用可謂盛極一時。當代藝術中對于挪用的廣泛普遍使用不僅是一種形式表達的轉變,更是藝術觀念走向開放、多元的轉變。

      3 戲仿

      戲仿也被稱為“戲擬”、“滑稽模仿”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在古希臘文學中指這樣一類敘事詩,它模仿史詩的風格和韻律,但卻用來處理一種輕松的、諷刺的或模仿英雄詩的主題。”[2]也就是說,作為一種表現手法,為了獲得諷刺以及喜劇等藝術效果,戲仿常常是對其他藝術文本進行模仿,主要是對其中較為鮮明的慣例或者風格的模仿,同時還對其進行藝術變形。大約公元前5世紀,一種“模仿史詩”[3]在西方就出現了。這是一種文學體裁,通過它可以對史詩進行滑稽化的模仿與改變。從此開啟了西方藝術史上運用戲仿創作手法的傳統。在傳統的藝術觀念中,戲仿藝術常被認為是一種低劣藝術形式,處于“派生”或“寄生”的地位,被置于邊緣化。但是自20世紀以來,隨著消費社會的興起,大眾文化的盛行,傳統理性價值觀的瓦解,戲仿這一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獲得了新生,逐漸成為藝術創作的主要角色。后現代知名學者琳達·哈琴曾指出,“20世紀的戲仿已經超越了與時尚保持同步的保守功能。……換句話說,這個世紀的戲仿是一種建構文本的形式與主題的主要方式之一”。[4]在藝術實踐中戲仿的主導地位不言而喻,而且從文學藝術延展到文化實踐中。在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中,戲仿被大量使用于裝置、影視和設計等新興藝術空間,以及繪畫、文學和音樂等傳統藝術領域,有時甚至出現過度化使用的情況。

      4 復制

      復制是最為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一般是指對藝術品原作進行復原制作。復制的原則為創作者不能主觀臆造和隨意增減,必須忠實于原作,盡量和原件相同也是材料與工藝的使用要求,以確保質量和真實感。迄今為止的藝術復制經歷了手工復制、機械復制和數字復制三個發展階段。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手工復制品對原作的依賴度高,而且復制數量不高,基本上對原作不能產生實質性的威脅,在藝術價值方面與原作根本無法并提。19世紀,聲音復制術、照相術、石印術等與早已存在的印刷術一起,開啟了全方位的藝術的機械復制時代。批量化的復制技術使藝術復制品的數量大幅提升,傳播范圍更廣,進而擴大原作的影響力。同時,機械復制更獨立于原作,通過機器設備和復制技巧能展現出原作的各個側面,使對原作的創造性模仿得以實現。這樣,機械復制已經從一種單純的復制手段,發展為藝術創作中的一個要素。進入20世紀,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普及與相關數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20世紀40年代數字復制出現了。它借助數字信號實現“數字化”全過程的復制,比機械復制更為全面、直接地介入藝術創作。如新媒體藝術借助數字信息感應技術,讓面對藝術作品的觀眾參與到藝術創作中,進而完成作品的最終創作。

      參考文獻:

      [1] 辭海:音序(1999年版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1287.

      [2] SimonDentith.Parody[M]. 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0:10.

      [3]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賀拉斯(古羅馬).詩學詩藝[M].羅念生,楊周翰,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8.

      [4] LindaHutcheon.ATheoryofParody:TheTeachingsofTwentiethCenturyArtForm[M]. London:Methuen,1985:1.

      作者簡介:楊慧(1971—),女,遼寧沈陽人,魯迅美術學院文化傳播與管理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藝術學理論研究。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藝術 如新 漢密爾頓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乱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高能预警韩国双ts超美|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 美女范冰冰hdxxxx|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sss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巨胸流奶水视频www网站|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日本肉体裸交xxxxbbbb |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黑人粗大xxxxbbbb| 全彩无翼乌之不知火舞无遮挡| 精品区卡一卡2卡三免费|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福利视频757|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清纯校花被色老头糟蹋|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福利视频你懂的|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第一页|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 欧洲美女与动zooz|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泰国|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