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淺談胡琴、奚琴在唐宋時期名稱的范疇和演變

      音樂
      藝術科技
      2017年08月18日 22:01

      劉喆

      摘 要:筆者通過探究胡琴、奚琴的起源,以及唐宋時期胡琴、奚琴的發展,闡述了胡琴、奚琴在不同時期的范疇和指向,旨在為進一步探討胡琴的發展和演變提供參考。

      關鍵詞:胡琴;奚琴;唐宋時期

      當代對于我國胡琴、奚琴的起源眾說紛紜。胡琴、奚琴在不同時期應有不同的含義和指向。

      1 唐宋時期胡琴的范疇與指向

      唐宋時期的胡琴不專指某一件樂器,而是對某一部分樂器的統稱。《中國戲曲曲藝詞典》曾指出:“唐宋時,凡來自北方和西方各少數民族的撥弦樂器,如琵琶、忽雷等,統稱胡琴。”隋唐時來自西方和北方(還有南方)的少數民族眾多,隨之流入中原的樂器不下百計,并沒有都稱為“胡琴”,凡彈撥樂也沒有統稱“胡琴”。“胡琴”一詞源于蒙古語“胡爾”,而“胡爾”在歷史文獻中最早出現于唐代,當時記作“忽雷”。

      1.1 “胡爾”與“胡琴”在唐代的范疇與指向

      “胡琴”一詞在唐代的范疇與指向比較寬泛,系指由北方少數民族傳入唐代的如忽雷、琵琶等彈撥類樂器的總稱。“胡琴”在唐代的范疇與指向很豐富,從字面上理解,可解釋為“胡人所奏之樂器”。有些學者認為在唐代胡琴就是指忽雷,也有些學者認為在唐代胡琴就是指琵琶,還有學者認為唐代胡琴的含義泛指我國西域和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以及東流傳入中原的彈拔樂器的結論。綜合以上眾多學者的觀點和史料,可以發現唐代“胡爾”與“胡琴”指的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或西域人所演奏的樂器,統稱即為“胡人”的樂器,并且都是彈撥樂器。弓弦類樂器的出現雖然也始于唐代,但在唐代的發展極為薄弱,據載在當時只有兩種拉弦樂器:一種是軋箏,約有七條弦,是用竹片擦弦發音的;一種是奚琴,有兩條弦,是用竹片在兩弦之間擦弦發音的。

      1.2 “胡爾”與“胡琴”在宋代的范疇與指向

      從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宋代人繪畫的《番王按樂圖》來看,宋代還有一種用棍棒拉奏的胡琴。這種胡琴形似唐代彈奏的胡琴“忽雷”。可見“胡爾(忽雷)”一詞在宋代的指向與含意承襲了唐代,所指向樂器基本沒有改變,但“胡琴”一詞在宋代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向。始見于唐代的兩種弓弦類樂器軋箏與奚琴,到了南宋時期奚琴改名為嵇琴,有七條弦的軋箏,改名為秦,而馬尾胡琴在宋代的出現,正式揭開了弓弦類樂器梨形琴箱與筒形琴箱兩大類繁榮發展的序幕。唐代胡琴的含意是泛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和西域的彈撥樂器,主要是指傳入中原的忽雷、琵琶等梨形琴箱彈撥樂器,有時也專指忽雷或琵琶。到了宋代,由于琵琶、忽雷等樂器在中原的廣泛普及,已不再將其稱之為胡琴了,但“胡琴”這一稱謂在宋代依然被沿襲了下來,不過其含意不再指琵琶、忽雷,而是泛指北方少數民族和西域的彈撥樂器。宋代“胡琴”所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和西域的彈撥樂器在樂器形制上較之唐代,除了梨形琴箱外,還出現了方型琴箱的彈撥樂器。

      2 唐宋時期“奚琴”的范疇與指向

      有關奚琴的記載,最早見于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竹引檢琴(即奚琴)入,花邀戴客過”的詩句,其形制陳腸在《樂書》中作了介紹:“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艘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從書中對奚琴所繪圖像及其描述可以推知,奚琴的形制類似于今天的二胡,所以說它是二胡的前身是成立的。陳旸之所以將“奚琴”稱為“胡樂”,是因為奚族是居住在我國北方地區(現內蒙古、吉林、遼寧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據陳旸所考,奚琴當為唐朝末年我國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種樂器。它是在古代彈弦樂器弦鼗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與軋箏相似,不同之處是奚琴只有兩條琴弦,軋時竹片不在弦的上面而處于兩弦之間。奚琴在唐宋時期,既是拉弦樂器,又是彈撥樂器,兩種演奏方法兼而有之,說明奚琴正處于由彈弦樂器向拉弦樂器過渡的時期。

      唐代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胡風流行,在禮儀、文化、習俗等方面都深受鮮卑族的影響。所以,有學者認為:“唐人既不是魏晉以前的漢人的簡單延續,也不是胡族單向地融入漢族,而是漢胡互化產生的民族共同體。”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奚琴被稱為“胡琴”似乎很正常。但是,古稱的“胡琴”并非專指奚琴,它實際上應是泛指少數民族或外來的彈撥樂器和拉弦樂器。漢劉熙《釋名》有“批把本出于胡中”之句,即是說琵琶以出胡中,而名胡琴。唐初四川射洪大詩人陳子昂,曾以千金買一胡琴,即是琵琶,直至唐宋之時,對琵琶、忽雷等彈弦樂器,還稱之為胡琴。所以,胡琴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北方、西北方少數民族所用樂器的統稱,近代才作為奚琴類拉弦樂器的專稱。

      3 唐宋時期“胡琴”“奚琴”“嵇琴”的轉化及原因

      唐朝在“安史之亂”后,對胡人的厭惡感逐漸形成了一種對唐朝前期胡化現象的否定,在唐代晚期對“胡化”排斥的情勢下,被稱為“奚琴”“胡琴”的樂器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就是嵇琴以及稽琴這樣的名稱出現的由來。

      宋代高承在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撰輯的《事物紀原》中說:“杜摯賦序曰:秦末人苦長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記以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長尺余。然則擊弦于鼓首而屬之于柄末,與琵琶極不仿佛,其狀今稽琴也。是嵇康琴為弦鼗遺象明矣。”在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卷八中還這樣說:“稽琴本嵇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軋之,其聲清亮。”這兩段記載,很清楚地表明,在宋代,人們已經不再稱“奚琴”或者“胡琴”,而是將其稱為“嵇琴”或者“稽琴”。

      宋代之所以將“奚琴”“胡琴”稱為“嵇琴”“稽琴”,原因可能是宋王朝對“胡”特別反感,甚至在宮中也避忌胡名,因此“奚琴”“胡琴”這樣明顯帶有“胡”之痕跡的樂器名稱自然不受歡迎;宋代又是特別強調“文治”的時代,而深受文人尊敬的嵇康早就有關于“嵇琴”的記載,加之“嵇”“稽”二字又正好與“奚”字同音,于是就順理成章地以“嵇琴”“稽琴”取代“奚琴”“胡琴”了。南宋之后又是北方“胡人”蒙古貴族建立的元朝,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再次廣為交流、融匯。這時的奚琴、嵇琴、稽琴等不同的名稱都統稱為胡琴,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了蒙古族彈弦樂器的特點,形成了其形制與今日流行的龍頭二胡比較接近的新胡琴。元代的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于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于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從元代開始,胡琴之名逐漸成為拉弦樂器的泛稱。

      綜上所述,“胡琴”一詞在唐代指由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東流而入中原的樂器的總稱,隨著胡部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像忽雷、琵琶一類的樂器也隨之融入中原,此時“胡琴”這一名詞便作為北方少數民族樂器的專有名詞。自宋代由奚部傳來的拉弦樂器奚琴就成為原來胡琴的代替者,后又因宋代對胡化的排斥,將奚琴改名為嵇琴。

      參考文獻:

      [1] 李葆嘉.奚琴、嵇琴、胡琴名實考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2(1):56-62.

      [2]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3] 陳旸(宋).樂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曹貞華.全唐詩中的撥弦樂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5] 馬韻斐.中國拉奏弦鳴樂器史源新探[D].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4.

      [6] 岳鍵.胡琴溯源[J].民族藝林,2015(01):86-89.

      [7] 歐純純.唐代琴詩之風貌[J].臺灣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弦樂器 樂器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18到20岁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80电影天堂网理论r片| 国产白白视频在线观看2| 麻豆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台湾佬中文娱乐在线| 男女很舒服爽视频免费|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 麻豆91免费视频|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色呦呦网站在线观看| 噜噜噜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亚洲毛片在线看|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性欧美高清come|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日本动漫打扑克动画片樱花动漫|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chinesestockings国产|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 动漫美女羞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