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楊蔭瀏與郝路易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20日 11:55

      郝塞·路易在比賽中積極拼搶-康師傅發威大勝現代 主力狀態上佳外援...

      于濤

      摘要:楊蔭瀏是在中國音樂學諸多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一位音樂學家。他不但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而且精通多種樂器演奏技術和相關理論,并且重實踐,故能在中國音樂學的各個領域做出一番成就。本文記述了楊蔭瀏早年與郝路易的經歷,其目的是闡述他接觸、了解基督教音樂的過程;"干媽"郝路易對他的影響;介紹他在基督教音樂方面的理論成果和音樂創作,從而使后人對他的貢獻有更為深刻的了解。

      關鍵詞:楊蔭瀏 郝路易 基督教音樂 贊美詩 《普天頌贊》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2-0039-03

      楊蔭瀏,音樂學家,在中國音樂學諸多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中國音樂學學科的先驅。宗教音樂是他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無論道教音樂、佛教音樂,還是基督教音樂,他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付諸實踐,成果頗豐。楊蔭瀏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他成為基督教徒,與他“干媽”郝路易——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之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她的引導、鼓勵下,楊蔭瀏進入了基督教,成為中華圣公會的一名信徒,使其從此走上基督教音樂的探索與研究之路。

      郝路易(Louis Strong Hammond,1887-1945)是美國新教圣公會團(The American Protestant Episcopal Mission)的一位傳教士。早在清朝末期,美國新教圣公會團向中國派遣傳教士進行傳教。在基督教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歷史上,美國新教圣公會團是較早向中國派傳教士的差會之一。1887年,郝路易出生于美國中西部伊利諾伊斯州(Illinois)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她的外公是一位牧師,家中許多成員均篤信基督教。郝路易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這四人因受到母親的影響,都在藝術、文學方面造詣頗深。

      在以往的研究中,關于楊蔭瀏遇見郝路易具體時間的記述各不相同。有些學者以楊蔭瀏晚年自己敘述的“十二歲那年,遇到美國傳教士郝路易”這句話為依據,如田青《楊蔭瀏與宗教音樂》、周頤的碩士學位論文《赤子心懷有隱曲——楊蔭瀏學術史實抉微》中均有相關記述;有的則不贊同該說法。宮宏宇認為他們倆初次見面時間是楊蔭瀏十二歲這個說法不正確,是楊蔭瀏回憶有誤。據宮宏宇了解,郝路易是1913年9月27日抵華,而楊蔭瀏生于1899年11月10日,所以當時他們遇見時楊蔭瀏應該是十四歲[1];華蔚芳、伍雍誼在《民族音樂傳統接力賽的健將》提到:“10歲時偶然見到了在無錫的郝路易”;楊周懷文中記錄楊蔭瀏十一歲遇見了郝路易[2]。至于具體時間,筆者現存疑,因為沒有確切史料可證。但從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至少能得知,楊蔭瀏在十幾歲的少年時期就遇見了“干媽”——郝路易。

      楊蔭瀏早年學習英語、西方音樂作曲技法,以及加入基督教,并編寫贊美詩《普天頌贊》都是受到郝路易的影響。郝路易不但教授楊蔭瀏西方音樂理論知識和樂器的演奏技巧,她還對楊蔭瀏看待中國音樂的態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楊蔭瀏在《西方民族音樂觀》中記載:“郝母雖教人西方作曲,卻極力主張中國人應研究國樂?!盵3]學習是雙向的,在郝路易帶給楊蔭瀏西方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了楊蔭瀏的影響。曹安和曾回憶道:“楊蔭瀏教她吹笙、昆曲及音韻學?;ソ袒W,成忘年之交?!盵4]

      基督教傳入中國,贊美詩也隨之而來。這些贊美詩在中國各地的基督教會中廣為傳唱。起初,許多外國傳教士也試圖編寫適合中國教徒頌唱的贊美詩,例如:1818年,英國倫敦福音會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編寫的《養心神詩》。該詩集歌詞為漢語,在此之前贊美詩的歌詞都是拉丁文。所以,馬禮遜編寫的《養心神詩》開創了贊美詩中文歌詞的先例。從此以后,編寫適合中國人歌唱的贊美詩受到傳教士的推崇,其中有一部分還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1872年由布勞蓋(H. Blodegt,1825-1093)和富善(Ch. Goodrich)編的《頌主詩歌》,被公認是內容豐富,并產生廣泛影響的詩集;[5]同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狄就烈(Julia Brown Mateer,1837-1898)編輯的《圣詩譜》,也受到中國各地基督教徒的好評。為了更加方便中國教徒傳唱,一些傳教士不僅僅專注于使用中文歌詞,他們還致力于將基督教音樂中國化。1883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和他的夫人編寫了工尺譜版的贊美詩集——《小詩譜》,其中收錄了部分中國曲調;同年,為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做出卓越貢獻的席勝魔(原名子直,1835-1896)譜寫的《我們這次聚會有個緣故》,是中國人創作的第一首贊美詩。[6]到了20世紀初,隨著基督教的發展和社會的急劇變化,原有的贊美詩集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需要,編一本通用的、實用的、能全面滿足所有中國基督徒宗教生活需要的贊美詩集的工作,就顯得越來越迫切與重要了。[7]

      20世紀30年代末,楊蔭瀏被聘為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委員,留在昆明工作。郝路易突然抵達昆明,在其建議下楊蔭瀏辭職,并同她一起去上海。1928年,中華基督教圣公會決定編一本可使全國各地圣公會通用的贊美詩集。經郝路義推薦,楊蔭瀏參與編纂工作,并被聘為“中華圣公會統一贊美詩委員會”委員。工作伊始,楊蔭瀏的工作任務是修改20首翻譯成中文的贊美詩。在此過程中,他發現這些贊美詩雖然語言流暢、內容貼切,但是不符合格律要求,并不適于歌唱。于是,他辭去教職,成為編寫贊美詩集的專職人員,每月有四百美元的薪水。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豐厚的薪水不但給楊蔭瀏的生活提供了保障,還可以讓他“在那里自由自在地聽音樂、彈琴、畫畫,順便把藝術的‘感情‘找回來”[8]。他先后赴南京、杭州兩地收集資料、調查實踐,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編成《頌主詩集》。該書于1931年完成,由圣公會內部出版。與此同時,基督教的另一教派美以美會也在籌備編輯贊美詩一事。于是,在中國當時最大的教會組織——中華基督教會的倡議、呼吁下,各教會準備合作編輯一本新的贊美詩集。中華基督教會、中華圣公會、美以美會、華北公理會、華東浸禮會和監理會6個基督教宗派決定聯合編輯一本可供全國基督徒通用的贊美詩集,并成立了“六公會聯合圣歌編輯委員會”,楊蔭瀏被推舉為總干事。

      1932年7月,聯合圣歌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歷時10天。這次會議確定了編纂的“理想與目的”:“本委員會之目的,為欲產生一足以表現中國全體基督徒教會贊美與最高尚的熱誠之詩本。希望藉著屬靈的思想,文字之趣致,與音樂之標準,在各教會中,增高中文圣歌之質。故所產生之詩本,務期適于喚起各種基督徒團體禮拜時之虔敬心,務必包含一切時節,與教會生活各方面之所需要之詩,所包含之詩,務期使教會以內之男女老幼,不分教育程度,皆能了解,且在可能范圍以內,使教會以外之人,亦易于了解?!盵9]從此,楊蔭瀏肩負贊美詩集編輯工作之重任。委員會中所有委員以及各個教會成員對詩集的意見與建議,都要匯總到楊蔭瀏這里,并且委員會選定圣歌的歌詞或是樂曲旋律,都需要楊蔭瀏斟酌。楊蔭瀏把編撰《普天頌贊》過程中所遇見的遴選、翻譯,以及作詞、作曲、和聲編配等問題都記錄下來,發表在《真理與生命》上?!墩胬砼c生命》是劉廷芳主編,燕京大學宗教學院出版的宗教月刊雜志。劉廷芳特意在該雜志中開辟了宗教音樂理論專欄《圣歌與圣樂》。楊蔭瀏大部分相關文章均發表于此,如《圣歌探討之初步》《中國信徒對于撰譯圣歌的文字觀》《中國信徒對于配合圣歌音樂上的主張》《圣歌的翻譯》《圣歌音調史》等等。

      《普天頌贊》贊美詩集于1936年3月由上海廣學會出版。該書收有曲調548首,其中楊蔭瀏與劉廷芳合作翻譯、修訂210首。在這210首中,由楊蔭瀏自己單獨翻譯的有150首。 [10]該詩集中,楊蔭瀏自己作曲的有13首,自己作詞的有10首。他所譜的13首曲子都有曲名,分別是:《豐禾吟》(1935年)、《佳偶》(1935年)、《中華》(1935年)、《美地》(1935年)、《救恩》(1935年)、《三省》(1934年)、《起來》(1930年)、《惟靠耶穌》(1934年)、《風滿樓》(1930年)、《愛神調》(1931年)、《掃墓》(1935年)、《學校》(1935年)和《分享》(1933年)。他還為數字譜(即簡譜)的《普天頌贊》撰寫了序言。楊蔭瀏的作品中很多曲子曲調來源于古琴曲、古曲,深受中國基督徒的喜愛,并廣為傳唱。1983年,中國基督教成立圣詩委員會,決定編輯一本《贊美詩新編》,該書收集了楊蔭瀏作詞、作曲或者翻譯的贊美詩51首。該書為當時全國基督教徒通用之書。

      楊蔭瀏一生致力于中國音樂學事業。他不但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而且精通多種樂器演奏技術和相關理論,所以才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贊美詩。同時,也抹不去郝路易的功勞。若不是受到“干媽”的影響與幫助,后人也許在《普天頌贊》中就追尋不到楊蔭瀏的“影子”了。迄今為止,在中國各地的基督教會中,由楊蔭瀏創作或改編的一些贊美詩仍被頌唱。不夸張的講,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國基督信徒的地方,就能聽到《普天頌贊》的聲音,就能想到楊蔭瀏的貢獻,就抹不去楊蔭瀏與郝路易那段緣。

      注釋:

      [1][新西蘭]宮宏宇:《楊蔭瀏的傳教士老師——郝路易其人、其事考》,《中國音樂學》,2011年第1期。

      [2]楊周懷:《楊蔭瀏先生在中國基督教贊美詩的翻譯、編曲、作曲及作詞方面所作的貢獻》,《中國音樂學》,1999年第4期。

      [3]周頤:《赤子心懷有隱曲——楊蔭瀏學術史實抉微》,碩士學位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第15頁。

      [4]周頤:《赤子心懷有隱曲——楊蔭瀏學術史實抉微》,碩士學位論文,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第16頁。

      [5]馮文慈:《中外音樂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54頁。

      [6]陶亞兵:《中西音樂交流史稿》,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頁。

      [7]田青:《楊蔭瀏與中國宗教音樂》,《音樂研究》,2000年第1期。

      [8]喬建中:《楊先生的音樂之路》,《中國音樂學》,1999年第4期。

      [9]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楊蔭瀏全集第13卷:雜文 詩歌 譯文 年表》,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0頁。

      [10]翟風儉:《楊蔭瀏中國宗教音樂研究的拓荒者》,《中國宗教》,2009年第2期。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路易 龔琳娜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黄毛片|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贵妇的变态yin乱|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99在线a视频|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 国产免费卡一卡三卡乱码| 美女被吸乳老师羞羞漫画| 卡通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特大巨黑吊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2019精品| 女人被男人狂躁免费视频| gⅴh372hd禁断介护老人|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 成年午夜性视频|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2021不卡| 91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放|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