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由太平鑼鼓在戴埠小學中的傳承所想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19日 12:23

      傳承隊伍從30人壯大到1300多人-溧陽市戴埠中心小學做 太平鑼鼓操

      許秋實

      摘要:太平鑼鼓是戴埠一項省級非遺項目,源于清末的太平軍軍樂,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戴埠小學作為學生素質拓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也作為非遺文化保護的一個重要方式,筆者通過自身走訪并與深海華校長進行交流進一步了解了太平鑼鼓的古今面貌。本文就太平鑼鼓在傳承時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闡述,并且針對在解決這些問題時需要注意的難點做了討論。不管如何,戴埠小學引入太平鑼鼓進入學校教學是與時俱進的,而戴埠小學文化傳承的經驗更是有值得周邊地區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關鍵詞:太平鑼鼓 戴埠小學 非遺

      溧陽市戴埠鎮的太平鑼鼓是當地頗有特色的一類省級非遺項目,其中“太平”二字來源于清朝時期的太平軍,原名為太平軍鑼鼓,此鑼鼓最初為太平軍軍隊作為軍樂使用,爾后經過上百年的傳承,也為了迎合時代氛圍,取其中的“太平”二字,有“天下太平”之意,形成了頗有地方特色的太平鑼鼓。

      溧陽戴埠在清代曾是太平軍最重要的戰略據點之一,侍王李世賢駐守戴埠長達四年之久,戰時,太平軍把太平鑼鼓作為軍樂鼓舞士氣,平時將士們就在當地祠堂里架起鑼鼓操練,當地老百姓耳濡目染中也被這種熱烈的鑼鼓所吸引,后來這套鑼鼓也在當地老百姓中廣泛流傳。1980年7月,在全國太平天國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專題研討,一致認為,戴埠太平鑼鼓是目前所知的太平鑼鼓中唯一現存實例。斗轉星移,太平天國也早已遠去,在戴埠傳承的太平鑼鼓沒有了疆場硝煙,沒有了沖鋒陷陣,在日后的一百多年里,太平鑼鼓的作用已經慢慢的從戰場軍樂轉變為老百姓生活中的娛樂活動和彰顯節日喜慶的一種方式。而對于太平鑼鼓樂的保護,不管是政府、民間還是學界一直都沒有間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曾經有上海音樂學院來戴埠考察,搜集了大量太平鑼鼓譜例資料;2010年,更是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戴埠小學于1996年邀請了很多體育、文化、音樂等專業的教授專家根據太平鑼鼓節奏,結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創作出了一套新太平鑼鼓操。近年來,太平鑼鼓更是在沈海華校長的帶領下在廣大百姓中取得了很高的知名度,為這項傳統鑼鼓樂開創了新的傳承方式。

      首先新的太平鑼鼓操參考了傳統太平鑼鼓的備馬、操練、出征、激戰、捷、同慶六個大鑼鼓組曲目,分別為六個年級的學生來學習,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不同身體發育情況和對于不同樂器的駕馭程度進行操練。

      戴埠在宋代時曾名為“舉善鎮”,苦吟詩人孟郊曾在溧陽作縣尉,感念于其母親的辛苦操勞,在當地寫下了著名詩篇《游子吟》。春秋時期,溧陽的賴水邊,發生了動人的誠信之約——史貞女與伍子胥的故事。所以在戴埠,中國傳統中的信、義、善、文化有很深的群眾基礎,在鑼鼓操的隊形編排中。除了參考傳統的隊形編排,還加入了善、孝、誠、信等元素,讓學生在操練的過程中,也能領略到傳統的美德教育,對學生有強身健體、塑造品德等作用。演出時全場一千多人全部參與其中,場面異常宏大震撼,體育、美育、德育融為一體,不得不佩服當地教育工作者的用心。

      在樂器改良方面,時過境遷,傳統太平鑼鼓樂隊的樂器有些已不能滿足現如今大眾對于音樂審美的需求,例如“招軍”——一種長形的喇叭狀樂器,又名長喇叭,這種樂器在吳地區域內的民間多有使用,作為烘托氣氛之用,僅能夠吹奏一種音高,為了增加樂器聲音效果,戴埠小學從安徽采購回樂器后,再把招軍的吹嘴安裝笛頭,使之擴寬了音域,穩定了音準,也更加的便于學習。相對來說,招軍在安徽的東部地區也多有使用,但很少有人對于這種古老樂器進行改良,或者對于樂器配置進行重新思考和規劃,這些可能是需要引起我們思考的。更讓筆者眼前一亮的是沈校長贈送了一些本校編寫的小學教本,這些教本以本地特色為主,結合了愛國勤勞等傳統美德,既滿足了學生素質教育的需求,又讓學生感受到家鄉自身的歷史與文化,能夠樹立起學生對于家鄉的自豪感。不僅如此,在校內還修建了太平鑼鼓展覽館、樂器室等,隨處可見的鑼鼓元素,這些經驗是值得其他地方音樂教育工作者學習的。

      最后說到外界的支持力度,在政府方面,當地政府的投入可謂是“盡心盡力”。早于1984年,當地政府就開始組織太平鑼鼓演出團隊,通過在當地的行進過程中的觀察以及走訪能夠發現,這種太平鑼鼓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包括2010年太平鑼鼓成功申請江蘇省級非遺項目,以及每年的溧陽旅游節中太平鑼鼓的展演,這些活動與演出都極大的拓寬了太平鑼鼓的知名度,打開知名度的同時再吸引更多的保護資金等,使得對于太平鑼鼓的保護工作能夠良性循環,這些對于文化事業的引導可謂之“盡心”。至于物質方面,當地政府先后投入上百萬元用于購買及更換樂器和設立“鄉村少年宮”等,讓老百姓轉變對于太平鑼鼓的態度,普及文化保護的意識,這種對于物質上的投入可謂是“盡力”。當然,在交流中沈海華校長也坦言,對于太平鑼鼓的保護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存在,比如說學生家長不理解,一些太平鑼鼓老樂手頻繁的接喪事演出,而這種鑼鼓樂又不適合白事的氛圍;學生升學而導致的人員流失;還有古譜的遺散及老藝人的逐漸老去等等,但不得不說就周邊省市來講,戴埠的非遺保護與發揚無疑是走在前列的。筆者認為,當前需要更多注意的反而是當太平鑼鼓得到發揚,樂段節奏樂器等得到改進,但怎樣與保護古老文化的原態性作很好的平衡,文物保護遵求的一個原則就是,照舊如舊,文化保護是不是也應當如此?筆者之前在西安考察西安鼓樂時有機會與臺灣尺八名家蔡鴻文老師交流鑼鼓樂的傳承便說到過類似問題,日本是最早使用簡譜記譜的亞洲國家之一,清末更是流傳至中國使我國開始了簡譜時代,此舉極大的使音樂在老百姓中得到普及,而日本的鑼鼓譜在古代與中國一樣,是無法表示樂段節奏的,后來慢慢的在日本的鑼鼓古譜中加入了現代音樂意義的節奏記號等,使鑼鼓音樂更便于記錄與流傳。當筆者提出此舉是否破壞了傳統音樂的原樣性時,蔡老師回答,那些晦澀難懂的古譜當無人能懂時,也便慢慢終結了,類似例子,比如,中國古樂幾乎很少有古譜能夠流傳至今,而進行適當的改進,使古老的樂譜能夠得到傳承。但同時蔡老師也說到,怎樣能夠在保護與發展中平衡,這是一個需要智慧的事情,適當改良的同時怎樣不至于人為的破壞傳統的文化環境,看來這是擺在當地文化保護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但對比緊鄰的中部地區,可能需要關注的就不止這些了。其他存在問題還有外界支持力度不多,政府財政不足,當地非遺傳承人的思想過于保守等,當然這些也需要我們這些音樂工作者多多呼吁,多研究對于古老的傳統音樂的改良方法,多吸收周邊例如戴埠地區傳統音樂保護的經驗,只有做好了這些,我們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對傳統音樂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參考文獻:

      [1]江蘇溧陽太平鑼鼓隊.戴埠太平鑼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R].2009.

      [2]史文勛.太平鑼鼓的保護、傳承與發展[J].文學界:理論版,2012,(09):276-277.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鑼鼓 文章 太平軍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4444在线观看片|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国产麻豆交换夫妇| bbbbbbbbb欧美bbb| 国内自产一区c区|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yellow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在线你懂的网站|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 最新中文字幕电影免费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日本三级片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小受被强攻按做到哭男男|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天仙tv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高清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放| 国产女同在线观看| 调教家政妇第38话无删减|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欧美精品束缚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六月在线观看|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男人j放进女人p动态图视频| 免费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