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20日 10:22

      倡導科學藝術發展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徐童 鐘宏桃

      摘要:藝術教育從普遍意義上講,是指對學生藝術修養方面的培養,是訓練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表現美、維護美的能力的活動,它可滲透于素質教育的每個角落。但是現今的藝術教育卻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藝術教育被邊緣化,另一方面是藝術教育自身發展的不完善。對此本文對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藝術教育 素質教育 藝術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2-0160-03

      一、素質教育與藝術教育

      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糾正社會上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一些學者開始撰文論述勞動者素質、國民素質、人才素質等問題,呼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素質教育”這一概念由此出現。素質教育中的“素質”從一開始提出就不僅僅是指生理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天賦,而是包括前兩者和社會文化層面的廣義概念。素質教育就是提高人們的自然素質和社會素質的教育,詳細地說是身體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教育、政治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美德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 [1]。

      在筆者看來,藝術教育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和手段,對培養人文精神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二者對于人類文化來說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而人文文化關注的重點是接受者內在的情感世界,這恰恰是藝術的學習所強調的——飽滿的情感、豐富的想象以及敏銳的直覺。因此筆者認為,藝術教育的實施對于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藝術教育對素質教育的推進作用之表現

      (一)有利于道德素質的滲透

      藝術教育在中國歷朝歷代都有跡可循。在古代,音樂被賦予了道德教化的使命,統治階級將音樂看作是統治國家的重要工具,主要體現有周朝的音樂教育機構——“大司樂”;又如孔子將音樂列入了教育課程的“六藝”之一,通過音樂教育而達到“禮教”的目的,便是使人修身,提升道德境界。

      藝術教育是施教者利用藝術媒介喚起受教者的審美情感,使受教者參與其中,追尋美好與高尚,最終達到凈化情感的目的。因此,以藝術為媒介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改善傳統道德教育抽象單一的說教特點,通過提高受教者的興趣,從而提高接受度。比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與節奏、澎湃的情感使聽者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染,令人奮進;還有1999年春晚上的一曲《常回家看看》,響遍全國,喚起了多少人對“孝”的追尋。

      (二)有利于智力素質的建構

      1.藝術教育能夠訓練人的腦部思維能力

      藝術教育是一種多元綜合的教育形式,包含有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多種形式,它們能夠感化人的意志、豐富人的知識,而這些藝術形式在教育、滲透人的過程中能夠啟迪人的心智。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讓孩子去上藝術培訓類的課程,當孩子們學習舞蹈進行形體訓練時追求協調美、在合唱訓練時追求和諧美,以及在學習繪畫時追求的色彩美時,都在無形中對智力的提升起到作用。

      2.藝術教育能夠傳授實際的知識

      藝術中包含豐富的科學文化和知識經驗,關于自然的、歷史的亦或是社會的。智力被看作是認知素質,藝術教育利用藝術這種媒介,把關于事物的經驗傳達給受教者,正是提高了受教者的認知能力,使其習得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訓練觀察力、敏感性、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

      (三)有利于身體素質的發展

      身體素質教育——顧名思義,是為培養學生的體魄自由,健康發展的教育,藝術化的體質訓練內容,如藝術體操、國標舞等都受到審美操作與審美創造的直接影響。藝術化體質訓練能促進身體具備審美性質,有助于身體富有活力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心情的愉悅也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聽到一段流暢優美的旋律、看到一幅賞心悅目的畫或是欣賞了一部合自己口味電影,都能使接受者煥發精神,促進身心和諧,保持心情的愉悅。

      (四)有利于審美素質的養成

      前蘇聯美學家卡岡對于藝術與個體成長關系的探討有這樣的言論:藝術的目的在于拓展、加深和組織人類的審美經驗。前文談到了藝術教育可以輔德益智,可以對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積極作用,但并不是說藝術教育能夠替代德育、智育及體育。因為藝術教育在根本上還是審美教育,它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是審美功能[2]。藝術教育恰恰是通過審美功能對德育、智育發揮輔助作用。

      審美素質的提高主要依靠藝術教育和審美教育功能的發揮,比如我們常通過對優秀作品的鑒賞來達到審美培養的目的。藝術教育對審美素質的養成過程中會影響到人的性情塑造、心靈建構等方面,使思想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凈化,進而成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三、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是追求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藝術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以至于對受教者素質培養的體現效果甚微。這些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德育功能的發揮過于僵化

      上文中我們說道,藝術教育通過激起受教者的審美情感從而達到與道德情感的溝通,但是在現如今我國中小學的藝術教育中,往往出現強行將一些倫理道德意識加諸于一個藝術形象,而藝術形象本身豐富的內涵與藝術性的體現被淡化,被安上一個生硬的倫理意義,這樣的藝術教育就是一種僵化、狹隘的灌輸教育。藝術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需要通過藝術品自身的形象自然而然的表露出來的,它不能超越于藝術形象而直接抵達道德倫理[3]。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藝術品的理解,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獨特的想法,如若對藝術的理解都要劃定一個標準的道德化的答案,無疑是對藝術本身創造性的輕視。

      (二)情感培養的缺失

      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創造力的藝術人才,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不僅要關注受教者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也應重視情感能力的培育,豐沛的情感能激發無限的創造力,這是人從事藝術事業的靈感源泉。

      藝術專業的傳授包含知識的培養,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三個方面,但是在大部分的專業藝術院校中,藝術教育的現狀是對受教者進行資料的填塞以及技能的枯燥訓練,抽去了對情感的陶冶。雖然近些年一直在強調教學過程中對情感的培養,但成效多見于中小學藝術課堂這種以藝術教育為輔助的教學環境,對于專業藝術院校、藝術培訓機構等為了追求快速的考級、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往往會忽視藝術教學中尤為重要的情感的培養。因此,必須對原有的藝術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及方法進行改造,使之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三)藝術教育地位的邊緣化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前提影響下,我國的初、高中的教學環節里難有藝術類課程這種“副科”的位置。家長、老師、領導和學生的目光無一不鎖定在“升學率”上,音樂、美術類課程雖然在課程表上有排,但往往要給主要學科讓步,僅僅成為一個掛名,乃至藝術類課程的教師在上這類課程時也多是即興的、應付的,缺少合理的教學規劃,根本沒有起到培養審美教育的作用。這種種現象導致了新一代的學生們藝術水平低、藝術素養差,甚至對藝術不屑一顧,一方面造成了校園文化單調、學生發展片面,另一方面更是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

      那么,產生這樣問題的根源是什么呢?除了應試教育制度的不科學性,藝術教育自身發展緩慢、滯后也是原因之一,素質教育所要求的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但現有的藝術教育都是專業藝術教育亦或是為了加強德育內容的僵化藝術教育,這兩者都難以達到預期的對個體素質的培養。

      四、改善藝術教育現狀的策略

      (一)重視藝術教育地位,完善藝術課程體系

      若想使人們重視藝術教育,首先應改變的是應試教育所造成的分數主義教學觀念。由于優良的教學環境有限,中小學生為了能進入好一些的學校,都只學習應試學科,而作為非應試學科的藝術類課程因此受到“冷落”,素質教育難以健全,學生的綜合發展沒有落到實處。對此,筆者對改善藝術教育的地位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加強藝術課程體系合理化的研究。藝術類課程應合理排課,小學階段音樂、美術課程每周各2節,初、高中階段開齊藝術類必修課程,保證足額學分和學時。同時,義務教育階段每學年都應開設校外藝術實踐課。

      2.落實教學安排,杜絕“占課”現象。學校應加強組織領導,重視藝術類課程的實施,嚴格審查。

      3.設置能動的考核環節。學校應該設立藝術類課程的考核環節,要求學生上夠一定學時且需通過考試。在進行學生的藝術學習考核的時候,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前期、中期、后期訓練的表現進行參考。

      4.健全藝術課程師資培養機制。針對本科藝術師范類專業應嚴格入學機制,優化藝術師范類學生培養方案,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

      (二)清晰教學內容,注重情感的培養

      長久以來,中小學的藝術課堂教學內容因為藝術學科的邊緣化都不甚清晰,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明確: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為了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形成自己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創造力,就不應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技能的反復。

      (三)改善教學方法,重視實踐的作用

      正因為藝術教育要注重情感的培養,我們就要改變從前的藝術類課堂的講授方式,尋求開放性的課堂。

      1.藝術鑒賞類課程不應局限于課堂。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的意義一直是教育工作所強調的。藝術所包含的學科門類都有著豐富的社會資源供人們去體會,在藝術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使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音樂廳、博物館、參觀畫廊、欣賞話劇表演,與人類燦爛的藝術遺產面對面,而不是在幻燈片上局限的欣賞其片段。

      2.多舉行藝術類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已有的藝術品進行靜觀學習,只有人們對藝術有了自身的情感投入,用自身的創意去從事藝術、發展藝術,才會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讓學生自己去排演話劇、組織合唱、走到大自然中寫生等等,學校能夠提供平臺去鼓勵學生的藝術創作參與行為,是對審美素質養成的一大助益。

      提倡素質教育、改革藝術教育,一直是近年來探討的熱點話題,藝術教育的革新是為了改善我國基礎教育過程中對于人文精神培養的薄弱以及審美素質培養的缺失。我國藝術教育教學結構的單一、實踐教學缺乏、師資素質不高、沒有一個健全的評估制度,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正視的內容。在青少年成長時期,藝術教育有著重要的潛在價值,發展藝術教育要統籌兼顧,注重藝術審美想象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強化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程春云.藝術教育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2]周芳.藝術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年.

      [3]岳友熙.論中國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出路[J].甘肅社會科學,2007,(06): 248-252.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藝術 文章 素質教育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 十七岁在线观看资源网| 91chinesehomemadevideo| 大桥未久全63部作品番号|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主播在线播放|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1234区乱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不卡片|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少妇无码太爽了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我把小yi子cao了小说| 两个小姨子在线播放|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引诱亲女乱小说录目伦|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草天天干天天| 一级毛片完整版| 少妇大战黑吊在线观看| japanese六十路|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JIZZYOU中国少妇|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