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簡析不同地域《茉莉花》的民歌特色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19日 06:56

      民歌《茉莉花》-12冊6單元-民歌茉莉花12冊6單元

      袁玲娟

      摘要:我國是歷史文化古國,擁有悠久的音樂歷史。與此同時,我國還有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特點,這一特點導致同一種類的音樂在各地區長期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這主要是我國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差異、文化傳統差異和人民生活方式差異等造成的。因此同一首歌在我國甚至可以形成幾十種版本,本文以民歌《茉莉花》為例,對不同地域《茉莉花》的演唱風格和特色進行了介紹,希望對我國音樂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不同地域 《茉莉花》 民歌特色

      樸實的人民,通過自身的勞動,不斷創造生活的過程也是民歌產生的源頭。民歌源于生活,同時也深刻影響著生活。在我國的多種音樂文化種類當中,民歌是以口頭創作的形式產生的,但是它能夠傳達出更加真摯的情感,在歷史的長期積累過程中,它傳遞了我國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區的民歌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民族特征。《茉莉花》是我國典型的民歌代表作之一,它廣為人知,而東北、江蘇等地的民歌更是呈現出獨特的魅力而吸引了眾多的音樂愛好者。本文對不同地域《茉莉花》演唱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特色進行了對比和分析,希望為我國民歌愛好者、學習者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一、《茉莉花》在民間的流傳

      (一)民歌《茉莉花》的起源

      清朝乾隆時期是《茉莉花》產生的年代,至今為止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該曲目一經產生,就得以廣泛的流傳。其擁有委婉動人和優美的曲調,作曲家運用婉轉抒情的方式構建了起伏的旋律。最初,這一曲目的名稱叫做《鮮花調》,這同這一曲目最初的歌唱具有緊密的聯系[1]。現階段,《茉莉花》不僅被我國各個地區的人民廣泛的傳唱,同時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因此被改編成了多種風格。但是,不論曲目的風格如何轉變,其中蘊含著的精神始終是一致的,這一點可以從部分樂句中看出來。清朝時期的《鮮花調》是現代各種風格《茉莉花》的“母曲”,各地區在發展中,不斷將自身的民族風情、生活習俗以及精神理念融入到這一曲目中,從而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茉莉花》風格。這也充分說明,《茉莉花》這一曲目在多年來始終深受人民喜愛,它所傳達的精神、情感能夠符合人民對生活的憧憬,也能夠通過茉莉花高潔的品質,來鼓舞人們在生活中、困苦中勇敢的站起來[2]。因此,在不斷的傳唱這一曲目的過程中,受地域因素的影響,節奏以及旋律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部分地區的《茉莉花》,還極大的轉變了原有的調式和調性,還有一些地區將當地的地方語言的襯詞、襯腔融入到《茉莉花》當中,從而造就了各具特色、充滿魅力和智慧的《茉莉花》。

      (二)《茉莉花》不同版本形成的地理因素

      在《茉莉花》廣泛傳唱并形成多種風格特色的過程中,最深受歡迎的《茉莉花》版本是江蘇、河北、東北三省改編而成的《茉莉花》。地理位置上的不同,造成了南北語言之間的差別,這是不同地區《茉莉花》的最大區別。針對東北《茉莉花》來講,在對其演唱的過程中,通過起伏較大的旋律和演唱者粗獷嘹亮的歌聲,充分傳達出了熱情奔放的情感[3]。東北《茉莉花》中,存在大量的襯詞襯腔,其有效增添了《茉莉花》的東北特色,給予人一種爽朗豪邁之感;而河北的《茉莉花》在演唱的過程中,除了同樣擁有優美的旋律,同時也更加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詼諧風趣的感覺。具體演唱的過程中,擁有最為輕緩的速度,敘述性強。在對《茉莉花》進行改編和傳唱的過程中,河北《茉莉花》中積極融入了地方戲曲曲藝因素,促使河北《茉莉花》將唐山皮影戲的戲曲味道表達了出來,促使其韻味更加獨特;上乘《鮮花調》是江蘇《茉莉花》發展的源頭,其流傳的主要形式是揚州清曲,在長期的發展中,不斷的經過藝術家的整理和推廣,促使現階段的江蘇《茉莉花》呈現出了民族小調的特色[4]。在實際演唱過程中,對細膩情感的表達和對典雅清新氛圍的構建,要求演唱者熟練的應用一唱三嘆的方式,保證演唱過程中的自然性和流暢性,并努力構建規整的結構,從而更能夠實現同聽眾之間的精神交流。

      二、不同地域《茉莉花》的民歌特色

      (一)東北民歌《茉莉花》

      說到東北,人們就想到了黝黑的土地、淳樸而豪爽的民風以及樂觀積極的精神,而這些精神也在東北民歌中充分的體現出來。通常情況下,藝術家在進行東北民歌創作的過程中,都會將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融入其中、同時也會將年輕男女之間熱烈的情感表達出來、部分東北民歌也會對青山綠水等美景進行描繪用以傳達情感等。由此可見,東北民歌表達出來的都是最真摯的情感,民俗畫面擁有濃烈的地方色彩[5]。典型的東北民歌《烏蘇里船歌》《瞧情郎》等的欣賞過程中,大江南北的人們甚至都能夠聞到曲目當中傳遞出來的東北特產玉米的香味。

      針對東北民歌《茉莉花》來講,其旋律也是獨具特色,重復和反復的表現手法被應用于曲目當中,并在接下來的編曲和演唱過程中,綜合應用了“緊縮”和“加花”等多種手法。其旋律中,四度旋律音程出現的頻率最高,同時也對小三度音程進行了突出處理,因此會產生規整的節奏和較強的旋律性。在東北民歌《茉莉花》中,藝術家為了達到情感表達的目的,積極應用了短小簡練的手法,提升了音樂形象的生動性。

      在眾多的《茉莉花》旋律中,東北民歌《茉莉花》旋律最為明朗,同自然語言形態最為接近,在準確生動的展現形象的過程中,對2/4拍進行了應用,提升了曲目的活力,也充分展現了東北的地方特色。

      (二)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本身也擁有三個區域特征,冀西北、冀東、冀中三個地區的《茉莉花》各具特色。

      1.冀西北民歌《茉莉花》的特點

      該地區民歌通常受爛席片和山歌的影響較大,其小調中也體現出了冀西北民歌所處區域的地理環境特點,即太行山區。其民歌多為(da.dada dada da)的二人臺典型節奏特征,在精簡的結構中,應用了上下句對應的樂句和多變的襯詞;徵調式同商調式的綜合應用,突出了區域特點。這一《茉莉花》呈現出了豪爽的風格,在聆聽的過程中,更能夠打動聽眾的心靈。

      2.冀東民歌《茉莉花》的特點

      旋律清麗是冀東的《茉莉花》最大的特點,大粘連現象常常產生于樂句中,委婉連綿的拖腔,再加上豐富的襯詞、襯句和跳進的六度、七度,極大的突出了冀東民歌《茉莉花》的特點[6]。徵調式是主要調式類型,同時還綜合應用了宮調式和羽調式。非方整型結構的應用呈現出了較強的自由性。同另外兩個區域的《茉莉花》相比,凸顯出了樸素率直的音樂性格。

      3.冀中民歌《茉莉花》的特點

      同以上兩個區域相比,冀中民歌《茉莉花》呈現出更加規整的結構特點,其主體結構是四句體方整型結構;徵調式是整個調式中的主要類型,同時也增加了對宮調式的應用數量;通常情況下,在演唱過程中呈現出了一定的弱起動機和散板起句特點;短小規整是襯句的主要特點,在對節奏型進行墊襯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對襯詞進行充分的應用[7]。因此,冀中民歌《茉莉花》不僅融合了以上兩個地區《茉莉花》的特點,也展現了獨具一格的旋律風格,例如跳進在宮音和角音之間的體現和下行進行的變宮、商、徵音等,促使冀中民歌《茉莉花》呈現出了簡潔、干凈的特點,充分展現了本地區人民淳樸直爽的民風。

      (三)江蘇民歌《茉莉花》

      江蘇民歌《茉莉花》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一經產生便得以迅速傳播。“鮮花調”是其曲名,在鳴唱的過程中,擁有上百種的唱法,由于不同唱法在江蘇民歌《茉莉花》都非常相似,因此業內人士將其稱之為“近似音調”。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的明清時期,該曲調廣泛流傳,而江浙是其流傳的主要位置[8]。最初,它屬于秧歌小調,獨屬于揚州,在長期的發展中,當地各個時期著名的藝人不斷的對該曲目進行雕琢,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鮮花調”,同時它也成為了揚州清曲的曲牌名。現階段,世界各國都對《茉莉花》有所了解,其中最受喜愛的就是江蘇民歌《茉莉花》,因為它擁有嚴謹的結構和委婉流暢的曲調。

      《茉莉花》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其歌詞代表了柔美、淳樸的情感,并將這一情感,通過對茉莉花的贊美表達出來。《綴白裘》中對《茉莉花》歌詞進行了記載,該戲曲劇本集出版于清朝乾隆年間,這可以充分說明《茉莉花》產生的歷史,以及其深遠的影響力。

      三、結語

      《茉莉花》不僅在我國國內廣為人知,同時也被廣泛流傳到了世界各地,被改編成了多種音樂類型。針對我國國內的民歌《茉莉花》來講,無論哪一地區的演唱方法,都體現了這首區域古老、神秘和美麗的旋律。而不同地區的人民再將自身的生活習俗、民族特色等融入到《茉莉花》的演唱當中時,更促使這首曲目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風格。東北唱法中的《茉莉花》給予人一種粗獷的感覺,促使“茉莉花”這一優美細膩的形象,透出了一股傲氣,因而更加突出了它的美麗。而河北、江蘇等地的《茉莉花》也都呈現出了自身的民歌特色,它們共同給予了人們一種精神和藝術領域的享受,為每個人心目中開放的茉莉花注入了靈魂。

      參考文獻:

      [1]李育強.東西南北 茉莉芬芳——不同地域《茉莉花》的藝術特色[J].長沙大學學報,2014,(01):122-123.

      [2]王耀華.泉港北管“唱曲”對【鮮花調】、【孟姜女調】的運用、變易及其規律性[J].中國音樂學,2015,(01):82-92.

      [3]王娜娜,陳嬌.論民歌《茉莉花》在傳播中的南北地域性差異——以江蘇、河北地區為例[J].大眾文藝,2016,(16):39-40.

      [4]連赟.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流變——從民歌《茉莉花》的源流之爭說起[J].藝術百家,2010,(S2):13-17.

      [5]張麗萍.淺談中國民歌的地域差異及其地域特色的成因[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5,(25):232-233.

      [6]孫偉.花香爛漫 異彩紛呈——談各地方不同風格的《茉莉花》民歌[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4):190.

      [7]鄧瑩.如煙江南茉莉 古樸陜北牲靈——從《茉莉花》和《趕牲靈》的比較中認識其地域特色及產生原因[J].藝術探索,2014,(05):148-150.

      [8]殷子晴.民族聲樂中傳統民歌作品風格的把握及對其未來發展的暗示[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02):182-185.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茉莉花 民歌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丰满上司的美乳| 日本口工h全彩漫画大全| 久萆下载app下载入口|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 可以**的网址|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欧美成人久久久|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txt下载|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好男人在线社区| a级黄色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麻豆天美精东果冻星空|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 韩剧学生的妈妈|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视频播放网站|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电影| 爱豆传媒在线视频观看网站入口 | 四虎影视色费永久在线观看| 男孩子和男孩子做到哭泰国|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cesd—819|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第一页|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无限资源日产好片| 三级黄色片免费看|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8禁男女无遮挡啪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